肝豆状核变性

( gandouzhuanghebianxing )

别名: 颤症 , 癫狂 , 黄疸 , 积聚 , Wilson病 , 臌胀

西医

简介:
肝豆状核变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进行性疾病,铜沉积全身组织,尤以大脑的豆状核、肝脏以及肾脏、角膜中含铜量显著增高,故名肝豆状核变性
病因:
本病属遗传性铜代谢异常,据最近利用拷贝探针对dan的遗传标记进行连锁分析研究初步证实,肝豆状核变性是在13号染色体长臂(13q14-21)这一区域内的遗传基因缺陷,后者引起肝脏内铜蓝蛋白合成障碍和铜离子向胆道排泄障碍,造成铜离子在体内的缓慢进行性沉着,影响各脏器尤其是大脑、肝脏、肾脏的功能,临床引起脑症状、肝症状等多种临床表现。
发病机理:
wd患者在肠道吸收铜较正常健康人增多;而在肝脏内合成铜蓝蛋白极少,大部分铜与白蛋白疏松结合,易沉着各脏器组织,尤其大量沉着于肝脏和脑组织内,扰乱了丙酮酸氧化酶、微粒体膜三磷酸腺苷酶等某些酶类的活力,促进肝细胞变性、坏死,继之广泛纤维化;铜在大脑皮质、基底节区、小脑齿状核、脑干红核等处广泛沉积,出现以锥体外系为核心的各种神经精神症状;铜沉积于骨膜,抑制酶系统和骨膜代谢,产生骨膜破坏;铜直接阻碍红细胞膜的三磷酸腺苷和己糖磷酸酶等红细胞解糖系酶的活性,导致溶血.
病理:
铜沉积于肾脏引起肾小管变性,出现氨基酸尿、蛋白尿等;铜沉积于角膜,发生kayser一fleischer环(k-f 角膜色素环)等。铜在肝脏沉积不断增高,以致多灶性肝细胞坏死,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酷似坏死后性肝硬变。光镜观察:肝组织内出现不规则岛状分布的铜颗粒沉着,肝细胞严重坏死、消失,肝小叶多灶性纤维化,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电镜下肝细胞浆内出现大而不规则、高电子密度的溶酶体,溶酶体内含有大小不一的致密颗粒及低密度脂滴,有界膜包绕,部分则界膜不清;线粒体多肿大,基质空泡化,嵴向紊乱或减少、消失。
早期wd患儿,脑表面外观无明显异常,5~10岁后,大脑半球显示不同程度萎缩。脑切面检查,纹状体体积萎缩最明显,呈暗灰色、灰黄色或棕灰色;上述变化亦可见于丘脑、杏仁核、红核、齿状核和橄榄核等。大脑和小脑半球的皮质和白质也可发生软化或空腔形成,皮质萎缩变薄,侧脑室及皿脑室常扩大。光镜观察:尾状核、壳核的大小神经细胞广泛减少,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肥大,且具有嗜酸、碱性染色的alzheimerⅠ型及Ⅱ型细胞;苍白球、丘脑和黑质网带也可见胞体肥大、胞浆丰富、呈泡沫的opalski细胞。
诊断标准: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
1.起病可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始症状因人而异,多数患者先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少数患者先出现肝脏症状。
2.震颤多先开始于一个肢体,而后向其他三个肢体、躯干、头部扩延。
3.肌张力逐渐增高,表现为肌强直,初期多限于一侧肢体,而后扩延到四肢、躯干,面肌强直者呈“面具脸”。亦可见强哭、强笑,或出现扭转痉挛、手足徐动等症。
4.精神症状:表现为智能衰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重至痴呆,或表情淡漠,或出现幻觉等。
5.角膜色素环(k-f环)出现。
6.患者若有肝病症状,肝脏边缘可扪及质地坚硬,但无压痛。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后肝脏则不能扪及,可为肝硬化萎缩,脾脏增大并可扪及。
7.由于钙磷代谢障碍,患者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8.实验室检查,尿铜量增高;血清总铜量和血清铜蓝蛋白量降低;血清铜氧化酶活性降低。
诊断依据:
1.主要疑诊对象
(1)具以下症状之一者:①青少年出现构语不能、流涎震颤、舞蹈症等锥体外系症状:②原因不明的精神异常;③原因不明的急、慢性和暴发性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等肝症状;④ct扫描在基底节(壳核、尾状核)显示对称性低密度影。
(2)同胞死于暴发性肝炎或已证实为wd者。
2.主要诊断条件
(1)k-f 角膜色素环。
(2)血清铜蓝蛋白<1.4μmol/l或血清铜氧化酶<0.2od。
(3)肝铜含量>250μg(干重)。
凡有1项中临床表现之一者,均应进一步行裂隙灯检查有无k-f角膜色素环,以及铜代谢各项检查。如2项中具二条以上(含二条)阳性者,可以确诊为wd。
体征:
wd由于铜离子在全身各脏器沉积的先后顺序和损害程度不一。因此,不仅起病急缓迥异、临床症状体征也复杂多样,为便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将常见的不同临床表现归纳为以下数型。
(一)无症状型(症状前期型)
本型通常指5~10岁以前,患儿无明显症状,一般体检也无任何肝脏或神经体征。常可根据以下几点,获得诊断线索:①同胞中有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②原因不明的黄疸或谷丙转氨酶(alt)转高;③血清铜蓝蛋白<1.4μmol/l; ④裂隙灯检查发现有k-f角膜色素环。前二项均应怀疑本病可能,应进一步行铜代谢检查,后二项则基本可诊断为本病。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76~1993年住院的494例中,10例(2.02%)为症状前期型,全部属先证者的同胞。
(二)临床表现型
1.脑型以锥体外系症状起病,或病程中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我院484例临床表现型中413例(85.23%)属脑型,其中以肝豆状核变性型和假性硬化型最常见。
(1)肝豆状核变性型:临床特点:①发病年龄较轻,大多于7~15岁起病;②缓慢进行性肌张力障碍为主征,患儿常以躯干为中轴向一侧扭转,四肢呈现不同程度肌僵直,较早出现四肢挛缩、畸形,晚期呈扭转痉挛状态;③肝脏损害较重,晚期往往发生中~高度腹水和严重肝功能损害;④震颤较轻。
(2)舞蹈一手足徐动型:多发于儿童,以挤眉、弄眼、扭鼻、咂嘴等脸部不自主运动,和四肢不规则舞动为特征。
(3)假性硬化型:临床特点为:①大多数于20~35岁始出现症状;②通常以震颤为主征,震颤幅度较大,可累及全身,而以四肢最多见,震颤多为姿位性震颤,也常并有意向性震颤和静止性震颤;③肝症状与肌张力障碍都较轻,一般达末期才出现明显肝脏损害症状。
(4)精神障碍型:主要表现为狂躁或抑郁,有丰富的幻觉及妄想,常有拒食、毁物、自伤、伤人等行为。
2.内脏型与脑内脏混合型
(1)腹型肝豆状核变性:本型以肝症状发病,症状急剧加重,通常出现重度黄疸、高度腹水和严重肝功能损害,常在脑症状尚未出现之前,于起病后2~4周内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常易误诊为暴发性肝炎
(2)肝型与肝脑型:隐袭起病,表现为食欲不振,轻-中度黄疸腹水、脾肿大等,病程进展缓慢,故称肝型。多数患者在肝症状加重过程中渐渐出现脑症状,后者称肝脑型。
3. 其他类型其他尚有:少数患儿以佝偻病样骨骼改变和肌无力、肌萎缩等肌病样症状为主要症状,称骨-肌型;以下肢浮肿,尿蛋白增多为首发症状,而无神经症状及肝症状者称肾型;以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特征者,称脊髓型。
影响诊断:
1.骨关节x线检查约80%以上的wd患者x线检查可发现骨关节下列异常表现:①骨质疏松见于各年龄组的wd;②骨质软化(佝偻病)仅见于儿童期wd;③骨质碎裂、腕骨棱角状、掌指骨骨端变方和韧带肌腱过早钙(骨)化,这些改变是中青年起病的wd患者的特殊改变,对本病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2.颅脑ct扫描wd的颅脑ct主要异常所见:①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影和大脑其他部位的低密度影或(及)基底节区钙化;②大脑、小脑、脑干萎缩;③额叶大片软化灶。其中以①、②多见。
3.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低磁场mri测检wd异常率约90%,高磁场检查的异常率达100%。主要异常所见有:①壳核、尾状核、丘脑及小脑、脑干于t2加权高信号;②大脑于t2加权见局灶性高信号;③局灶性或弥漫性脑萎缩。
4. 肝脏声像图检查肝脏b超声像图所见分为四型:①光点闪烁型示包膜光滑;肝实质见光点增多、增粗、增强,边界清楚,亮度硬性感强,光点散在分布于黑色灰阶的背景中,为脑型或早期无症状阶段的表现。②岩层征型示肝包膜光滑;肝实质可见宽窄不一。强弱相间的条索状光带回声,呈分层状。为wd于肝硬变前期慢性活动阶段的表现,③树枝状光带型示肝包膜不光滑,增粗增强的光点沿门脉及其分支分布,构成树枝状光带回声,图中心部回声增强,边缘部回声减弱,于“树枝”末梢区呈网络状回声。常见于伴有门脉高压的wd患者。④结节型示肝包膜呈锯齿状;肝实质由颗粒状结节强回声构成,结节大小相近(1~5mm),呈弥漫性分布,辉度的硬性感增强,边缘清楚,见于已达肝硬变期的wd患者。
实验室诊断:
(一)铜代谢测检
1.血清铜蓝蛋白正常值为2.6±1.0μmol/l,wd患者< 1.41μmol/l; 铜氧化酶正常值为0.26~0.59od,wd患者<0.2od。
2. 血清铜正常值男性为16. 8±2.86μmol/l,女性为18.53±3.99μmol/l; wd患者<14.0μmol/l。
3.24小时尿铜总排泄量健康人<0.63μmol/24小时,wd患者>1.56μmol/24小时。
4.肝活检的肝组织含铜量正常值为16~78μg/g(干重),wd患者为110~2272μg/g(干重)。
(二)脑诱发电位检查
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绝大多数wd患者具有下列一项或多项改变:①Ⅱ、Ⅴ波波型分化不良;②Ⅲ、Ⅴ波潜伏期延长;③Ⅰ~Ⅲ或Ⅱ~Ⅲ、Ⅰ~Ⅴ或Ⅱ~Ⅴ、Ⅲ~Ⅴ波峰间期延长;④峰间期Ⅲ~Ⅴ/Ⅰ~Ⅲ比值>1;⑤相对波幅Ⅴ/Ⅰ<0.5。
2.视觉诱发电位(vep)wd患者的图形反转刺激vep(prvep)异常率为17%~75%不等,主要表现p100 波潜伏期延长。
3.体感诱发电位(sep)各家报告wd的sep异常率17%~100%不等,主要表现有:①腋正中神经sep的n20波潜伏期延长,n9-n13、n13-n30、n9一n20、n9-n25波峰间期延长;②踝胫神经sep的n22-p40波峰间期延长。
4.p300事件相关诱发电位wd患者主要异常表现为:①n1、p2、n2、p3、n3各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②p2-n2-p3波融合成p300波不出现;③视动反应时(rt)延长,其程度大于相应p300波潜伏期延长时间。
鉴别诊断:
1. 无症状型wd与wd先证者的同胞(杂合子)鉴别wd先证者的同胞中,可能存在着wd患者,wd杂合子或正常健康者,必须予以区别,目前采用dna多位点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连续分析技术,能在wd先证者的同胞中可靠地筛选出无症状型wd(wd纯合子)、肯定携带者(wd杂合子)及正常健康者(正常纯合子)。
2.肝型wd与慢性活动性肝炎鉴别慢性肝炎是指病毒、药物等原因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它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类,前者大多非进行性,临床呈良胜经过,故与肝型wd持续进行的病程不同;乙肝性慢性活动性肝炎以慢性进行和反复复发为特征,故需与肝型wd区别。
3.假性硬化型wd与震颤麻痹鉴别一般震颤麻痹大多于中年后起病,震颤呈典型静止性震颤,且极少累及头和躯干等部位,与wd不难区别,对怀疑病例,裂隙灯有无k-f角膜色素环及铜代谢测定有无异常,便可进一步确定。
4.其他此外,舞蹈一手足徐动型wd需与小舞蹈病鉴别;肝型wd尚需与慢性胆汁郁滞综合征及门脉性肝硬化鉴别,一般裂隙灯检查角膜k-f色素环及血清铜氧化酶、铜蓝蛋白检测,不难诊断。
疗效评定标准:
1. 肢体震颤消失,言语清楚。
2. 角膜色素环消失。
3. 血清铜、尿铜基本恢复正常。
4. 肝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痊愈:具备以上4条。显效:具备1、3条。
好转:具备2、3条。
预后:
本病除少数患儿出现酷似暴发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于短期内死亡外,其自然病程大多呈缓慢进行性经过,约于起病后4~5年死于肝功能衰竭。能生存10年以上者,极少见,故预后不良。但在驱铜疗法进步的今天,绝大部分早~中期患者通过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获得与正常健康人相似的工作、学习和寿命。
治疗:
1.d-青霉胺(pa)pa具有服用方便,尿排铜量较高等优点。常用量每日为20~30mg/kg。轻症患者可采用服10天停10天的间歇疗法;中、重症患者,应持续服药6个月至1年,待症状基本缓解后,改为间歇疗法。pa副反应较多。早期副反应有:发热、皮疹、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过敏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晚期副反应有粒细胞缺乏症、再生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功能障碍;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肾炎-肺出血综合征等免疫系统疾病。
2.二巯基丁二酸(dmsa)及二巯基丁二酸钠(nadms)具有确切的尿排铜和胆汁排铜效果。用量:nadms 1.0g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成2.5%~5%溶液缓慢静脉注射,第1天每6小时一次,第2天每8小时一次,第3~6天每日2次,6天为一疗程,停药间歇2天,重复下一个疗程,一般应用6~8个疗程,然后改为dmsa口服维持,后者常用量为:成人1.5~2g/日,儿童0.5~1.0g/日。副反应:早期常见口内一过性蒜臭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反应;少数患者出现发热、皮疹等副反应,皮肤、粘膜出血尤其鼻出血是常见副反应,主要与nadms引起血小板减少有关,通常予止血剂及鼻腔或后鼻腔凡士林纱布填塞,大多得到良好控制;严重者给予小剂量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短期内出血停止。
3.二巯基内磺酸钠(dmps)50、60年代少数文献报告短期用于少数wd患者,未取得明显疗效。近年,作者等对31例wd静脉注射dmps80天,有效率达83.9%,尿排铜量较疗前增加4~9倍。用量为5mg/kg·次,第1天每6小时一次,第2天每8小时一次,第3~6天为每日2次,6天为一疗程,停药间歇2天,重复下个疗程,一般应用10个疗程,然后改为dmsa口服维持,副反应有一过性头痛、乏力、皮疹等,少数发生白细胞减少。
4.锌剂常用硫酸锌200~300mg每日3次,或葡萄糖酸锌0.56g每日3次,均使尿排铜轻度增高。一般采用饭前服,且不宜与其他琉基络合剂同时服,以免影响疗效。锌剂副反应较少,少数病人服药后可有轻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副反应,葡萄糖酸锌较硫酸锌副反应更轻,锌剂排铜量较差。

“肝豆状核变性” 相关论述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于铜在体内过度蓄积,损害肝、脑等器官而致病。
【病因及发病机理】
铜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正常人每天从饮食摄入铜约5mg,仅2mg左右由肠道吸收入血。在血液中铜与白蛋白疏松地结合并运送至肝脏。在肝脏内大部分铜转与α2球蛋白结合成具有氧化酶活性的牢固的铜苎蛋白后再释入血液中,部分铜通过胆汁法经胆管排泄至肠道由粪便排出。再有微量铜从尿及汗液中排出体外。正常人血清铜中,约95%为铜苎蛋白,只有5%左右与白蛋白疏松地结合,在人体各脏器中也多以铜蛋白形式存在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
肝脏在铜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引起本病的生化缺陷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肝脏内铜蛋白合成的减少及通过胆汁排铜的缺陷可能是其主要环节。本病铜代谢障碍的具体表现有:血清总铜量和铜苎蛋白减少而疏松结合部分的铜量增多,肝脏排泄铜到胆汁的量减少,尿铜排泄量增加,许多器官和组织中有过量的铜沉积尤以肝、脑、角膜、肾等处为明显。过度沉积的铜可损害这些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而致病。
【病理】
肝脏。体积缩小,外表及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镜下示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萎缩,淋巴细胞浸润,胆小管增多,结缔组织增生等坏死性肝硬化改变。
脑。以纹状体的壳核和苍白球受损最重,并可广泛累及大脑的灰质和白质、尾状核、丘脑、小脑及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壳核和苍白球的体积缩小,软化及空腔形成。病变部位的神经细胞数目减少、退变、坏死,神经胶制裁细胞大量增生、体积增大,严重者可见继发性脱髓鞘反应。
角膜。在其后弹力层的内皮上有棕黄或绿褐色素颗粒沉积,称k-f环。
【临床表现】
本病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状,男稍多于女,同胞中常有同病患者。一般病起缓渐,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症状为:
一、神经系统症状:常以细微的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或动作缓慢为其首发症状,以后逐渐加重并相继出现新的症状。典型者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强直性增高,运动缓慢,面具样脸,语言低沉含糊,流涎,咀嚼和吞咽常有困难。不自主动作以震颤最多见,常在活动时明显,严重者除肢体外头部及躯干均可波及、此外也可有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精神症状以情感不稳和智能障碍较多见,严重者面无表情,口常张开、智力衰退。少数可有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征,有的可出现癫痫样发作。
二、肝脏症状:儿童期患者常以肝病为首发症状,成人患者可追索到“肝炎”病史。肝脏肿大,质较硬而有触痛,肝脏损害逐渐加重可出现肝硬化症状,脾脏肿大,脾功亢进,腹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及肝昏迷等。
三、角膜色素环(k-f环)角膜边缘可见宽约2~3mm左右的棕黄或绿褐色色素环,用裂隙灯检查可见细微的色素颗粒沉积,为本病重要体征,一般于7岁之后可见。
四、肾脏损害:因肾小管尤其是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可出现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尿酸尿及肾性佝偻病等
五、溶血。可与其它症状同时存在或单独发生,由于铜向血液内释放过多损伤红细胞而发生溶血。
六、其它。骨质疏松、骨骼变形、病理性骨折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早期确诊,恰当治疗,可使预后大为改观,因此必而强调早期诊断。诊断要点:
一、多于青少年期起病。
二、有神经、精神、肝脏、k-f环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可疑病人,应在裂隙灯下检查角膜色素环,可为阳性,常可籍以诊断。对早期及症状不典型的病人,易于误诊,如手颤、无力、情绪易波动者可误认为神经症,应予警惕。对儿童期的肝病和原因不明反复发作的溶血,也应想到本病而进行深入的检查。
三、常有家族遗传史。在同胞中可发现类似病人或杂合子基因携带者,按常染色全隐性遗传方式,父母亲也是杂合子。对先证者的一级亲属均应进行相应检查(血清铜、铜苎蛋白、尿铜等),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症状前期病人和进行遗传咨询。
四、化验检查 1.血铜检查。血清铜总量降低(正常值14.13~17.27μmol/l),血清铜苎蛋白降低(正常值200~400mg/l),血清铜氧化酶降低(正常值0.2~0.532光密度)。
2.尿液检查。尿铜排出量增高(正常值0.24~0.48mmol/24h)。青霉胺负荷试验有助于诊断,尤适于症状前期及早期病人的检出,其做法是口服1g青霉胺(儿童量20mg/kg),观察当天24小时尿铜排泄量>16μmol(正常<12.8μmol)为阳性。尿氨基酸排出量高于正常。
3.肝功能异常,贫血,白血球及血小板减少。
五、颅脑ct检查。双侧豆状核区可见异常低密度影,尾状核头部、小脑齿状核部位及脑干内也可有密度减低区,大脑皮层和小脑可示萎缩性改变。
六、电生理检查。脑电图可有节律不规则、低幅或高幅度慢波、痫性放电等。脑诱发电位,尤其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多有异常,反映脑干部位组织和功能的受损。
七、组织微量铜测定。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肝、肾活检组织中含铜量增高。
本病震颤麻痹、舞蹈病、扭转痉挛手足徐动症肝性脑病等相鉴别。后者临床表现可与肝豆状核变性相似,但发病年龄较晚,伴原发肝病,无家族史铜代谢障碍的相应表现。
【治疗】
一、低铜高蛋白饮食。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如甲壳鱼类、坚果类、巧克力、瘦肉、猪肝羊肉等。禁用黾板、鳖甲珍珠、牧蛎、僵蚕地龙等高铜药物
二、使用剂驱钡(一)d-青霉胺。应长期服用,每日20~30mg/kg,分3~4次于饭前半小时口服。用前先作青霉素过敏试验,副作用可有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蛋白尿、视神经炎等。长期治疗也可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免疫复合体肾炎、红斑狼疮等。应并服vitb620mg,3/d。
(二)三乙基四胺。0.2~0.4g,3/d,对青霉胺有不良反应时可改服本药,长期应用可致铁缺乏。
(三)二巯基丙醇(bal)。2.5~5mg/kg,肌注,1~2次/d,10d一疗程。副作用有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粘膜烧灼感、注射局部硬结等,不宜久用。也可用二巯基丙酸钠,2.5~5mg/kg,以5%浓度的溶液肌注,1~2次/d,10次一疗程,或二巯基丁二酸钠,每次1~2g(成人),配成5%浓度溶液缓慢静注,10次一疗程。后两药作用与bal相似,驱酮作用较bal强,副作用较小。以上三种药物可间歇交替使用。
(四)硫酸锌。毒性较低,可长期服用。餐前半小时服200mg,3/d,并可根据血浆锌浓度不超过30.6μmol/l加以调整,与d青霉胺合用时,两者至少相距2h服用,以防锌离子在肠道内被d青霉胺络合。
二、对症治疗
(一)保肝治疗。多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等。
(二)针对锥体外系症状,可选用安坦2mg,3/d或东莨菪硷,0.2mg,3/d,口服。
(三)如有溶血发作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血浆替换疗法。
本病应坚持终身治疗,如早期确诊,予以驱铜治疗,可防止肝脏和神经症状的发生,如已发生也可得到改善。未经治疗的病人多在症状发生后数年内死亡。急性肝衰竭、门脉高压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进行性脑功能障碍者,预后不良。

27.6.1 病因及发病情况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先天代谢缺陷病。其病理生理基础是铜代谢呈正平衡。全身组织内有铜的异常沉积。本病散见于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从遗传学研究估计本病发病率约为人口的16万分之一。我国(包括台湾)的不完全统计有220例。大多数在少年或青年期发病,以10~25岁最多,男女发病率相等。幼儿发病多呈急性,在数月或数年内死亡,30岁以后发病多属慢性型。
27.6.2 发病机理
铜是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正常人体含铜量约为100~150mg,其中大部分分布或贮存于不同组织的蛋白质和血液中,以肝和脑的含量最高。肝是铜代谢的中心。肠道吸收的铜,绝大部分(约90~95%)在肝内与α2-球蛋白牢固结合形成铜蓝蛋白,仅少量与血中白蛋白疏松地结合为转运铜,进入各组织与红细胞结合。由肝细胞溶酶体排入胆汁,并经肾小球滤过和排出。正常情况下摄入的铜与排出者维持动态平衡。
由于肝内肽酶缺陷或缺乏,铜蓝蛋白的合成减少,与白蛋白疏松结合的铜显著增加,弥散到组织,主要沉积于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角膜等处(基底神经节内含铜量为正常量的10倍,肝脏、肾脏、胰脏等器官含铜量为正常量的7~10倍)。引起各脏器形态结构破坏与功能改变。与此同时,肝细胞溶酶体无力将铜分泌入胆汁,而从肾小球滤过大量排出。由每日低于80μg的排泄量增加到300~1200μg。血清中铜蓝蛋白降低(表27-13)。
表27-13 肝豆状核变性病人体内铜含量的改变

项目正常含量肝豆状核变性
血浆铜总量μmol·l[sb]-1[/sb]18(13~23)10.5(3.3~18)
血浆直接反应铜(μmol·l[sb]-1[/sb])1.2(0~3.5)4.6(2.1~7.0)
血浆间接反应铜(μmol·l[sb]-1[/sb])5.8(3.9~7.5)1.6(0~1.6)
尿铜(μg/24小时)(5~25)522(95~1300)
肝脏铜(μg/g肝,湿重)5(3~10)79(53~100)

据richterich研究认为引起铜蓝蛋白合成减少的可能机理是:铜蓝蛋白因分子量不同分为贮存型和转运型两部分。其中20%为贮存型铜蓝蛋白,80%为转运型。正常情况下,贮存型铜蓝蛋白经肝内肽酶作用转变为转运型者。肝豆状核变性病人,由于肽酶缺陷或缺乏,肝脏只能合成贮存型铜蓝蛋白,不能形成和转变为转运型铜蓝蛋白,以致血中铜蓝蛋白浓度降低。
27.6.3 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消化不良嗳气、食欲不振等,脾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类似肝类、迁延不愈。以后肝脏逐渐缩小、质硬,表面有结节,发展为坏死性肝硬化
精神症门面常表现为性格异常、忧郁癔病样发作,以及智力、记忆力减退、言语等表达能力障碍。
神经方面症状以锥体外系运动障碍为主:不自主运动、震颤、共济失调、甚至肌强直、全身痉挛。
眼部出现kayser-fleischer角膜色素环。铜浓缩在溶酶体中,肝铜含量显著增加。血铜蓝蛋白浓度降低。铜在红细胞内沉着引起溶血性贫血黄疸。白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明显减少。
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氨基酸尿、尿中铜、尿胆素原、钙、磷酸和尿酸的排泄量增加。磷、钙的丢失可引起骨、关节异常。
27.6.4 治疗措施
本病主要采用驱铜疗法阻止铜的吸收,促使铜的排出。包括服用青霉胺或注射二巯基丙醇(bal)增加尿铜的排出。有人主张饭后服用硫化钾,使铜与硫结合阻止其吸收。补充钾盐也有助于纠正肾小管酸中毒
在采用驱铜疗法的同时,应给予高蛋白饮食,严格限制铜的摄入。严格限制饮食中的铜盐比较困难,但应尽量避免含铜高的食物。如肝、血、猪肉贝类(蛤蜊牡蛎田螺)、坚果、干豆类(黄豆黑豆小豆扁豆绿豆)、芝麻、可可、巧克力、明胶樱桃和一些含铜高的茉蔬(蘑菇荠菜菠菜、油菜、芥菜茴香芋头龙须菜等)。(表27-14)。对铜制餐具、食具也应慎用。
表27-14 不同含铜量的食物
含铜量高的食物(>8ppm)猪肉、肝、动物血、牡蛎蛤蜊田螺、干豆、(黄豆、青豆、黑豆小豆扁豆绿豆)、芝麻、坚果、可可、巧克力、明胶樱桃、蔬菜类(芋头蘑菇、油菜、菠菜茴香荠菜茄子龙须菜芥菜萝卜缨、葱等)
含铜量中等的食物(2~8ppm)谷粮类(糙米、小麦、面粉、荞麦小米黄米、玉米面、高梁、高梁面)、豇豆、薯类(土豆甜薯、甜薯干、山药)、蔬菜类(胡萝卜、紫皮萝卜蔓菁、苤大白菜小白菜瓢儿菜、藕、南瓜芹菜等)
含铜量低的食物(<2ppm)白米玉米牛奶、黄油、干酪、蔗糖、其它蔬菜和水果。

此外,还需补充维生素b[xb]6[/xb]和锌。为防止缺钙磷引起的骨胳变薄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3。病儿贫血者应给予铁剂治疗。合理使用保肝药和调节营养神经药物。对神经系统症状可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starzl主张采用肝移植以恢复铜的正常代谢。不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豆状核变性和肝硬化。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年人。
36.5.1 病因
为铜代谢障碍,患者胃肠道对铜的吸收超过正常,同时有大量的铜沉积于脑基底节,肝脏和角膜等器官,粪铜排泄减少,而尿铜排泄增多。铜蓝蛋白合成障碍。
36.5.2 临床症状和特点
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的肢体不自主震颤,四肢肌张力增高,口常半张,流涎,言语缓慢,构音困难,有时出现手足徐动,扭转痉挛或舞蹈样动物作。面部表情呆滞,智能衰退,有精神改变,出现强哭或强笑,角膜有深褐色的色素环(kayser fleischer环)。由于钙磷代谢障碍,可产生骨胳疏松。肝脏早期肿大,而晚期因肝硬化而萎缩。
实验室检查:尿铜增高,血清总铜量和血清铜蓝蛋白减低,血清铜氧化酶活性减低。
36.5.3 营养治疗
正常人每日从饮食中摄入的铜约2.5~5mg,在体内经过小肠而吸收,吸收的铜被送进血液中,大部分在肝内合成为血浆铜蓝蛋白结合物。这种蛋白可促进铁的吸收。其余30~80%的铜通过胆汁从粪便中排出体外。从尿中排泄的铜只占每日摄入的铜还不到1%,但是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是小肠内吸收大量的铜,使过量的铜沉积在组织中或从小便内排出。而肝脏合成的铜蓝蛋白减少,总的血清铜低于正常人。这种铜盐的沉积可引起肝、脑、肾组织的损害。因此,膳食中应用低铜高蛋白的饮食来保护肝脏和肾脏。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应用鸡蛋牛奶、鱼类,禁用猪肉羊肉猪肝牛肝、各种血,这些食品含铜量高。乌贼、鱿鱼牡蛎蛤蜊田螺、各种蟹类和虾类含铜量亦丰富,亦应禁用。植物性蛋白质如豌豆黄豆蚕豆等,硬果类如花生核桃等应少用或不用。
此外,含铜高的食品如麸皮、芝麻酱、菠菜、油菜、大白菜芹菜扁豆马铃薯也较高。其它如可可粉、干茶叶等亦应少用。
肝豆状核变性的儿童,常因钙磷代谢障碍,发生骨质疏松佝偻病,除用药物外,饮食中应供给富于钙及维生素c的食物。但因许多含钙丰富的食品含铜量也高。所以,应供给奶类食品,奶也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鱼肝油含有大量维生素d,也是维持身体钙和磷吸收的主要因素,故每日应在膳食内供应或补充。
充足的维生素c,可以防止肝功能衰竭和感染,应用大量维生素c的食品,每日宜摄入维生素c500mg。
为了保护神经系统,肌紧张不全和震颤可多用含维生素b[xb]1[/xb]和维生素b[xb]6[/xb]丰富的食物。维生素b[xb]6[/xb]还可以避免因用促进铜盐排泻的药物(d-青霉胺)而引起的维生素b[xb]6[/xb]缺乏。
此外,每餐还应摄食含钾盐丰富的食物,可减少胃肠道对铜的吸收。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铜输送常规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于产生铜的类使毒素进入肝和脑,肝病是儿童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神经性疾病在青年中是最常见的。眼睛角膜也受到影响:凯泽尔—弗莱舍尔环使角膜周围带深铜色环,它表示铜的沉积。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atp7b)被定位于染色体13上,发现基因的顺序与由铜输送所引起的另一种门克氏疾病基因缺陷部分相似。编码束缚铜区域的相同顺序,它是与门克氏病蛋白非常相似的p-型atpase越膜泵的一部分。
人类atp7b基因的同源性已被定位于鼠的第八条染色体上,人类疾病在鼠中的可靠模型也是有用的(称为long-evens cinamon[lec]rat),这些系数有利于研究铜的输送和肝病生理学,将帮助开发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方法。
[imgz]jiyinyujibing071.gif[alt]肝豆状核变性[/alt][/img]

本病是遗传性家族性铜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神经精神征象和肝脏疾病的征象,角膜色素环是本病的一个特征。
凡发现1例确诊的病例,就应对其家族成员都作眼科裂隙灯检查看有无角膜色素环,并检测血清铜与尿铜,以明确是否为尚无临床征象的本病病人。排铜治疗应用得愈早则疗效愈好。
病人在接受排铜治疗同时,应注意平时饮食中限制铜的摄入。下列食物含铜量高,病人应避免食用:贝壳类、螺类、甲壳类动物(例如虾、蟹)、豌豆蚕豆玉米、坚果类、麻菇香菇、动物的肝脏与血液、巧克力、可可、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