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丸

( beijiwan )

备急丸《惠直堂方》

主治:解毒镇痛。主痧肚痛。各种痧症,心腹暴痛,憎寒壮热斑痧内闷,温毒瘴疠,毒气内侵。
处方:茅术(去皮尖)6分,母丁香6分,雄黄6分,朱砂(各净末)6分,蟾酥6分。
制备方法:蟾酥火酒开化,共研成丸,如芥子大。
用法用量:每用1粒,置舌尖上。药化痛止,重者2服。
禁忌:忌食辣物。
主治:小儿便秘
处方:大黄、巴霜、葛根各等分
制备方法: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米饮送下。壮盛小儿或用1丸半,以大便快利为度。

备急丸《活人方》

主治:中寒脾弱,复伤生冷,肉食不能腐熟,停滞肠胃,心腹绞结为痛,大便塞结不通,精神素旺者。
处方:延胡索3钱,木香1钱5分,五灵脂1钱5分,沉香1钱,巴霜7分。
制备方法:上为末,蜜为丸,如芥子大。
用法用量:10丸起,5丸止,空心生姜汤吞服。
主治:霍乱卒暴心腹痛。
处方:干姜(炮)1两,大黄(炮)1两,巴豆(去皮心,炒干,别研)半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与巴豆和匀,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2丸,橘皮汤下。得利为效,痛止勿服。

备急丸《丹溪心法附馀》

主治:小儿急慢惊风
处方:地龙数条(5月5日取)。
制备方法:上用竹刀分中截作两段,看地龙跳得急者,慢者各另一处研烂,用朱砂末同研,和匀得所,丸如小绿豆大。
用法用量:急惊用急跳者,慢惊用慢跳者,用金钱薄荷汤送下。

备急丸《医方类聚》

主治:腹痛大便结,心腹百病,气虚不散。
处方:大黄1两,巴豆10个(去壳,另研),干白姜1两(2味净,去皮及石灰,为细末)。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丸,温酒送下。

备急丸《痘疹心法》

主治:痘后多食,胃弱不能胜谷,食蒸发搐,潮热,大便酸臭,秘泄不调,或呕吐腹痛;痘后余毒已解,大便未通,燥屎作痛者;疹毒胞肿而右颊有青筋发热头额腹肚最甚,或兼呕吐腹疼,伤食之热者。
处方:木香2钱半,大黄5钱,牵牛末5钱。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食前山楂煎汤送下。

备急丸《医心方》

主治:忽然心腹胀满,急痛气绝,大小便不通。
处方:大黄5两,干姜2两,巴豆3两(去心,熬),芒消3两。
制备方法:以蜜为丸。
用法用量:每服4丸,平晓饮下,不利更加1-2丸。取得4-5度利,利如不止,取醋饮止之。

备急丸《医心方》

主治:主忽然心腹胀满急痛,大小便不通。
处方:大黄150克 干姜60克 巴豆90克(去心,熬)芒消90克
制备方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
用法用量:先服4丸,如不利下,更加1~2丸。取得四五度利。利如不止,取醋饮之即止。

“备急丸” 相关论述

裴氏五毒神膏,疗中恶暴百病方。
雄黄朱砂当归,椒各二两,乌头一升,以苦酒渍一宿。猪脂五斤,东面陈芦,煎五上,五下,绞去滓。纳雄黄朱砂,末,搅令相得,毕。诸卒百病,温酒服,如枣核一枚,不瘥,更服,得下即除。四肢有病,可摩,痈肿诸病,皆摩敷之。夜行及病冒雾露,皆以涂人身中,佳。
效方,并疗时行温疫,诸毒瓦斯,毒恶核,金疮等。
苍梧道士,陈元膏疗百病方。
当归天雄乌头各三两,细辛,芎?,朱砂各二两,干姜附子雄黄各二两半,桂心,白芷各一两,松脂八两,生地黄二斤,捣,绞取汁,十三物别,捣,雄黄朱砂,为末,余?咀,以酽苦酒三升,合地黄渍药一宿,取猪脂八斤,微火煎十五沸。白芷黄为度,绞去滓。纳雄黄朱砂,末,搅令调和。密器贮之,腹内病,皆对火摩病上日两三度,从十日乃至二十日,取病出瘥止。四肢肥肉,风瘴,亦可酒温服之,如杏子大,一枚。
主心腹积聚,四肢?,举体风残,百病效方。
华佗虎骨膏,疗百病。
虎骨野葛各三两,附子十五枚,重九两,椒三升,杏仁巴豆,去心皮。芎?,切,各一升,甘草细辛各一两。雄黄二两,十物苦酒渍周时,猪脂六斤,微煎三上三下。完附子一枚,视黄为度,绞去滓。乃纳雄黄,搅使稠和,密器贮之。百病皆摩敷上,唯不得入眼,若服之,可如枣大,纳一合热酒中,须臾后,拔白发,以敷处,即生。乌猪风肿及马鞍等,洗即瘥,牛领亦然。
莽草膏,疗诸贼风,肿,风入五脏恍惚方。
莽草一斤,乌头附子,踯躅各三两,四物切,以水苦酒一升,渍一宿。猪脂四斤,煎三上三下,绞去滓。向火以手摩病上,三百度,应手即瘥,耳鼻病,可以绵裹塞之,疗诸,杂
隐居效验方,云,并疗手脚挛,不得举动及头恶风,背胁卒痛等。
蛇衔膏,疗痈肿,金疮,瘀血,产后血积,耳目诸病,牛领马鞍
蛇衔大黄附子当归芍药细辛黄芩,椒,莽草独活各一两。薤白十四茎,十一物苦酒淹渍一宿,猪脂三斤,合煎于七星火上。各沸,绞去滓,温酒服如弹丸一枚,日再。病在外,摩敷之。耳以绵裹塞之,病如黍米注?中,其色缃黄,一名缃膏,□人又用龙衔藤一两,合煎,名为龙衔膏。
黄膏,疗诸恶疮,头,百杂方。
黄连黄柏附子雄黄水银藜芦各一两,胡粉二两,七物细筛,以腊月猪脂一斤,和药调器中,急密塞口。蒸五斗米,下熟出,纳水银,又研,令调,密藏之。有诸,先以盐汤洗,乃敷上,无不瘥者。
《隐居效验方》,云,此膏涂一度即瘥,时人为圣。
青龙五生膏,疗天下杂方。
丹砂雄黄,芎?,椒,防己各五分,龙胆梧桐皮柏皮青竹茹桑白皮蜂房,皮各四两,蛇蜕皮一具,十三物,切,以苦酒浸半月,微火煎少时。乃纳腊月猪脂三斤,煎三上三下,去滓,以敷上,并服。如枣核大,神良。
《隐居效验方》云,主痈疽恶疮等。
以前备急诸方故是要验,此来用效者,亦次于后云。
扁鹊陷水丸,疗内胀病,并蛊疰中恶等,及蜂,百毒,溪毒,射工。
雄黄,真丹砂,别研,矾石,熬各一两。将生矾石三两半,烧之。鬼臼一两半,蜈蚣一枚,赤足者小炙,斑蝥,去翅足,龙胆附子,炮,各七枚。藜芦七分,炙,杏仁四十枚,去尖,皮熬,捣,筛,蜜和,捣千杵。腹内胀病中恶邪气飞尸游走,皆服二丸如小豆
积聚坚结,服四丸,取痢,泄下虫五色。若虫注病中,恶邪,飞尸,游走,皆服二三丸,以二丸摩痛上。若蜂,百病,苦中溪毒,射工,其服者,视强弱大小,及病轻重,加减服之。
丹参膏,疗伤寒时行贼风恶气
在外,即肢节麻痛,喉咽寒。入腹,则心急胀满,胸胁痞塞。内则服之,外则摩之。
瘫痪不随风湿痹不仁偏枯拘屈,口?,耳聋齿痛头风肿,脑中风动,且痛若结核漏,瘰?坚肿,未溃敷之。取消,及丹疹诸肿无头,欲状骨疽者。摩之令消,及恶结核,走身中者,风水游肿亦摩之,其服者。如枣核大,小儿以意减之。日五服,数用之,悉效。丹参,蒴?各三两,莽草叶,踯躅花各一两,秦胶独活乌头川椒连翘桑白皮牛膝各二两,十二物。以苦酒五升,油麻七升,煎令苦酒尽,去滓用如前法。亦用猪脂同煎之,若是风寒冷毒,可用酒服。若毒热病,但单服。牙齿痛,单服之,仍用绵裹嚼之,比常用猪脂煎药,有小儿耳后?子,其坚如骨,已经数月不尽,以帛涂膏贴之。二十日消尽,神效无比,此方出《短剧》。
神明白膏疗百病,中风恶气,头面诸病,青盲,风烂?鼻,耳聋,寒齿痛痈肿,疽,金疮,癣疥,悉主之。
当归细辛各三两,吴茱萸,芎?,蜀椒术,前胡,白芷各一两,附子三十枚,九物切,煎猪脂十斤。炭火煎一沸,即下,三上三下。白芷黄,膏成,去滓。密贮,看病在内,酒服如弹丸一枚,日三,在外皆摩敷之。病,如黍米纳两?中,以向天风可扇之,虫齿,亦得敷之。耳内底着亦疗之,缓,风冷者,宜用之。
成膏
麻油十三两,菜油亦得,黄丹七两,二物铁铛文火煎,粗湿柳批篦,搅不停。至色黑,加武火,仍以扇扇之,搅不停。烟断绝尽,看渐稠,膏成,煎净处,勿令鸡犬见,齿贴,痔疮服之。
药子一物方。
婆罗门胡名船疏树子,国人名药疗病,唯须细研,勿令粗。皆取其中仁,去皮用之。
疗诸疾病方。
卒得吐泻,霍乱,蛊毒,脐下绞痛,赤痢,心腹胀满,宿食不消,螫毒入腹,被毒箭入腹,并服二枚。取药子中人,暖水二合,研碎,服之。疽附骨疽肿,疔疮痈肿,此四病,量肿大小,用药子中仁,暖水碎,和猪胆封上,疖肿,冷游肿,,此五病,用醋研,封上。螫,恶毛蝎,蜈蚣等螫,沙虱,射工,此六病,用暖水研。赤苋,和封之。
妇人难产后,腹中绞痛,及恶露不止,痛中瘀血下,此六病,以一枚,一杯酒,研,温服之。
带下,暴下,此二病,以栗汁,研,温服之。龋虫食齿,细削纳孔中,立愈。其捣末筛,着上,甚主肌肉,此法出支家大医本方。
服盐方,疗暴得热病头痛目眩,并卒心腹痛,及欲霍乱痰饮宿食及气满喘息,久下赤白,及积聚吐逆,乏气少力,颜色痿黄瘴疟,诸风,其服法。
取上好盐,先以大豆许,口中含勿咽,须臾水当满口,水近齿,更用方寸匕。抄盐纳口中,与水一时咽,不尔,或令消尽,喉若久病,长服者,至二三月,每旦先服,或吐,或安击卒病,可服三方寸匕。取即吐痢,不吐病痢,更加服,新患者,即瘥。心腹痛,及满得吐下,亦佳。久病,每上以心中热为善,三五日,亦服,佳。加服。取吐痢,痢不损人,久服大补,补肾气五石,无不瘥之病。但恨人不服,不能久取,此疗方不一,《短剧》云,卒心痛鬼气,宿食不消,霍乱气满中毒,咸作汤,服一二升,刺便吐之,良。
葛氏,常备药。
大黄,桂心,甘草干姜黄连,椒,术,吴茱萸,熟艾,雄黄犀角麝香菖蒲人参芍药附子巴豆半夏麻黄柴胡杏仁葛根黄芩乌头秦胶等,此等药并应各少许。
以前诸药,固以大要岭南使用,仍开者,今复疏之,众药并成剂药。自常和合,贮此之备,最先于衣食耳。
常山十四两,蜀漆石膏一斤,阿胶七两,牡蛎朱砂大青各七两,鳖三枚,鲮鲤甲一斤,乌贼,鱼骨,马蔺子一大升,蜀升麻十四两,槟榔五十枚,龙骨赤石脂羚羊角三枚,橘皮独活,其不注两数者,各四两,用芒硝一升,良。
成剂药金牙散,玉壶黄丸,三物备急药。紫雪丹参,?草膏,玉黄丸,度瘴散,末散理中散痢药,疔肿药。其有侧注者,随得一种,为佳。
老君神明白散
术,附子,炮,各二两,乌头,炮,桔梗,二两,细辛一两,捣,筛,旦服,五方寸匕。若一家有药,则一里无病,带行者,所遇病气皆削。若他人得病者,温酒服一方寸匕。若已四五日者,以散三匕,水三升,煮三沸,服一升,取汗,即愈。
云常用辟病散
真珠,桂肉各一分,贝母三分,杏仁二分,熬,鸡子白,熬令黄黑,三分。五物捣,筛,岁旦服方寸匕,若岁中多病,可月月朔望服。
单行方。
南向社中柏,东向枝,取曝干,末服方寸匕。姚云,疾疫流行预备之。名为柏枝散,服,神良。删烦方云,旦,南行见社中柏,即便收取之。
温病,令不相染方。
熬豉,新米,酒渍,常服之。
《短剧》,正朝屠苏酒法,令人不病温疫
大黄五分,川椒五分,术,桂,各三分,桔梗四分,乌头一分,?楔二分,七物细切,以绢囊贮之。十二月晦日正中时,悬置井中至泥,正晓拜庆前出之,正旦。取药置酒中,屠苏饮之,于东向,药置井中,能迎岁,可世无此病。此华佗法,武帝有方验中,从小至大。少随所堪,一人饮,一家无患,饮药三朝。
一方,有防风一两。
姚大夫,辟温病粉身方
芎?,白芷,?本,三物等分。下筛,纳粉中,以涂粉于身,大良。
附方张仲景三物备急方,司空裴秀为散,用疗心腹诸疾,卒暴百病。
大黄干姜巴豆各一两,须精新好者,捣,筛,蜜和。更捣一千杵,丸如小豆,服三丸。老小斟量之,为散不及丸也。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刀刺痛,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之。若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喉,须臾瘥。未知,更与三丸。
腹当鸣转,即吐下,便愈。若口已噤,亦须折齿灌之,药入喉,即瘥。
崔氏《海上方》云,威灵仙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此药朝服暮效,疏宣五脏冷脓,宿水变病,微利不泻,人服此,四肢轻健手足温暖,并得清凉。时商州有人患重足,不履地,经十年,不瘥。忽遇新罗僧见云,此疾有药可理,遂入山求之。遣服数日,平复后,留此药名而去。
此药治丈夫妇人中风不语,手足不随,口眼?斜,筋骨节风,胎风头风暗风心风,风狂人。伤寒头痛,鼻清涕,服经二度,伤寒即止。头旋目眩白癜风,极治。大风,皮肤风痒大毒热毒风疮,深治劳疾。连腰骨节风,绕腕风,言语涩滞,痰积。宣通五脏,腹内宿滞,心头痰水,膀胱宿脓,口中涎水,好吃茶渍。手足顽痹,冷热气壅,腰膝疼痛,久立不得,浮气瘴气,憎寒壮热头痛尤甚,攻耳成脓而聋。又冲眼赤,大小肠秘,服此立通,饮食即住。黄胆,黑疸,面无颜色。瘰?遍项,产后秘涩暨腰痛,曾经损坠心痛
注气膈气冷气攻冲,肾脏,风壅,腹肚胀满,头面浮肿,注毒脾肺气痰热,?嗽,气急,坐卧不安,疥癣等。妇人月水不来,动经多日,血气冲心,阴汗盗汗,鸦臭秽甚,气息不堪,勤服威灵仙,更用热汤尽日频洗。朝涂若唾,若治鸦臭,药自涂身上,内外涂之,当得平愈。
孩子无辜,令母含药灌之。疾秘涩,气痢绞结,并皆治之。威灵仙一味,洗焙为末,以好酒和,令微湿,入在竹筒内,牢塞口,九蒸九曝。如干,添酒重洒之,以白蜜和为丸。
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汤酒下。
千金方》,当以五月五日午时,附地刈取?耳叶。
洗,曝,燥,捣,下筛,酒若浆水。服方寸匕,日三,夜三。散若吐逆,可蜜和为丸,准计一方匕数也,风轻易治者,日再服,若身体有风处,皆作粟肌出,或如麻豆粒。此为风毒出也,可以针刺溃去之,皆黄汁出乃止。五月五日,多取阴干,着大瓮中,稍取用之。此草辟恶,若欲省病省疾者,便服之。令人无所畏,若时气不和,举家服之。若病胃胀满,心闷发热,即服之。并杀三虫肠痔,能进食,一周年服之,佳。七月七,九月九可采用。

寒气冷食稽留胃中,心腹满痛,大便不通者。
大黄(二两) 干姜(二两) 巴豆(去皮,研如脂,一两)
先捣大黄干姜为末,内巴豆合捣千杵,和蜜丸,如豆大,藏密器中,勿泄气,候用。
每服三四丸,暖水或酒下。
金匮》主中恶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如卒死者,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差,不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利便差。若口噤者,化开,从鼻孔用苇管吹入,自下于咽。
【集注】柯琴曰∶大便不通,当分阳结阴结阳结有承气、更衣之剂,阴结又制备急、白散之方。《金匮》用此治中恶,当知寒邪卒中者宜之。若用于温暑热邪,速其死矣。是方允为阴结者立,干姜散中焦寒邪巴豆肠胃,大黄通地道,又能解巴豆毒,是有制之师也。然白散寒结在胸,故用桔梗巴豆,用吐下两解法。此则治寒结肠胃,故用大黄佐姜、巴,以直攻其寒。世徒知有温补之法,而不知有温下之法,所以但讲寒虚,不议及寒实也。
【按】世人之情,惟知畏贫,不知畏祸,因其贫遗其祸。病患之情亦多如是,惟知畏虚,不知畏病,因其虚忘其病。殊不知虚犹贫也,病犹祸也。虚而有病,犹夫贫者有祸也,去其祸而但贫,犹可安也。实而有病,犹夫富者有祸也,不去其祸,而其富未可保也。
最可笑者,近世之医临诊病家,外饬小心,中存不决。且诿言虚不可攻,纵使病去,正气难复。病患畏惧,自然乐从,受病浅者幸而自愈,设不愈者,另延医至。讵病者先意难入,攻病之药尚未入口,众议咻咻,致明通之士,拂袖而去,坐而待毙,终不悟为庸工之所误也。医者久擅其术,初心原为自全,恬不知耻,久之亦竞以为养病为能,攻病为拙,而举世之病者,皆昧昧于治病也。尝考孙思邈以仲景麻黄、桂、杏、甘草还魂汤,治卒中昏冒,口噤握固李杲以仲景巴豆大黄、干姜之备急丸,治卒中暴死,腹痛满闭,下咽立效。岂二人不知虚实耶?盖上工之医,未诊病时,并不先存意见,亦不生心自全,有是病但用是药耳。柯琴曰∶备急丸治寒结肠胃,白散寒结在胸。于此又可知还魂汤治寒结在胸之表,以散无形之邪气也;白散治寒结在胸之里,以攻有形之痰饮也;备急丸寒结肠胃,以攻不化之糟粕也。

寒气冷食,稽留胃中,心腹满痛,大便不通者。
大黄二两 干姜二两 巴豆(去皮,研如脂)一两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纳巴豆合捣千杵,和蜜丸,如豆大,藏密器中,勿泄气,候用。每服三,四丸,暖水或酒下。『金匮』主中恶心腹胀满,猝痛如锥刺,气急口噤猝死者,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瘥,不瘥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利便瘥。若口噤者,化开,从鼻孔用苇管吹入,自下于咽。
【集注】柯琴曰:大便不通,当分阳结阴结阳结有承气,更衣之剂,阴结又制备急,白散之方。『金匮』用此治中恶,当知寒邪猝中者宜之,若用于温暑热邪,速其死矣。是方允为阴结者立,干姜散中焦寒邪巴豆肠胃,大黄通地道,又能解巴豆毒,是有制之师也。然白散寒结在胸,故用桔梗巴豆,用吐下两解法。此则治寒结肠胃,故用大黄佐姜,巴,以直攻其寒。世徒知有温补之法,而不知有温下之法,所以但讲寒虚,不议及寒实也。
【按】世人之情,惟知畏贫,不知畏祸,因其贫遗有祸。病人之情亦多如是,惟知畏虚,不知畏病,因其虚忘其病。殊不知虚犹贫也,病犹祸也。虚而有病,犹夫贫者有祸也,去其祸而但贫,犹可安也。实而有病,犹夫富者有祸也,不去其祸,而其富未可保也。最可笑者,近世之医临诊病家,外饬小心,中存不决。且诿言虚不可攻,纵使病去,正气难复。病人畏惧,自然乐从,受病浅者幸而自愈,设不愈者,另延医至。讵病者先意难入,攻病之药尚未入口,众议咻咻,致明通之士,拂袖而去,坐而待毙,终不悟为庸工之所误也。医者久擅其术,初心原为自全,恬不知耻,久之亦竟以为养病为能,攻病为拙,而举世之病者,皆昧昧于治病也。尝考孙思邈以仲景麻黄,桂,杏,甘草还魂汤,治猝中昏冒,口噤握固李杲以仲景巴豆,大黄,干姜之备急丸,治猝中暴死,腹痛满闭,下咽立效。岂二人不知虚实耶?盖上工之医,未诊病时,并不先存意见,亦不生心自全,有是病但用是药耳。柯琴曰:备急丸治寒结肠胃,白散寒结在胸。于此又可知还魂汤治寒结在胸之表,以散无形之邪气也;白散治寒结在胸之里,以攻有形之痰饮也;备急丸寒结肠胃,以攻不化之糟粕也。

卒中恶风,气忤迷绝不知人(方见前第十二卷,胆腑门中。)

大便不通,当分阳结阴结阳结已有承气、更衣之剂;阴结又制备急、白散之方。然白散寒结在胸,故用桔梗巴豆,为吐、下两解法;此丸治寒结肠胃,故用大黄佐姜、巴,以直攻其寒。世徒知有温补之法,而不知有温下之法;但讲寒虚,不议及寒实也。(柯韵伯)
还魂汤,治寒结在胸之表,以散无形之邪气也;白散治寒结在胸之里,以攻有形之痰饮也;备急丸寒结肠胃,以攻不化之糟粕也。(《医宗金鉴》)

治心腹卒痛如锥刺。宿食冷胀满。
巴豆(去皮心膜。用霜一钱。) 干姜(生。二钱) 大黄(三钱)
上三味。为末。炼白蜜丸。如小豆大。温水送下。二三十丸。妊娠禁用。按备急丸治寒实结之峻药。凡伤寒热传胃府。舌胎黄黑刺裂。唇口赤燥者。误用必死。以巴豆大热伤阴故也。其白散白饼子、消、神保、酒 等方皆然。不可不慎。其神保丸、酒 丸。见伤饮食门。杨气丸下。兹不复见。
白散(玉函) 治寒实结胸
备急丸干姜大黄。用巴霜一钱。加桔梗芦、贝母各三钱。为散。白饮和服半钱。羸者减之。
雷氏千金丸 治胸胀冷作痛。
备急丸加焰硝、桂心。
白饼子 治小儿腹中癖积。饮乳即嗽。而吐痰涎。
备急丸干姜大黄。用巴豆二十粒取霜。加滑石轻粉半夏南星各一钱。共杵为末。糯米饮丸。绿豆大。捻作饼子。每服二三饼。葱白汤下。
消积丸 治小儿食积发热大便酸臭。
备急丸干姜大黄。用巴豆二十粒取霜。加丁香九粒。缩砂仁十二粒。共杵为末。以烂乌梅肉三枚。糊丸黍米大。
每服三五丸。温水下。

治心腹诸卒暴百病,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刀所刺,气急口噤
干姜(炮,一两) 巴豆(去皮、油,研) 大黄(各二两)
上件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温水下,不拘时。

巴豆(去皮油) 大黄干姜(炮,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丸,温水下,不拘时服之。

大黄巴豆(去皮膜油) 干姜(各等分
共为末作丸。每服六分,以利为度。
饮食自倍,冷热不调,腹中急痛欲死者,急以此方主之。
脾胃以饮食而养,亦以饮食而伤,故饮食自倍,填塞至阴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则令人腹痛欲死。经曰∶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是也。以平药与之,性缓无益于治,故用大黄巴豆

治心腹大痛。
干姜大黄巴豆(去皮。各等分
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下。

治饮食过多,心腹胀满,或疼痛皆治。
大黄干姜巴豆(去皮油。各一两)
炼蜜丸,捣千杵,小豆大,量大小人与之,酒下。

备急丸 治食停肠胃,冷热不调,腹胀气急,痛满欲死;及中恶客忤,猝暴诸疾病
巴豆(去皮心膜研如脂出油取霜) 大黄干姜(各一两) 上药各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纳巴豆霜,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贮之。以暖水苦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咽,须臾当瘥;如未瘥,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瘥。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治心腹百病,卒痛如锥刺,及胀满不快,气急并治之。
锦纹大黄(为末) 干姜(炮,为末) 巴豆(先去皮膜心,研如泥霜,出油用霜)
上件三味等分,同一处研匀,炼蜜成剂,臼内杵千百下,丸如大豌豆大。夜卧温水下一丸;如气实者,加一丸。如卒病,不计时候服。妇人有孕不可服。如所伤饮食在胸膈间,兀兀欲吐,反复闷乱,以物探吐去之。

寒气冷食稽留胃中.心腹满痛.大便不通者.
姜豆大黄备急丸.(干姜大黄各二两.巴豆一两.去皮研如脂.和蜜丸如豆大.密藏勿泄气候用.每服三四丸.滚水或酒下.)专攻闭痛及停寒.兼疗中恶人昏倒.阴结垂危得此安.
柯韵伯曰.大便不通.当分阳结阴结阳结有承气更衣之剂.阴结又制备急.白散之方.金匮用此治中恶.当知寒邪卒中者宜之.若用于温暑热邪.速其死矣.是方允为阴结者立.干姜散中焦寒邪巴豆肠胃.大黄通地道.又能解巴豆毒.是有制之师也.然白散寒结在胸.故用桔梗巴豆.用吐下两解法.此则治寒结肠胃.故用大黄佐干姜巴豆.以直攻其寒.世徒知有温补之法.而不知有温下之法.所以但讲虚寒.而不议及寒实也.

治心腹诸疾,猝暴百病。
大黄巴豆、干姜各一两
捣筛蜜和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凡客中恶心,腹胀满痛如错刀,气急口噤猝死,以暖水或酒服之,或灌之。不愈再服三丸,腹中自然鸣转,但吐即愈。若口已噤者,灌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