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

参考:石灰

“五味” 相关论述

四气五味,就是药物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其中的“性”又称为“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疗、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中草药的药性,通过长时期的临床实践,绝大多数已为人们所掌握,如果我们熟悉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和“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情适当应用了。一般是,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为平和,称为“平”性。由于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正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各种滋味的作用如下:
(一)辛 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行气药物,大多数有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二)甘 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三)酸 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四)苦 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五)咸 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是这样的:
(一)淡 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 物,大多数是淡味。
(二)涩 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气和味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种药物既具有一定的气,又具有一定的味。由于气有气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须将气和味的作用综合起来看待,例如,紫苏性味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苏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芦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热,所以可知芦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热生津……等。
一般说,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就有所区别;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药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点。例如,同样是寒性药,若味不相同,或为苦寒,或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异,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样是甘味药,但气有所不同,或为甘温,或为甘寒,其作用也不一样,如黄耆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所以,在辨识药性时,不能把药物的气与味孤立起来。
在临床具体应用时,一般都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的,而在特殊应用的时候,配合其它药物,则或用其气,或用其味。
【文献摘录】
珍珠囊》:「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钦,咸能软坚,淡能利窍。」
用药法象》:「夫药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淡酸苦咸之味也。...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
景岳全书》:「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
本草纲目》:「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躁是气....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近人认为药物味道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味辛的多含挥发油,味酸的多含有机酸,味甘的多含糖类,味音的则可能含生物碱,甘类或苦味质等。」

黄帝曰:愿闻谷气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五谷:糠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五宜所言五色者,脾病者,宜食糠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色青,宜食甘,糠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黄色,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肺白色,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挽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少俞答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悗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

右征与少征,调右手太阳二,左商与左征,调左手阳明上。少征与大宫,调左手阳明上,右角与大角,调右手少阳下。大征与少征,调左手太阳上,众羽与少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商与右商调右手太阳下,桎羽与众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宫与大宫,调右足阳明下,判角与少角,调右足少阳下,釱商与上商,调右足阳明下,釱商与上角,调左足太阳下。
上征与右征同谷麦、畜羊、果杏,手少阴藏心,色赤味苦,时夏。上羽与大羽,同谷大豆,畜彘,果栗,足少阴藏肾,色黑味咸,时冬。上宫与大宫同谷稷,畜牛,果枣,足太阴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上商与右商同谷黍,畜鸡,果桃,手太阴藏肺,色白味辛,时秋。上角与大角,同谷麻、畜犬、果李,足厥阴藏肝,色青味酸,时春。
大宫与上角,同右足阳明上,左角与大角,同左足阳明上,少羽与大羽同右足太阳下,左商与右商,同左手阳明上,加宫与大宫同左足少阳上,质判与大宫,同左手太阳下,判角与大角同左足少阳下,大羽与大角,同右足太阳上,大角与大宫同右足少阳上,右征、少征、质征、上征、判征、右角、釱角、上角、大角、判角。右商、少商、釱商、上商、左商。少宫、上宫、大宫、加宫、左角宫。众羽、桎羽、上羽、大羽、少羽。
黄帝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岐伯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者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不生焉。
黄帝曰:士人有伤于气绝而不起,不用,然其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愿闻其故。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内荣故不生。
黄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不生其故何也?岐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不生。
黄帝曰:善乎哉!圣人之通万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声鼓响,闻其声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明万物之精。是故圣人,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美眉者,太阳多血;通髯极须者,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

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另有淡味,因为它的味道不显者,所以仍称为五味,但实际是六味。味不同,作用也不同。辛味能散能行,如荆芥散风寒砂仁行气川芎活血。甘味能补能缓,如黄耆补气阿胶补血甘草能缓解挛急。酸味能收能涩,如山茱萸收敛虚汗,金樱子遗精五倍子涩肠止久泻。苦味能泻能燥,如黄连泻火,大黄泻下通便,苍朮燥湿。咸味能软坚润下,如海藻牡蛎治瘰历,芒硝润下燥结大便。淡味能渗湿小便,如通草茯苓等。近人认为药味道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味辛的多含挥发油,味酸的多含有机酸,味甘的多含醣类,味苦的则可能含生物碱、甘类或苦味质等。

原料:杜仲5g、五味子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益肾。
用途:腰痛
来源:《箧中方》。

原料:菟丝子5g、五味子3g、红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肝补肾
用途: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痛、头晕眼花、遗精遗尿失眠健忘
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龙胆草3g、虎杖3g、绿茶5g、冰糖10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阴养肝,解毒除湿;降转氨酶。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转氨酶偏高。
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五味子5g、沙参3g、石斛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胃益津。
用途:久痢伤津热病伤津
来源:传统药茶方。


抱朴子》∶服五味十六年,面色如玉,入火不灼,入水不濡。


酸涩以收,多食则膀胱不利,为癃闭。苦燥以坚,多食则三焦闭塞,为呕吐。辛味熏蒸,多食则上走于肺,荣卫不时而心洞,咸味涌泄,多食则外注于脉,胃竭,咽燥而病渴。甘味弱劣,多食则胃柔缓而虫过,故中满而心闷。
辛走气,气病勿多食辛。咸走血,血病勿多食咸。苦走骨,骨病勿多食苦。甘走肉,肉病勿多食甘。酸走筋,筋病勿多食酸。
肝病禁食辛,宜食粳米牛肉、葵菜之类。心病禁食咸,宜食小豆、犬肉、李、韭之类。脾病禁食酸,宜食大豆肉、栗、藿之类。肺病禁食苦,宜食小麦羊肉、杏、薤之类。肾病禁食甘,宜食黄黍、鸡肉、桃、葱之类。多食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则肉胝 而唇揭。
多食咸,骨气劳短,肥气折,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平,则骨痛发落。多食苦,则脾气不濡,胃气乃浓,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筋脉沮 ,精神乃央,则筋急爪枯
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肉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和而食之,则补精益气。虽然五味调和,食饮口嗜,皆不可多也。多者生疾,少者为益。百味珍馔,日有慎节,是为上矣。


《御览》卷九百九十
一名玄及


中药学名词。即辛、酸、甘、苦、咸。药物以味不同,作用便不相同。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苦味能泻能燥,咸味能软坚润下。近人认为药物味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辛味的多含挥发油,酸味的多含有机酸,甘味的多含醣类,味苦的则可能含生物碱、甙类或苦味质等。


苦泄,甘缓,酸收,咸软,淡渗泄,辛散


天地既判,生万物者惟五气耳!五气定位则五味生,五味生则千变万化,不可穷已。故曰∶生物者,气也。成之者,味也。以奇生则成而耦,以耦生则成而奇。寒气坚,故其味可用以软;热气软,故其味可用以坚;风气散,故其味可用以收;燥气收,故其味可用以散。土者,中气所生,无所不和,故其味可用以缓。气坚则壮,故苦可以养气;脉软则和,故咸可以养脉;骨收则强,故酸可以养骨。筋散则不挛,故辛可以养筋;肉缓则不壅,故甘可以养肉。坚之而后可软,收之而后可散。欲缓则用甘,不欲则弗用。用之不可太过,太过亦病矣。治疾者,不通乎此,而能已人之疾者,吾未之信焉。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食的滋味可以通过口尝而察得。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将药食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来解释药食的作用。而在医学中则以之作为概括药物作用的理论,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五味理论。
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以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的,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之于《内经》、《本经》之中。《内经》对五味的作用和应用及阴阳五行属性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从而为五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中药的五味理论。
药性的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药物五味的认定,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但五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不同的疗效,而被归纳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自从五味作为归纳药物作用的理论出现后,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了。因此,本草书籍的记载中有时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的地方。总之,五味的含义既代表了药物味道的“味”,又包含了药物作用的“味”,而以后者为据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五味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属性和作用的最早概括。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日臻完善。现据前人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将五味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有芳香气味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这样,辛就不只与味觉,而且与嗅觉有关了。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外来香料、香药不断输入。到了宋代,由于香药盛行,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芳香药物作用的认识也不断丰富。具有芳香气味的辛味药,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之外,还分别具有芳香辟秽,芳香化湿,醒脾开胃芳香开窍等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酸, “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等。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症。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瘰散瘿,鳖甲土鳖虫软坚消等。此外,《素问·宣明五气篇》还有“咸走血”之说。肾属水,咸入肾,心属火而主血,咸主血即以水胜火之意。如大青叶玄参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咸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五味入谓,各归所喜攻……咸先入肾。”故不少入肾经的咸味药如紫河车海狗肾蛤蚧龟板、鳖甲等都具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同时为了引药入肾增强补肾作用,不少药物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等药用盐水炮制也是这个意思。
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故不少利水渗湿的药物都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由于《本经》未提淡味,后世有些医家主张“淡附于甘”,然淡味与甘味的作用,各具自己的特点,应该分别论述为是。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症)。如莲子固精止带,禹余粮涩肠止泻,[sa4]乌曲骨收涩止血等。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性。
以上是五味药性的基本内容。但就某一具体药物来说,则当具体分析。药物的味往往单味者少,多数药物具有几种味,对这些药物功效的认定,必须全面综合并结合临床疗效来认识概括。此外,上述的五味作用,只是药性的一个方面,对于药物性能的全面认识,必须结合其他特性,才能全面地掌握药物功能。

本草经》云∶药有四气寒热温凉,此兼性气而言也。又有香臭腥臊之四气,如沉檀、脑麝之气香,阿魏大蒜其气臭,鱼、、铜钱其气腥,鸡、鸭、狐狸其气臊,此则四气而兼性气为言也。《本经》独言寒热温凉四性,而不言香臭腥臊,恐或遗之耳。五味酸、咸、甘、苦、辛。
盖天地定位,惟五行生化万类。生物者,气也;成之者,味也。如寒气坚,故咸味可用以软;热气软,故苦味可用以坚;风气散,故酸味可用以收;臊气收,故辛味可用以散;土为中气,无所不和,故甘味可用以缓。此四气五味,药之纪纲,业医者详明之,方可以为司命之寄也。

内经》曰∶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胜,腠理以密,长有天命。《淮南子》曰∶五味乱口,使口爽伤,病也。陶隐居云∶五味偏多不益人,恐随脏腑成殃咎。五味稍薄,令人神爽。
若稍偏多,损伤脏腑。此五行自然之理,初则不觉,久则为患也。
酸多伤脾,肉皱而唇揭。故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曲直作酸属木,脾主肉属土,木克土也。酸过食损胃气肌肤筋骨,不益男子,损颜色。不与同食,相背也。有云∶饮少热醋辟胜酒。(黄戬云自幼不食醋,今逾八十九,尤能传神。)又心色亦,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咸多可伤心,血凝泣而变色。故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润下作咸属水,心主血属火,水克火也。盐过于咸则伤肺,兼损筋力。西北人食不耐咸多寿,东南人食多欲咸少寿。病嗽及水气者,全宜禁之。晋桃源避世之人盐味不通,多寿。后五味通而寿齿损矣。又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肉粟藿皆咸。
甘多伤肾,骨痛齿落。故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稼穑作甘属土,肾主骨属水,土克水也。又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苦多伤肺,皮槁而毛落。故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炎上作苦属火,肺主皮毛属金,火克金也。又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辛多伤肝,筋急爪枯。故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从革作辛属金,肝主筋属木,金克木也。胡椒和气,过多损肺金吐血。细椒久食,失明乏气。合口者害人,十月勿食椒,损人心,伤血脉多忘。除湿温中,益妇人。又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茯苓四两桂枝四两甘草(炙)三两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四两细辛干姜各二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三两杏仁(去皮、尖)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茯苓四两半夏半升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杏仁(去皮、尖)半升大黄三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素问五脏生成篇)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心生血,血行脉中,故合于脉。血华在貌,故荣于色。心属火,受水之制,故以肾为主。)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肺属金,皮得金之坚,故合于皮。毛得皮之养,故荣于毛。五脏之应天者肺,故肺主皮毛。凡万物之体,其表必坚,正合干金之象,所谓物物一太极也。金受火之制,故肺以心为主。)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肝属木,木曲直而柔,筋体象之,故合于筋。爪者筋之余,故荣于爪。木受金之制。故肝以肺为主。)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脾属土,肉象地之体,故合肉也。脾气通于唇,故荣唇也。土受木之制,故脾以肝为主。)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肾属水,肾藏精,骨藏髓,精髓同类,故肾合骨。发为精血之余,精髓充满,其发必荣,故荣在发。水受土之制,故肾以脾为主。)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咸从水化,水能克火,故病在心之脉与色也。五味篇曰∶心病禁咸。泣,涩同。)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苦从火化,火能克金,故病在肺之皮毛也。五味篇曰∶肺病禁苦。)多食辛,则筋急爪枯(辛从金化,金能克木,故病在肝之筋爪也。五味篇曰∶肝病禁辛。)多食酸,则肉胝kt 而唇揭;(胝,皮浓也,手足骈胝之谓。酸从木化,木能克土,故病在脾之肉与唇也。五味篇曰∶脾病禁酸。胝音支。kt 音绉。)多食甘,则骨痛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甘从土化,土能克水,故病在肾之骨与发也。五味篇曰∶肾病禁甘。)故心欲苦,(合于火也。)肺欲辛(合于金也。)肝欲酸(合于木也。)脾欲甘,(合于土也。)肾欲咸,(合于水也。)五味之所合,五脏之气也。(凡此皆五味之合于五脏者。旧本也字在合字之下,于义不通,按全元起本及太素,俱云此五味之所合五脏之气也,今改从之。)

灵枢五音五味篇)
右征与少征调,右手太阳上。(此下十二条,并后九条,皆所以言六阳之表也。)
左商与左征调,左手阳明上。
少征与大宫调,左手阳明上。(义似不合。)
右角与大角调,右足少阳下。
大征与少征调,左手太阳上。
众羽与少羽调,右足太阳下。
少商与右商调,右手太阳下。(义似不合。)
桎羽与众羽调,右足太阳下。
少宫与太宫调,右足阳明下。
判角与少角调,右足少阳下。
ht 商与上商调,右足阳明下。(义似下合。)
ht 商与上角调,左足太阳下。(义似不合。)
上征与右征同,谷麦畜羊果杏。 手少阴藏心,色赤味苦时夏。(此下五条,言五脏之里,以合四时五色五味也。)
上羽与大羽同,谷大豆畜彘果栗。足少阴藏肾,色黑味咸时冬。
上宫与大宫同,谷稷畜牛果枣。足太阴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
上商与右商同,谷黍畜鸡果桃。手太阴藏肺,色白味辛时秋。
上角与大角同,谷麻畜犬果李。足厥阴藏肝,色青味酸时春。
大宫与上角同,右足阳明上。
左角与大角同,左足阳明上。(义似不合。)
少羽与大羽同,右足太阳下。
左商与右商同,左手阳明上。
加宫与大宫同,左足少阳上。(义似不合。)
质判与大宫同,左手太阳下。
判角与大角同,左足少阳下。
大羽与大角同,右足太阳上。
大角与大宫同,右足少阳上。(按∶此篇乃承前篇阴阳二十五人而详明其五行相属之义。但前节言调者十二条,后节言同者九条。总计言角者十二,征者六,宫者八,商者八,羽者七。有重者,如左手阳明上,右足太阳下,右足阳明下,右足少阳下。有缺者,如左手阳明下,右手阳明上,右手阳明下,左足太阳上,左足阳明下。且有以别音互入,而复不合于表里左右五行之序者。此或以古文深讳,向无明注,读者不明,录者不慎,而左右上下大少五音之间,极易差错,愈传愈谬,是以义多难晓。不敢强解,姑存其文,以俟后之君子再正。)
右征、少征、质征、上征、判征。
右角、ht 角、上角、大角、判角。
右商、少商、ht 商、上商、左商。
少宫、上宫、大宫、加宫、左角宫。
众羽、桎羽、上羽、大羽、少羽。(此上五条,结上文而总记五音也。五音各五,是为二十五人之数。)

素问六节藏象论 附∶草根树皮说)
帝曰∶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因气之合而有万物之形,因形之变而有万物之名,皆天地之运,阴阳之化也。然万物之广,孰少孰多,无不有数,欲详知之,故以为问。)
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天地广大,不可度量,万物众多,亦难尽悉,请陈其方,谓举其要者言之耳。)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此以草言者,木亦在其中矣。青黄赤白黑,五色之正也,然色有浅深间杂之异,故五色之变不可胜视。酸辛甘苦咸,五味之正也,然味有浓薄优劣之殊,故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即此五色五味之变,已不可穷,而天地万物之化,又乌得而量哉?)嗜欲不同,各有所通。(物性不齐,各有嗜欲,声色臭味,各有相宜,故各有所通也。)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也。清阳化气出乎天,浊阴成味出乎地,故天食人以气,地食人以味,此即天地之运,阳之化,而人形之所以成也。)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气入鼻,由喉而藏于心肺,以达五脏心气充则五色修明,肺气充则声音彰着。盖心主血,故华于面。肺主气,故发于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味入口,由咽而藏于肠胃,胃藏五味,以养五脏之气,而化生津液以成精。精气充而神自生,人生之道,止于是耳。而其所以成之者,则在于天之气,地之味。气味之切于用者,则在乎药食之间而已。愚按∶本篇帝以天地阴阳之化为问,而伯独以草为对,因发明五气五味之理。观者但谓其言草,而不知人生所赖者惟此,故特明其义,诚切重之也。余居京邸,尝治一荐绅之疾,愈已七八,势在将安。忽其契者,荐一伪诞庸流,以导引栽接称长技,极口眇医,冀要其功。且云∶彼医药者,虽为古法,然但可除轻浅之疾,疗不死之病耳。至于存真接气,固本回天,岂果草根树皮之力所能及哉?病者忻服,信为神仙。自后凡见相侯者,辄云近得神仙之术,幸脱沉 ,今赖为主,而以药副之。余闻是言,殊为不平。然窃计之,则又安忍以先圣之道,为人之副。由是谢绝,不为加意。居无何,旧疾大作,遣人相延者再四且急。余不得已,勉效冯妇之举,既至,察其药缺已久,更剧于前,复为殚竭心力,仅获保全。乃相问曰∶向闻得导引之功,今则何以至此?彼赧颜答曰∶此固一说,然亦无可凭据,及病作而用之,则无济于事,以今观之,似不可与斯道争先也。余因告之曰∶医祖三皇,其来尚矣,岂易言者哉?虽轩岐之教,初未尝废恬 虚无、呼吸精气之说,然而缓急之宜,各有所用。若于无事之时,因其固有而存之养之,亦足为却病延年之助,此于修养之道,而有能及其妙者,固不可不知也。至于疾病既成,营卫既乱,欲舍医药,而望其邪可除,元可复,则无是理也。亦犹乱世之甲兵,饥馁之粮饷,所必不容己者,即此药也。孰谓草根树皮,果可轻视之哉?然余犹有说焉,按史氏曰∶人生于寅。朱子曰∶寅为人统。夫寅属三阳,木王之乡也,而人生应之,其为属木可知矣。至察养生之用,则琼浆玉粒,何所生也?肥鲜甘脆,何所成也?高堂广厦安其居,何所建也?布帛衣裘温其体,何所制也?然则草木之于人也,服食居处,皆不可以顷刻无也,无则无生矣。而人之属木也,果信然否?第以谷食之气味,得草木之正;药饵之气味,得草木之偏。得其正者,每有所亏;钟其偏者,常有所胜。以所胜而治所亏,则致其中和而万物育矣。此药饵之功用,正所以应同声,求同气,又孰有更切于是而谓其可忽者哉?是以至圣如神农,不惮其毒,而遍尝以救蒸民者,即此草根树皮也。何物狂生,敢妄肆口吻,以眇圣人之道乎!病者闻之曰∶至哉言也,谨奉教矣。言者闻之,乃缩颈流汗而不敢面者许久焉。余观本篇之言,知岐伯之意正亦在此,因并附之,用以彰其义云。)

灵枢五味 全)
黄帝曰∶愿闻谷气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玉版篇曰∶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气味之正者莫如水谷,水谷入胃以养五脏,故脏腑者皆禀气于胃,而胃为五脏六腑之本。)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五脏嗜欲不同,各有所喜,故五味之走,亦各有先。然既有所先,必有所后,而生克佐使,五脏皆有相涉矣。至真要大论言五味各有先入,义与此同,见论治类第七。)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人受气于谷,故谷气入于营卫,其糟粕之质,降为便溺,以次下传,而出于大肠膀胱之窍。)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谷之精气,先出于胃,即中焦也。而后至上下两焦,以溉五脏。之,至也。溉,灌注也。两行,言清者入营,营行脉中,浊者入卫,卫行脉外,故营主血而濡于内,卫主气而布于外,以分营卫之道。)大气之搏而不行者,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大气宗气也。搏,聚也。循,由也。气海,即上气海,一名膻中,居于膈上。盖人有三气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宗气积于上焦,出于肺,由喉咙而为呼吸出入,故曰气海。搏音团。咽音烟。循音巡。)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人之呼吸,通天地之精气,以为吾身之真气。故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然天地之气,从吸而入;谷食之气,从呼而出。总计出入大数,则出者三分,入止一分。惟其出多入少,故半日不食,则谷化之气衰;一日不食,则谷化之气少矣。知气为吾身之宝,而得养气之玄者,可以语道矣。)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五谷∶ 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 ,俗作粳。麻,芝麻也。大豆,黄黑青白等豆均称大豆。黍,糯小米也,可以酿酒,北人呼为黄米,又曰黍子。此五谷之味合五行者。音庚。)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此五果之味合五行者。)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此五畜之味合五行者。)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藿,大豆叶也。薤,野蒜也。尔雅翼曰∶薤似韭而无实。此五菜之味合五行者。薤音械。)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五宜所言五色者。(此五色之合于五味者。)
脾病者,宜食 米饭牛肉枣葵。(此下言脏病所宜之味也。脾属土,甘入脾,故宜用此甘物。)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心属火,苦入心,故宜用此苦物。)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大豆黄卷,大豆芽也。肾属水,咸入肾,故宜用此咸物。)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肝属木,酸入肝,故宜用此酸物。)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肺属金,辛入肺,故宜用此辛物。此上五节,与五脏生成论之五合、宣明五气篇之五入者意同,皆用本脏之味以治本脏之病也。)
五禁肝病禁辛,(辛味属金,能克肝木。此下五节,当与宣明五气篇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等义参看。)心病禁咸,(咸味属水,能克心火。)脾病禁酸,(酸味属木,能克脾土。)肾病禁甘,(甘味属土,能克肾水。)肺病禁苦。(苦味属火,能克肺金。)
肝色青,宜食甘, 米饭牛肉枣葵皆甘。(此下言脏气所宜之味也。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即此意也。此下五节,仍与藏气法时论后文相同,见疾病类二十四。)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藏气法时论曰∶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肉栗藿皆咸。(启玄子云∶究斯宜食,乃调利机关之义也。肾为胃关,脾与胃合,故假咸柔 以利其关,关利而胃气乃行,胃行而脾气方化。故脾之宜味,与他脏不同。藏气法时论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藏气法时论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灵枢五味论 全)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窿;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 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癃,良中切。 ,美本切。)少俞答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谓上中二焦涩结不舒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窿。(绻,不分也。约,束也。癃,小水不利也。味过于酸,则上之两焦弗能出入,若留于胃中,则为吞酸等疾。若胃中温和不留,则下注膀胱膀胱得酸则缩,故为癃也。愚按∶阴阳别论有云女子胞者,气厥论有云胞移热于膀胱者,五音五味篇有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者,凡此胞字皆音包,乃以子宫为言也。此节云膀胱之胞者,其音抛,以溲脬为言也。盖胞音有二,而字则相同,恐人难辨,故在本篇特加膀胱二字,以明此非子宫,正欲辨其疑似耳。奈何后人不解其意,俱读为包,反因经语,遂认膀胱与胞为二物。故在类纂则曰膀胱者胞之室,王安道则曰膀胱津液之府,又有胞居膀胱之室之说,甚属不经。夫脬即膀胱膀胱即脬也,焉得复有一物耶?致资后学之疑,莫知所辨,皆见之不真耳,知者当详察之。)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者,阴器也。积筋者,宗筋之所聚也。肝主筋,其味酸,故内为膀胱之癃,而外走肝经之筋也。又宣明五气篇曰∶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血为水化,咸亦属水,咸与血相得,故走注血脉。若味过于咸,则血凝而结,水液注之,则津竭而渴。然血脉必化于中焦,故咸入中焦而走血。又宣明五气篇曰∶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洞心,透心若空也。营诸阳,营养阳分也。辛味属阳,故走上焦之气分。过于辛则开窍而散,故为洞心,为汗出。又宣明五气篇曰∶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苦味性坚而沉,故走骨。味过于苦,则抑遏胃中阳气,不能运化,故五谷之气不能胜之,三焦之道闭而不通,所以入而复出,其变为呕。又如齿为骨之所终,苦通于骨,内不能受,其气复从口齿而出,正因其走骨也。又宣明五气篇曰∶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 心何也?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 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甘性柔缓,故其气弱小,不能至于上焦。味过于甘,则与谷气留于胃中,令人柔润而缓。久则甘从湿化,致生诸虫,虫动于胃,甘缓于中,心当 矣。 ,闷也。甘入脾,脾主肉,故甘走肉。宣明五气篇曰∶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蔓草)敛肺归肾涩精固气
五味(专入肺肾)。味虽有五。(皮甘。肉酸。核中苦辛。皆咸。)而酸咸俱多。其性亦温。故书载能敛气。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止呕除泻。宁嗽定喘。除烦止渴。消肿解酒。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为保肺滋肾要药。(成无己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震亨曰。五味大能收肺气。宜其有补肾之功。收肺气。非除热乎。补肾。非暖水脏乎。乃火热嗽必用之药。好古曰。张仲景八味丸用此补肾。亦兼述类象形也。)盖气发于胃出于肺。若虚火起。则气散而不收。而烦渴咳嗽遗精汗散等症。因之互见。故必用以酸咸。则气始有归宿。而病悉除。至云能以除热者。是即气收而火不外见之意也。所云能暖水脏者。是即肾因得温而气得暖而藏之也。但寒邪初冒。脉实有火者禁用。(杲曰。有外邪者不可骤用。以闭邪气。必先发散而后用之。乃良。)北产紫黑者良。入补药蒸。嗽药生用。恶葳蕤

木曰曲直,曲直作酸。火曰炎上,炎上作苦。金曰从革从革作辛。水曰润下,润下作咸。土爰稼穑,稼穑作甘。火性炎上,炎上则作苦。水性润下润下则作咸。木性升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金性降敛,从则降而革则不降,滞而不降,是以作辛。使坎离交妒,龙虎回环,则火下炎而不苦,水上润而不咸,木直升而不酸,金从降而不辛。金木者,水火所由以升降也。木直则肾水随木而左升,金从则心火随金而右降。木曲而不直,故肾水下润。金革而不从。故心火上炎而交济。水火升降,金木之权,总由于土。土者,水火金木之中气,左旋则化木火,右转则化金水,实四象之父母也。不苦、不咸、不酸、不辛是以味甘。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而作酸咸。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而作苦辛。
缘土主五味,四象之酸苦辛咸,皆土气之中郁也。四象之内,各含土气,土郁则传于四脏而作诸味,调和五脏之原职在中宫也。

黄帝问曰∶谷气五味,其入脏分别奈何?岐伯对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故谷味酸,先走肝。《九卷》又曰∶酸入胃,其气涩(一作涩以收),不能出入。不出则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于膀胱之胞,膀胱之胞薄以软,得酸则缩绻,约而不能,水道不行,故癃。者,积筋之所终聚也,故酸入胃而走于筋。《素问》曰∶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其义相顺。又曰∶肝欲辛,多食酸,由肉胝而唇揭。谓木胜土也。(木辛与《九卷》义错。《素问》肝欲辛作欲酸。)
苦先走心。《九卷》又曰∶苦入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下脘者,三焦之路,皆闭而不通,故气变呕也。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胃而走骨,入而复出,必黧疏,是知其走骨也。水火相既,骨气通于心也。《素问》曰∶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其义相顺。又曰∶心欲酸,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谓火胜金也。(火酸与《九卷》义错)
甘先走脾。《九卷》又曰∶甘入脾,其气弱少,不能上至上焦,而与谷俱留于胃中。甘者,令人柔润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心闷。其气通于皮,故曰甘走皮。皮者,肉之余。盖皮虽属肺,与肉连体,故甘润肌肉并皮也。《素问》曰∶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其义相顺。又曰∶多食甘,则骨痛发落。谓土胜水也。(与《九卷》不错。)
辛先走肺。《九卷》又曰∶辛入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诸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至营卫营卫不时受之,久留于心下,故洞(一作 )心。辛者,与气俱行,故辛入胃,则与汗俱出矣,(《千金》云∶辛入胃而走气,与气俱出,故气盛)。《素问》曰∶(肺欲苦与《九卷》义错)
咸先走肾。《九卷》又曰∶咸入胃,其气上中焦,注于诸脉。脉者,血之所走也。血与咸相得则血 (一作凝,下同),血 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干而善渴。
血脉者,中焦之路,故咸入而走血矣。肾合三焦血脉虽属肝心,而为中焦之道,故咸入而走血也。《素问》曰∶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其义相顺。又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谓水胜火也。(虽俱言血脉,其义不同)。谷气营卫俱行,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糟粕以次传下。曰∶营卫俱行奈何?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焦,行于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胸中,名曰气海,出于肺,循于喉咙,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而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曰∶五谷粳米甘,麻(《素问》作小豆)酸,大豆咸,小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肉甘,犬肉酸,肉咸,羊肉苦,鸡肉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色∶黄宜甘,青宜酸,黑宜咸,赤宜苦,白宜辛。脾病者,宜食粳米牛肉、枣、葵,甘者入脾用之。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苦者,入心用之。肾病者,宜食大豆肉、栗、藿。咸者,入肾用之。
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辛者,入肺用之。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酸者,入肝用之。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
肝,足厥阴、少阳主治。肝苦急,食甘以缓之。心,手少阴太阳主治。心苦缓,急食咸以收,急。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五味者,各有所利,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肺病者,两胁下痛少腹,令人善怒。虚则kt 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血者,气逆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又曰∶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两 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素问》舌下血者),其变病,刺 中血者。
又,过在手巨阳、少阴。)
脾病者,身重善饥肌肉痿,足不收,行善螈 ,脚下痛。虚则腹胀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又曰∶腹满 胀,支满 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肝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挛,髀 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喉咙干。取其经手太阴足太阳厥阴内少阴血者,又曰∶咳嗽上气,病(《素问》作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
肾病者,腹大胫肿痛,咳喘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肠小肠(《素问》作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又曰∶头痛癫疾,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阴太阳,甚则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