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痧
参考:猩红热
“丹痧” 相关论述
丹痧是因感受痧毒疫疠之邪所引起的急性时行疾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为多。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尤以2-8岁儿童发病率较高。丹痧系时行疫病,属温病范围。病因为痧毒疫疠之邪,属温毒时行疫疠之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往往发必一方,沿门阖户相传,且在过去医学不发达时期有较高的病死率,故又称“疫痧”、“疫疹”。又因本病发生时多伴有咽喉肿痛、腐烂、化脓,全身皮疹细小如沙,其色丹赤猩红,故又称“烂喉痧”、“烂喉丹痧”。西医学则称为“猩红热”。本病若早期诊断,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病例在病程中或病后并发心悸、水肿、痹证等疾病。由于近年来人们医疗条件改善,患病后早期使用抗生素,使本病的病情减轻,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治时需引起注意。
[病因病机]
丹痧的发病原因,为感受痧毒疫疠之邪,乘时令不正之气,寒暖失调之时,机体脆弱之机,从口鼻侵入人体,蕴于肺胃二经。
病之初起,痧毒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邪郁肌表,正邪相争,而见恶寒发热等肺卫表证。继而邪毒入里,蕴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咽通于胃,喉通于肺。肺胃之邪热蒸腾,上熏咽喉,而见咽喉糜烂、红肿疼痛,甚则热毒灼伤肌膜,导致咽喉溃烂白腐。肺主皮毛,胃主肌肉,肺胃之邪毒循经外泄肌表,则肌肤透发痧疹,色红如丹。若邪毒重者,可进一步化火入里,传人气营,或内迫营血,此时痧疹密布,融合成片,其色泽紫暗或有瘀点,同时可见壮热烦渴,嗜睡萎靡等症。舌为心之苗,邪毒内灼,心火上炎,加之热耗阴津,可见舌光无苔、舌生红刺,状如杨梅,称为“杨梅舌”。若邪毒炽盛,内陷厥阴,闭阻心包,则神昏谵语;热极动风,则壮热痉厥。病至后期,邪毒虽去,阴津耗损,多表现肺胃阴伤诸证。
此外,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或恢复期,因邪毒炽盛,伤于心络,耗损气阴,可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心悸、脉结代证候。余邪热毒流窜筋络关节,可导致关节红肿疼痛的痹证。余毒内归,损伤肺脾肾,导致三焦水道输化通调失职,水湿停积,外溢肌肤,则可见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有与丹痧病人接触史。
2.临床表现 潜伏期1-12天,病程一般为2-5天。
(1)前驱期一般不超过24小时。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咽痛,吞咽时加剧。伴头痛,呕吐,厌食,烦躁不安等症。咽及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软腭充血,有细小红疹或出血点,称为粘膜内疹,每先于皮疹出现。颈前淋巴结肿大压痛。
(2)出疹期一般在起病12-24小时内出疹。皮疹从耳后、颈部、胸背迅速蔓延四肢,全身皮肤呈弥漫性红晕,压之退色,其上散布针尖大小猩红色皮疹,疏密不等,以颈部、肘前、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形成紫红色线条,称线状疹。皮肤表面呈鸡皮样,皮疹有瘙痒感。面颊充血潮红,唯口唇周围苍白,称环口苍白圈。病初舌苔厚,3-4天后舌苔剥脱,舌红起刺,称杨梅舌。
(3)恢复期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以后2-4天内依出疹次序消退。体温下降,全身症状好转。疹退1—2周后开始成片状脱屑、脱皮,约2周脱尽,无色素沉着。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咽拭子细菌培养可分离出a组p型溶血性链球菌。
二、鉴别诊断
与麻疹、风痧、奶麻的鉴别诊断,见下表。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丹痧属温疫性疾病,一般可以卫气营血辨证,其病期与辨证有一定规律。病在前驱期,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痧疹隐现色红,病势在表,属邪犯肺卫。进入出疹期,壮热口渴,咽喉糜烂有白腐,皮疹猩红如丹或紫暗如斑,病势在里,属毒炽气营;病之后期,口渴唇燥,皮肤脱屑,舌红少津,属邪衰正虚,气阴耗损。
二、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清热解毒,清利咽喉为基本法则,结合邪之所在而辨证论治。病初邪在表,宜辛凉宣透,解表利咽;病中邪在里,宜清气凉营,解毒利咽;病后邪退阴伤,宜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三、分证论治
1.邪侵肺卫
证候:发热骤起,头痛畏寒,肌肤无汗,咽喉红肿疼痛,常影响吞咽,皮肤潮红,可见丹痧隐隐,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有力。
分析:邪犯肺卫,郁于肌表。痧毒疫疠之邪侵犯肺胃,初起在表,正邪交争,故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咽喉为肺胃之门户,邪毒初犯,咽喉首当其冲,热结咽喉,故咽喉红肿疼痛影响吞咽。痧毒循经外泄肌表,则皮肤潮红,痧疹隐现。因邪毒尚在卫表,故舌苔可见薄白或薄黄,舌质红,脉浮数有力。
治法: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方药:解肌透痧汤加减。常用药:桔梗、甘草、射干、牛蒡子清热利咽;荆芥、蝉蜕、浮萍、豆豉、葛根疏风解肌透表;连翘、僵蚕清热解毒。
乳蛾红肿者,加土牛膝根、板蓝根清咽解毒;颈部淋巴结肿痛者,加夏枯草、紫花地丁清热软坚化痰;汗出不畅者,加防风、薄荷祛风发表。
2.毒炽气营
证候;壮热不解,烦躁不宁,面赤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瘀点。疹由颈、胸开始,继而弥漫全身,压之退色,见疹后的1—2天舌苔黄糙、舌质红刺,3—4天后舌苔剥脱,舌面光红起刺,状如杨梅。脉数有力。
分析:邪在气营,热毒炽盛。邪毒燔灼气分,则见壮热不解,面赤烦躁口渴;肺胃热毒化火,上攻咽喉,则见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热毒外透肌表,则见痧疹密布,色红如丹;热毒炽盛,内逼营血,则疹色紫红或瘀点;气分热盛,则舌生红刺,舌苔黄糙,脉数有力;热盛津伤,胃阴亦耗,故舌光起刺,状如杨梅。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凉营清气汤加减。常用药:水牛角、赤芍、丹皮、生石膏、黄连清气凉营,泻火解毒;鲜生地、鲜石斛、鲜芦根、鲜竹叶、玄参、连翘甘寒清热,护阴生津。
丹痧布而不透,壮热无汗者,加淡豆豉、浮萍发表透邪;苔糙便秘,咽喉腐烂者,加生大黄、芒硝通腑泻火;若邪毒内陷心肝,出现神昏、抽搐等,可选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3.疹后阴伤
证候:丹痧布齐后1-2天,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减轻,或见低热,唇干口燥,或伴有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苔剥脱,脉细数。约一周后可见皮肤脱屑、脱皮。
分析:邪毒渐清,阴液耗损。痧毒外透,壮热耗阴,阴虚内热,故见低热留恋;疹后肺胃阴津耗伤,故口干、唇燥,干咳;胃阴亏损,脾胃不和,故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舌苔剥脱;阴津亏耗,皮肤失润,故皮肤干燥脱屑。
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沙参、麦冬、玉竹清润燥热而滋养肺胃之阴液;天花粉生津止渴;甘草清火和中;扁豆健脾和胃;桑叶清疏肺中燥热。
若口干、舌红少津明显者,加玄参、桔梗、芦根以增强养阴生津,清热润喉作用;如大便秘结难解,可加知母、火麻仁清肠润燥;低热不清者,加地骨皮、银柴胡、鲜生地以清虚热。
发生心悸、痹证、水肿等证候者,参照有关病证辨证治疗。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三黄片每服2-3片,1日3次。用于毒炽气营证。
2.五福化毒丸:每服1丸,1日2次。用于毒炽气营证。
二、单方验方
1.大青叶、板蓝根、土牛膝根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邪侵肺卫证。
2.紫草、车前草各15—30g。水煎,连服7日。用于毒炽气营证,也可用于预防。
三、药物外治
1.金银花、山豆根、夏枯草、青果、嫩菊叶、薄荷叶各适量。煎汤漱口,1日2-3次。用于咽喉肿痛。
2.玉钥匙散或锡类散。吹喉,1日2-3次。用于咽喉肿痛。
3.金不换散或珠黄散。吹喉,1日2—3次。用于咽喉糜烂化脓。
四、针灸疗法
1.主穴取风池、天柱、曲池、合谷、少商、委中,配穴取内庭、膈俞、三阴交、身柱。针刺用泻法,1日1次。用于发热、咽痛。
2.以大肠、肺、胃经穴位为主,配①少商或委中,三棱针针刺出血。②翳风、合谷。③少商、尺泽、合谷。针刺,1日1次。用于咽喉肿痛。
[预防护理]
一、预防
控制传染源。对丹痧患儿隔离治疗7日,至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员,隔离观察7—12天。
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的衣物及分泌排泄物应消毒处理。流行期间不去公共场所。患者所在场所及病室可用食醋熏蒸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疾病流行期间,对儿童集体场所经常进行消毒。易感儿童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中药煎剂,用于预防。
二、护理
患者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湿润。发热时应卧床休息。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为主,注意补给充足的水分。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皮肤与口腔的清洁卫生,可用淡盐水或一枝黄花煎汤含漱,1日2-3次。皮肤瘙痒不可抓挠,脱皮时不可强行撕扯,以免皮肤破损感染。
[文献摘要]
《证治准绳·伤寒》:“阳毒伤寒,服药不效,魔烂皮肤,手足皮俱脱,身如涂朱,眼珠如火,躁渴欲死,脉洪大而有力,昏不知人,宜三黄石膏汤主之,或升麻栀子汤主之。”
《喉痧正的·论因》:“治病必先其所因,喉痧之因,都由温疫之毒,吸人肺胃,又遇暴寒折郁,内伏肠胃募原,复触时令之毒风而发。”
《喉痧正的·论证》:“喉痧由疫毒内伏,其未发之先,必五内烦躁,手掌心热,渐渐咽喉痛,憎寒发热,胸闷,口渴,有痧者,热势必壮,……头面颐项见有痧点隐隐,及周身肤腠通红者,无论咽喉红与不红,肿与不肿,腐与不腐,但觉咽喉痛,或先曾痛过,发热后反不觉痛者,均属疫痧。”
《丁甘仁医案·喉痧症治概要》:“独称时疫烂喉丹痧者何也?因此症发于夏秋者少,冬春者多,乃冬不藏精,冬应寒而反温,春寒犹禁,春应温而反冷,经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酿成疫疠之邪也。邪从口鼻入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暴寒束于外,疫毒郁于内,蒸腾肺胃两经,厥少之火,乘势上亢,于是发为烂喉丹痧也。
[现代研究]
李作森.猩红热辨证论治的体会.新中医1981:12(1):21
用中药配合针灸和散剂吹喉治疗173例猩红热患者。按卫、气、营、血辨证,分别以透表:、清营、解毒、养阴等法,照顾兼证选方用药。配合针刺疗法,随证选用外金津、外玉液、·大椎、三阴交等穴位,并结合用冰硼散、锡类散吹喉。结果173例中治愈141例,显效23例,无效9例,治愈率81.5%。
汤文学.猩红热治验.四川中医19如;8(11):13
用银翘散加减治愈猩红热,药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各15g,牛蒡子、豆豉、黄芩、栀子各10g,荆芥6g,薄荷、生甘草各5g,马勃4g,蒲公英30so服至发热渐退,咽痛渐减,唯周身红疹尚未隐退,则原方去荆芥、豆豉、薄荷、牛蒡子,加生地、丹皮、白鲜皮各10g,至病情痊愈。
磊磊如云头成片者为丹;色淡形浮,扪之碍手者为疹;红紫深入肉中,如蚤所咬,扪之不碍手者为斑。莫不由热而生。更有一片红紫,热甚啼叫者,名赤游丹,又名火丹。皆以其形色而名之也。发于头面四肢者轻,胸腹阴囊者重。此证只宜清凉,不宜过表。予用芩、连、栀、柏取效,势迫者急宜砭之。予尝治痘初标发热鼻衄,遍身发出紫斑,斑多于痘,用十神解毒合犀地黄汤,连进三日,斑退痘起成浆而愈。盖血热之斑可治,时疫之斑不可治。毒到肌肉之斑可治,毒伏在胃之斑不可治也。(《橡村痘诀》)
书谓红斑者生,紫斑者死,黑斑、蓝斑百不救一。虽然,亦有红斑死,而紫斑、蓝斑得生者。夫斑,血热也,失于解利则发斑,恶痘斑出,势所必然,无论颜色皆死。但得天庭疏朗,痘形色善,又当别论。
○先出疹,疹收而痘始出,曰垫疹;疹与痘并出,疹收而痘始长,曰夹疹;痘出有小小颗粒堆于痘上,曰罩痘;痧痘出皮肉间,隐隐有斑点,大小不一,曰夹斑;皮肉间艳色红赤,如云头突起成片,曰丹毒; 后痂落疹出,曰盖疹。
种种不同,要皆痘毒之浮游散漫于皮肤间者,只当于痘中求治法,不可与正经麻疹斑毒同科。
○初见大小不一,有点色如痱者,曰夹疹;又有一等琐屑红点,隐隐肉间,曰夹痧。治亦同法,丹毒亦然。但须正痘悦目,方为痧疹之夹,不然是痘也,最当别晰。又有痘出数颗,面部夹疹,遍身圆净疏朗,形色红活,出见两日而尽没者,莫不惊愕,然此疹也,非痘也。痘没必闷乱烦躁,此则安静,且正痘显然,故知其为疹也,治以平剂自愈。然未没时,亦难识认。(《慈幼筏》)
痘出夹疹,谓之两虎蹲栏。盖痘宜补而不宜泻,泻则不长养;疹宜泻而不宜补,补则多喘逆。然在痘初只宜透托,既可托痘,又兼发疹,疹出即解,两安无碍。惟在灌脓之际,不可太发,宜于助浆剂中去参、 加入牛蒡、桔梗、蝉蜕、僵蚕等药助浆,兼理肺气,肺气既清,则阳毒自散。至于痘后发者,则单治疹可也。又凡先见疹子,而夹出如水痘者,此是正痘,因疹子耗去营血,故白似水痘。但与发散疹子,疹散而痘自成,不可认作水痘。盖疹子从不夹水痘也。
○肤疹者,乃热毒发越而然。出时形如麻状,但色赤成片为异耳,治宜清凉解毒,疹散痘出,自必稀朗。又有瘾疹者,隐隐于皮肤之间,发时多痒,亦与解毒为主。更有谓痧者,其形如粟,尖圆而稍碍指,总属热毒所发,名殊而源一也。
○夹丹者,血热也。痘未出时见者,宜升提发散,用紫草、升麻、牛蒡、蝉蜕、川芎、荆、防、桔梗、干葛之类,痘出而丹自没。过用寒凉,痘必冰伏。若痘出三、四日间见者,则宜凉血解毒,用生地、牛蒡、木通、荆芥、犀角、紫草之类。然须看其颜色何如,红紫者热极也,白者痰湿也,至于青黑,不可为矣。
○夹瘿一证,多属痘毒痰结而成,或结于项颈,或结于耳后,或结于腋下。
大者如桃,小者如李。初起证候如常,次则身烙发渴而变凶危。若痘在三、四日而瘿作者,则毒随痘泄,脓随痘灌,自可无害,只宜治痘为主。倘瘿肿将脓,而痘随标,瘿脓一溃,元气浇漓,痘焉能灌?惟宜培元补托,兼与消痰解毒。若在七、八之期,痘已黄蜡,瘿溃无妨。但气血重耗之后,宜保护元气,佐以消痰解毒耳。(《冯氏锦囊》)
凡痘发斑,实热者,谓之阳斑,以犀角、黄连、生地等治之;虚寒者,谓之阴斑,以参、 等治之。
○川连解毒,发斑可用,但嫌其枯燥,倘证兼便秘者,虽火毒盛,不可妄用。盖治痢用川连,喜其燥湿,痘要湿润,何可妄用!
○发斑用芩、连等药,不可过剂,若专一寒凉,则毒凝滞,不出不胖。不可不知。(《仁端录》)
(附烂喉痧)
□
金(左)春温疫疠之邪从内而发。发热咽痛,热势甚炽,遍身丹赤,痧点连片不分,咽痛外连颈肿。右脉滑数左脉弦紧,舌红边尖满布赤点。此由温疫之邪,一发而便化为火,充斥内外蔓延三焦。丹也,痧也,皆火也。刻当五日,邪势正盛,恐火从内窜,而致神昏发痉。拟咸寒泄热,甘凉保津。
犀尖(五分磨) 鲜生地(七钱) 粉丹皮(二钱) 大青叶(三钱) 金银花(二钱) 霜桑叶(一钱五分)大力子(二钱) 黑玄参(三钱) 薄荷(五分) 金汁(五钱) 鲜茅芦根肉(各一两)
【二诊】 咸寒泄热,甘凉保津,丹痧较化,热亦稍轻。然咽中仍然肿痛,左耳下结块作胀,亦属火风所结。
大势稍定,未为稳当。
大连翘 黑山栀 粉丹皮 淡黄芩 白桔梗人中黄 大玄参大力子荆芥芦根
□
金(右)头胀恶风发热,头面四肢已透痧点,咽中微痛。脉数,苔白。风温之邪,袭于肺胃。适值经来,恐热入血室,不可与寻常并论也。
霜桑叶(一钱) 牛蒡子(三钱) 射干(五分) 象贝母(二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嫩前胡(一钱)炒杏仁(三钱) 蝉衣(八分) 丹参(二钱) 南楂炭(三钱) 枳壳(一钱炒)
【二诊】 热势稍减,痧亦畅透,咽痛略轻。经事通行,并无少腹坠满等象。再从肺胃清泄,参以和营。
大力子 嫩前胡荆芥穗 生甘草 连翘壳 紫丹参象贝母白茯苓 白桔梗青蒿梗
【三诊】 痧虽畅透而不肯化,经事淋沥未已,舌燥咽中干痛。脉象细数。此由经水适来,血室空虚,血分暗为热迫。再泄热凉营。
细生地 黑玄参 川石斛牛蒡子粉丹皮青蒿梗 紫丹参冬瓜子 粉前胡川贝母 生梨肉 枇杷叶
□
金 痧点较昨稍透,兼有起浆白疹,咽赤作痛,偏左起腐。肺胃蕴热,未能宣泄。病起三朝,势在正甚。
连翘壳 马勃荆芥 薄荷叶 桔梗射干牛蒡子蝉衣 广郁金灯心
【二诊】 痧点虽布,面心足胫,尚未透发,烦热胸闷咽痛。舌苔黄糙少津。肺胃之邪,不克宣泄,夹滞不化,恐化火内窜。
净蝉衣牛蒡子连翘壳 麻黄(蜜炙三分) 苦桔梗苏薄荷叶 广玉金 炒枳壳 煨石膏茅根肉
【三诊】 咽痛稍轻,肌肤丹赤,投辛温寒宣泄肺胃,热势大减。苔黄大化,而舌边红刺。邪欲化火,再为清泄。
连翘壳 广郁金滑石块 炒枳壳 煨石膏 黑山栀 淡豆豉杏仁牛蒡子竹叶心
【四诊】 肌肤丹赤,而痧点未经畅透。肺胃蕴热不能宣泄,邪势化火,劫烁阴津,舌绛干毛。恐邪热内传,而神昏发痉。
犀尖(三分磨) 丹皮(二钱) 鸡苏散(四钱) 玄参(三钱) 杏仁(三钱) 荆芥(一钱) 鲜生地(五钱) 牛蒡子(三钱) 连翘(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茅根肉(八钱) 竹叶(二十片) 灯心(三尺)
【五诊】 丹痧渐化,而火风未能尽泄,咽痛甚重,大便不行。舌绛无津。拟急下存阴法。
犀尖(三分磨) 丹皮(二钱) 玄参肉(三钱) 防风(一钱) 元明粉(一钱五分) 生广军(三钱)鲜生地(五钱) 大贝母(二钱) 荆芥(一钱) 黑山栀(三钱) 生甘草(五分) 桔梗(一钱)
【六诊】 大便畅行,咽痛大减。然仍热甚于里,舌红尖刺无津。痧化太早,邪势化火,劫烁阴津,未为稳当。
玄参肉 细生地 连翘壳 桔梗银花郁金天门冬山栀 生甘草 竹叶 鲜芦根
【七诊】 咽痛渐定,热势大减。舌绛刺亦退,然舌心尚觉干毛,还是阴津未复也。
细生地(四钱) 连翘(三钱) 银花(一钱五分) 鲜石斛(五钱) 天花粉(二钱) 大玄参(三钱)生甘草(五分) 天门冬(三钱) 绿豆衣(三钱) 山栀(三钱) 芦根(一两五钱) 竹叶(三十片)
【八诊】 脉静身凉,履夷出险,幸甚幸甚。拟清养肺胃,以澈余炎。
大天冬 大玄参连翘 白银花 茯苓绿豆衣川贝母竹叶心 鲜芦根
□
□
金 热势甚重,咽肿作痛,丹痧透露未畅,胸闷神烦。脉形紧数而弦。时疫之邪,郁于肺胃。恐邪化为火,致生枝节。
荆芥 炒牛蒡子连翘壳 玄参薄荷枳实郁金 生甘草 范志曲 淡子芩 黑山栀
【二诊】 痧 畅达,兼发起浆白疹,其风火热毒之重可知。再拟利膈清咽,而导热下行。
连翘壳 川雅连(三分) 防风 淡芩 玄参丹皮人中黄(四分) 牛蒡子防风通圣散(三钱)
□
某 春温疫疠之邪,由募原而入胃腑,邪化为火,熏蒸于肺,充斥上下,蔓延内外。以致热炽丹痧密布,上则咽赤肿痛,下则协热下利。脉象紧数,舌红无苔。今则渐增气喘,危象已着。勉拟黄连解毒汤出入。
即请高明商榷行之。
川雅连(五分) 生山栀(二钱) 大青叶(三钱) 犀尖(五分磨) 丹皮(二钱) 川黄柏(三钱炒)大麦冬(三钱) 淡黄芩(一钱五分) 鲜芦根(去节二两) 竹叶(三十片)
□
张(左)外风引动温邪,邪从内发,即化为火。喉风发痧,舌心焦黑,粘痰缠扰咽中,咯吐不尽。脉数弦滑。
时行急病,变端不测。
紫背浮萍(一钱五分) 大元参(四钱) 桔梗(一钱) 马勃(一钱) 光杏仁(三钱) 生石膏(六钱)生甘草(五分) 连翘(三钱) 射干(七分) 广郁金(一钱五分) 白茅根肉(一两) 竹沥(一两)
【二诊】 痧疹畅发,咽中粘痰稍利,痛势略轻。舌苔焦黑已化,而里质绛赤,干燥无津。喉关之内,白腐星布。肺胃之火,灼烁阴津,恐其暴窜。
磨犀尖(五分) 鲜生地(一两洗打) 细生地(五钱) 大麦冬(三钱) 桔梗(一钱) 粉丹皮(二钱)炒知母(二钱) 煨石膏(四钱) 大玄参(二钱) 金汁(七钱冲) 茅根肉(一两) 鲜芦根(一两)银花露(一两冲)
(原注) 已后未来看,病亦渐松矣。
□
严(右)咽痛红肿,丹痧已透三朝,上至头面,下至足胫,是为透足。邪从痧出,热随邪达,理当病退十七,乃热势仍然不减。咽痛稍轻,仍然赤肿。脉象滑数,舌红无苔。足见邪势太重,半发丹痧透露于外,半化火热郁于肺胃。况当经水适行,若肺胃之热,乘血分之虚,袭入营中,便是热入血室。今当出入之际,治法不可不细论也。经云、火郁发之。则开泄之药,在所必用。又云、热者寒之。则清化之药,在所难缓。而白喉忌表。殊不知白为金色,火热亢盛之极,金受火刑,所以喉间结成白点,甚者起出白条。凡表药之性,皆带升泄,恐升动火热,所以忌用。即非白喉,如喉风喉疳喉蛾之甚者,往往亦有白腐,其为火甚刑金,则一也。刻下咽痛较前昨稍轻,白点似有若无,喉症之势已得稍缓。而痧点渐化,热势不减,其火热之渊薮,不在喉间,而蕴于肺胃。显然可见。肺主皮毛,则开泄肺气,是散邪,即散火也。清泄上中,是化热。即防其入血室也。拟清泄一法。即请商榷行之。
川郁金(一钱五分) 淡黄芩(一钱五分) 大连翘壳(三钱) 黑山栀(三钱) 紫丹参(三钱) 大力子(三钱) 泽兰叶(二钱) 白桔梗(七分) 薄荷(八分) 白茅根(一两)
【二诊】 辛凉解表,微苦泄热,参以和营,遍身痧点畅发,邪从痧透,怫郁之热自得稍松,喉间赤肿大退,热势略得减轻。然脉仍滑数,舌红无苔,不时恶心,还是胃火逆冲,胃气不降。良由邪势太重,泄者虽泄,留者仍留,总望痧退之后,继之以汗,热势步退,方为正色。再拟清化法。即请商裁。
大连翘(三钱) 紫丹参(二钱) 赤茯苓(三钱) 盐水炒橘皮(六分) 牛蒡子(三钱)黑山栀(三钱) 苏薄荷(一钱) 水炒竹茹(一钱五分) 淡黄芩(一钱五分) 广郁金(一钱五分) 桑叶(一钱五分) 白桔梗(七分) 茅根肉(一两)
改方去薄荷桔梗,加芦根一两,竹叶三十片。
【三诊】 热势降序,咽痛亦轻。然痧点出而不化,寤难成寐,多言而时有错语。脉数细弦,舌红无苔,边尖皆布红点。此由热甚之时,经水适行,血海空虚,邪热乘虚而入血室,神藏于心,魂藏于肝,而心主血,肝藏血,今热扰血中,所以神魂不能安贴,灵明渐次为之扰乱,二十二日案中早经提及,正为此也。恐致神昏痉厥,不得不为预告也。拟养血凉营,以宁神志。即请商榷行之。
大生地(四钱) 磨犀尖(三分) 粉丹皮(二钱) 紫丹参(二钱) 朱茯神(三钱) 川贝母(二钱)生赤芍(一钱五分) 水炒竹茹(一钱五分) 辰灯心(三尺) 上濂珠(三分) 西血珀(四分)真玳瑁(三分以上三味研极细末蜜水调服)
□
顾(童)风温发痧,痧邪太重,邪热与风,半从外出,半从里陷。痧邪本在肺胃二经,然肺与大肠表里相应,大肠与胃,又系手足阳明相合,所以陷里之邪,直趋大肠。以致泄痢无度,痧点欲回未回,咳嗽不爽,遍身作痛。脉数,重按滑大,舌红无苔。上下交困,极为恶劣。勉用薛氏升泄一法。即请明贤商进。
煨葛根(一钱五分) 苦桔梗(一钱) 生甘草(五分) 白茯苓(三钱) 淡枯芩(酒炒一钱五分) 大豆卷(三钱) 羌活(七分) 炒黄荷叶(三钱)
【二诊】 昨用升泄之法,陷里之邪,略得升散,脾之清气,稍得升举,泄泻大减,白冻亦退,神情亦略振作。
舌红绛较淡,脉滑大稍平。种属转机之象,守前法扩充,续望应手。即请商裁。
羌活(一钱) 防风根(一钱炒) 广木香(三分) 酒炒淡芩(一钱五分) 枳壳(八分) 苦桔梗(一钱)大豆卷(二钱) 煨葛根(一钱五分) 生甘草(五分) 白茯苓(三钱) 干荷叶(炒黄三钱)
【三诊】 下痢稍疏,然昼夜当在二十次之外,所下黑黄居多,肛门烙热,肌表之热,并不甚盛。而脉数竟在七至以外,舌红起刺。良以陷里之邪,与湿相合,悉化为火,仿金匮协热下痢法。即请商裁。
炒黄柏(二钱) 北秦皮(一钱) 滑石块(三钱) 炒雅连(四分) 生甘草(三分) 白头翁(一钱)金银花(三钱) 白茯苓(二钱) 金石斛(二钱) 龙井茶(一钱五分)□
金(幼)时疫七日,丹痧回没太早,火热内灼,口疳咽痛,热胜则肿,面目肢体虚浮。脉象弦数。恐变肿胀。
急导火下行。
鲜生地(五钱) 玄参(三钱) 茯苓皮(三钱) 细甘草(五分) 元明粉(一钱) 车前子(一钱五分)木通(五分) 丝瓜络(二钱) 金银花(二钱) 上湘军(二钱)
【二诊】 身热已退,口疳稍轻,四肢仍带肿胀。火风阻闭,脾湿因而不运,随风流布。恐肿胀日甚。再理湿祛风。
大腹皮(二钱) 宣木瓜(一钱) 冬瓜皮(四钱炒) 茯苓皮(三钱) 泽泻(一钱五分) 生米仁(四钱)汉防己(一钱五分) 猪苓(二钱) 青防风(一钱) 左秦艽(一钱五分)
(原注)服后渐愈。
陆氏九芝曰∶丹痧斑疹四者,丹与痧类,斑与疹类,痧轻而丹重,疹轻而斑重,丹与斑皆出与肤平而成片,痧与疹皆高出于肤而成点。痧自痧,丹自丹也浑言之则通曰痧,亦疹自疹,斑自斑也,浑言之则通曰疹。而痧之原出于肺,因先有痧邪而始发表热,治痧者当治肺,以升达为主,而稍佐以清凉。疹之原出于胃,因表热不解已成里热而蕴为疹邪,治疹者当治胃以清凉为主而少佐以升达。痧于当主表散时不可早用寒泻,疹于当主苦泄时不可更从辛散。大旨升达主升麻葛根柴之属,清凉主芩栀桑丹之属,惟宗仲景葛根芩连一法出入增减,则于此际之细微层折皆能曲中而无差忒,此治痧疹之要道也。自来治此证者主辛散则禁寒泄,主寒泄则禁辛散,故两失之至,不仅为痧与疹,而为丹为斑则皆里热之甚,惟大剂寒药乃克胜任,非第痧疹之比矣。有是四者脘必闷,四者之齐与不齐以脘闷之解与未解为辨。有是四者热必壮,四者之解与不解以汗出之透与未透为辨。故当正治痧疹时必兼行升清两法,表里交治,务使痧疹与汗并达。惟痧疹当发出之际,病患每闷极不可耐,稍一辗转反侧其点即隐,病邪反从内陷,此正不必有外来之风也,即袖端被角间略有疏忽其汗便缩,一缩之后旋即周身皆干。此时厥有二毙,一则汗方出时毛孔尽开新风易入,一则汗已大出不可再汗。非特痧疹立隐,且津液既泄,热必益炽,后此变端,皆从此起。病家只道未愈,医者亦但说变病,孰知皆汗不如法之故耶。凡病之宜从汗解者无不皆然,而兼痧疹者尤甚。故特于此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