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

( rongxuexingpinxue )

别名: 虚劳 , 黄疸 , 症积 , 血证

西医

简介: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多,超过骨髓代偿功能而发生贫血。按临床发病急缓分为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两类。按溶血发生的场所分为血管内溶血及血管外溶血。按溶血发生的原因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与红细胞外在异常两大类。
病因:
(一)红细胞膜缺陷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多有家族史。血涂片见小球形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滚动试验阳性,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增高,自身溶血试验溶血度明显增加。
2.其他遗传性异形红细胞增多症:包括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口形红细胞增多症、棘形细胞增多症等。
(二) 红细胞酶缺陷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缺陷:可有家族史或既往类似发作史,发病前多有食用蚕豆或某些药物以及病毒、细菌感染史。g-6-pd筛选试验阳性,heinz小体生成试验阳性,g-6-pd定量测定活性降低。
2.丙酮酸激酶 (pk)缺陷:同胞中可有同样病史,多于新生儿期发病。血涂片见异形、多染性红细胞,pk筛选试验阳性,pk活性降低。
3.其他红细胞酶缺乏:包括谷胱甘肽还原酶缺乏、谷胱甘肽合成酶缺乏、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缺乏、己糖激酶缺乏、磷酸己糖异构酶缺乏、磷酸果糖激酶缺乏等。
(三)血红蛋白异常
1.地中海贫血:有家族史,多自婴儿期发病。重型可有发育落后、智力迟钝、特殊面容。血涂汁可见较多靶形红细胞,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降低,hbf测定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明显升高。
2.异常血红蛋白病:包括镰形细胞贫血、血红蛋白e病、血红蛋白c病等。
(四)红细胞外在因素异常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多有前驱诱因,起病可急可缓。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和红细胞碎片,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多为阳性,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加,病情进展时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增加。
2.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包括新生儿溶血症、血型不合溶血性贫血等。
3.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包括继发于感染、微血管病及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诊断标准:
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温抗体型具备以下三项或笫1、3两项可确诊。
1.婴儿期即可发病,临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溶血性贫血。多有肝脾肿大,脾大较明显。
2.血象见球形红细胞增多。
3.coombs试验阳性,抗体主要属igg,37℃时反应最活跃。
诊断标准:如不具备上述第3项,而临床表现符合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有效),并除外其他溶血性贫血可能时,可诊断为coombs试验阴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贫。
二、先天性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膜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
在有以下笫4项的基础上,具前3项中任何2项可确诊。如家族史阴性,具前3项中任何2项为可疑。
(1)慢性溶贫的临床表现:贫血黄疸,脾大。
(2)小球形红细胞>20%。
(3)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 (或孵育脆性)增高,或自身血清溶血试验阳性。     (4)家族史阳性。
(二)红细胞酶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诊断标准:在有g-6-pd缺陷所致的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加上以下各项中任何一项均可建立诊断。
(1)g-6-pd筛选试验2项阳性。
(2)g-6-pd筛选试验1项阳性,加heinz小体试验阳性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溶贫)。 (3)g-6-pd筛选试验1项阳性,加明确的家族史。
(4)g-6-pd定量测定活性降低。
(5)如g-6-pd活性正常,而高度怀疑为g-6-pd缺陷者,有条件时可进行变异型鉴定,以确定g-6-pd性质是否正常。
2.丙酮酸激酶(pk)缺陷诊断标准:具有下述临床表现第①、②项中任何1项,加实验室检查中第①、③两项阳性,或加上第②项阳性即可确诊。
(1)临床表现: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②慢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③完全代偿而无贫血
(2)实验室检查:①pk筛选试验 (荧光斑点试验)阳性。②pk定量测定活性降低。③2,3-dpg测定增高。④红细胞自溶试验属Ⅱ型(此项诊断价值不大,目前国外已很少应用)。
(三)血红蛋白异常
1.hbh病诊断标准:血红蛋白电泳上泳出hbh带是诊断本病唯一而充足的根据。   2.重型β地中海贫血诊断标准:在有临床表现的基础上,hbf明显增高(30%以上)可以诊断。
(小儿溶血性贫血诊疗常规·中华儿科杂志1989;27(3):160)
体征:
1.急性溶血表现:常见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腰背及四肢疼痛。黄疸较重,尿色深红,贫血加重迅速,重者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
2.慢性溶血表现:长期苍黄,黄疸肝脾肿大,身体衰弱。病程中可有急性溶血发作和突然发生骨髓功能衰竭。
鉴别诊断: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本病以贫血为主要表现,注意与地中海贫血和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相鉴别。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形态除有低血素小细胞表现外无其他明显异常改变,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及骨髓细胞内外铁降低。
2.黄疸型肝炎:本病以黄疸为主要表现,且多有肝脾肿大,易与一些溶血性贫血混淆。但本病一般无明显贫血,检血清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增高,肝功能异常。
3.溶血尿毒综合征:本病在临床有黄疸贫血等溶血表现,有时易误诊为溶血性贫血。但本病同时具备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可资鉴别。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有致病因素可寻者,及时去除病因。如g-6-pd缺陷应避免使用氧化药物及食用蚕豆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预防和控制感染。
2.适当休息,加强营养,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预防感染性疾病发生
二、对症治疗
1.液体疗法:对急性溶血者应酌情补液。轻症可多饮糖盐水,重症应静脉补充含盐液。有休克者给予等渗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亦可用血浆代用品,以恢复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纠正酸中毒,酌情输入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
2.输血疗法:输血为急性溶血性贫血及慢性溶血性贫血发生再障危象或溶血危象时的重要急救措施。输血量以每次5~10ml/kg为宜。对自身兔疫性溶血性贫血应尽量避免输血,必须输血时,应输用生理盐水洗脱3次的红细胞悬液。对g-6-pd缺陷者输血时,必须严格选择供血者,查明确无g-6-pd缺陷才可供血,否则会加重溶血。
三、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般多以泼尼松口服,剂量为每日2mg/kg,分3次服。服至血红蛋白稳定在正常水平1个月,然后逐渐减量。若连续服用4周无效,应改用其他方法治疗。急性溶血期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剂量为每日5~10mg/kg,连用3~5天。
2.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激素治疗无效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用硫唑嘌呤口服,每日2~2.5mg/kg,分2~3次服。亦可用环磷酰胺口服,每日2~3mg/kg,分2~3次服,连服4周。
四、脾切除
主要用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切脾适应证者。手术年龄一般应大于4岁。
中西医结合:
1、对急性溶血性贫血,应尽快采用紧急措施控制溶血,以避免溶血危象及休克等到严重并发症。首先应输血,并酌情补液,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待病情稳定后,应根据临床表现,辨证施治急性溶血多属湿热蕴结为患,治疗应侧重清热利湿之法,同时配合活血化瘀药,对控制急性溶血有一定的疗效。对贫血严重者,应在补益气血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药。
2、对慢性溶血性贫血,西药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对控制溶血和缓解贫血有一定效果。中医治疗的重点是扶正,调整脏腑阴阳的平衡。对反复黄疸者,配合清热利湿之品。对肝脾肿大者,配合活血化瘀之品。
3、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西医主要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此类药物毒副作用大,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配合中药同用,这样不仅可减轻毒副作用不着,且可协同发挥治疗效应。具体用法是,在大剂量激素治疗阶级,中药应侧重滋阴养血。在激素撤减过程中,中药应侧重温阳益气。若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可应用免疫抑制剂加扶正类中药。
4、对脾切除的患儿,术后应较长时间应用中药,以扶正补虚,避免因脾切除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发生的各种感受染。

西医

简介:
溶血性贫血是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所发生贫血。如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过多,而骨髓造血功能仍足以代偿时,可以不发生贫血,称为代偿性溶血病或溶血性疾患。溶血性疾患有黄疸者,称溶血性黄疸黄疸的有无除决定于溶血程度外,还和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有关,因此溶血性贫血并不一定都有黄疸。婴儿期的骨髓腔内均为红髓,溶血时借助骨髓外(肝和脾)造血,代偿能力较低,故易出现失代偿性贫血。
发病机理:
1.按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内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红细胞本身存在缺陷以致寿命缩短导致溶血。这种缺陷主要与红细胞膜的结构或功能、与能量代谢或还原机制有关的酶和血红蛋白分子结构有关,大多是遗传性的。①膜结构与功能缺陷: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棘形细胞增多症。②酶缺陷:糖无氧酵解途径中酶,如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缺陷等;磷酸戊糖旁路中酶,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等;与谷胱甘肽代谢有关酶缺陷,核苷酸代谢紊乱如嘧啶-5’-核苷酸酶缺陷。③血红蛋白分子病、珠蛋白异常:珠蛋白肽链量异常,如纯合子β海洋性贫血、血红蛋白h病等;珠蛋白肽链质异常,如镰状细胞贫血(hbs病)、其他纯合子异常血红蛋白病(如hbc、hbw、hbd等)、不稳定血红蛋白病。④卟啉代谢异常: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红细胞外因素所致溶血性贫血:常是后天获得的,可以是异常的免疫作用,或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红细胞本身是正常的,但可因异常溶血机制的作用使红细胞发生改变而彼坏。①代谢因素,如无β脂蛋白血症。②免疫因素(存在有破坏红细胞的抗体),如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或冷抗体)、药物诱发的免疫溶血性贫血。③感染因素,如疟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原体肺炎、产气荚膜杆菌等感染。④化学因素,如苯肼、砷化氢、蛇毒等。⑤机械因素,如创伤性、心源性、微血管病性、大面积烧伤及行军性血红蛋白尿。⑥脾功能亢进。
在少数情况下红细胞内在或外源性因素的溶血因素可在同一病人同时存在,例如伯氨喹引起葡萄-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的溶血性贫血
2.按溶血发生的主要部位分类:分为血管外溶血和血管内溶血。
(1)血管外溶血:指红细胞破坏的部位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轻微异常的红细胞可被脾脏阻留而清除;而显著异常的红细胞则可在其他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如肝巨噬细胞等吞噬。血管外溶血见于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等。骨髓内原位溶血,也称为无效性红细胞生成,实际上也是一种血管外溶血。
(2)血管内溶血:当红细胞结构损害严重时可在循环中被破坏,称为血管内溶血。此类溶血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体征:
取决于溶血过程的缓急,急性溶血常起病急骤如见于异型输血。短期内大量的溶血可有显著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随后高热、面色苍白和黄疸。更严重者有周围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慢性溶血起病缓慢,主要有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等三大特征。长期的高胆红素血症可并发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
急性溶血过程中尚可突然发生急性造血功能衰竭,表现为网织红细胞减少、贫血加剧和全血细胞减少,称再生障碍性危象。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检查溶血的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
用核素法测得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是溶血最直接的证据。目前常用为标志的有放射性铬(51cr)或放射性二异丙基氟磷酸(df32p或3h-dfp),通常都采用51cr法,以铬酸盐注射入静脉后,与血红蛋白a的β链相结合。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寿命缩短,51cr的半衰期短于正常(25—35d),表示溶血。df32p或3h-dfp的测定较51cr为敏感。
血红蛋白破坏增多
(1)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是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多,一分钟胆红素常少于总胆红素的15%。由于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较强,即使有急性的大量溶血,总胆红素一般不超过85.5μmol/l(5mg/dl)。
(2)尿胆原排泄增多:胆红素主要的代谢产物是尿胆原,所以溶血时粪和尿中尿胆原排泄均增多。正常人每日粪中尿胆原排出量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测定方法并不简单,实用意义不大。正常人24h尿内尿胆原排泄量为0—5.91μmol(0—3.5mg)。急性大量溶血时,尿胆原排泄量明显增加;慢性溶血时尿胆原量并不增多,仅在肝功能减退,无法利用从肠道重吸收的尿胆原时,尿中才会增多。
(3)引血红蛋白血症:正常血浆仅有微量游离的血红蛋白(约0.001—0.001g/l)。当急性血管内溶血,或有严重溶血时,大量游离血红蛋白进入血浆,可高达1g/l以上。血浆中结合珠蛋白是一种αβ糖蛋白,正常量为0.5—1.5g/l。每一结合珠蛋白分子能与血红蛋白分解后的2个αβ二聚体结合,所以血管内溶血或血管外大量溶血后血浆中结合珠蛋白量迅即减少或消失。如超过与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时,游离血红蛋白即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又分解为高铁血红素,与血浆中β血液结合素(hemopexin,β糖蛋白,正常值0.6—1g/l,新生儿为0.18g/l),连结成复合物。如血管内有严重溶血时血浆内血结素浓度也可降低但不甚敏感。血浆白蛋白与溶血后多余的血红素结合成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可在血浆中持续数天,为血管内溶血的另一种征象。
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溶血性贫血时因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刺激,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多。导致幼红细胞增生过多,骨髓涂片中粒:红比例倒置。周围血出现有核的幼红细胞,约1%—2%。网织红细胞增多,大多在5%—20%。溶血性贫血患者如纯合子海洋性贫血或镰状细胞性贫血等,自幼即有骨髓增生,常伴发骨骼改变;x线摄片显示颅骨和其他扁平骨板障增宽和皮质变薄。
红细胞损坏的表现
(1)血片中成熟红细胞呈现各种异形:例如球形、椭圆形、口形、棘状、靶形、镰状、碎裂红细胞等常提示因遗传性红细胞本身缺陷或细胞外溶血因素所致细胞形态学变化。
(2)红细胞渗透性脆性变化:红细胞渗透性脆性表示红细胞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关系。如红细胞面积/体积比例缩小,如球形红细胞则渗透性脆性增加;如比例增大,如海洋性贫血中的靶形红细胞则渗透性脆性减低。
(3)珠蛋白变性小体:珠蛋白变性小体亦称赫恩(heinz)小体,是受损红细胞内一种包涵体,系血红蛋白变性后的沉淀物,发生于红细胞的还原能力不足以消除过多氧化剂如g6pd缺陷、不稳定血红蛋白或苯胺、硝基苯类化台物中毒所致溶血性贫血
尿:
(1)血红蛋白尿:游离血红蛋白和结合珠蛋白形成的复合物,由于分子量较大不能通过肾小球排出。但当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超过了结合珠蛋白和血结素所能结合的量,游离的血红蛋白则可从肾小球滤出,但在近端肾小管中仍可被重吸收,因此只有当游离血红蛋白浓度高达1.3g/l(血红蛋白肾阈)以上时,临床才出现血红蛋白尿。所以血红蛋白尿是急性血管内严重溶血的征象。
(2)含铁血黄素尿:被肾小管重吸收的游离血红蛋白,在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内被分解,释放的铁以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细胞内,随上皮细胞脱落而从尿中排出,含铁血黄素尿一般仅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
治疗:
多数溶血性贫血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如有原发病基础应积极治疗之。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效,也可用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作用机制说法不一。脾切除术适用于异常红细胞主要在脾脏破坏者,例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需较大剂量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维持的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以及某些类型的海洋性贫血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仅对少数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效。输血虽可暂时改善一般情况,但对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可带来严重不良反应,应谨慎为之,从严掌握适应证。

“溶血性贫血” 相关论述

由于胎儿的遗传物质一半与其母相同,另一半则与父相同。胎儿的血型与母亲不一致的情况较为普遍。当胎儿尚在母腹中时,由于母、胎之间的血流是不相通的,所以不会引起反应。只有在分娩流产时,产道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胎儿血液可进入母体,就可能引起免疫反应,殃及以后的胎儿及新生儿。
引起新生儿不良反应的血型不合有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前者发生率低,但反应严重,后者虽发生率较高,但反应轻微。
rh血型系统分为rh[sb]+[/sb]和rh[sb]-[/sb]两型。rh[sb]+[/sb]者表示红细胞表面有d抗原,rh[sb]-[/sb]者其红细胞无d抗原。中国人绝大多数为rh[sb]+[/sb]者。如果母亲为rh[sb]-[/sb],而所怀胎儿为rh[sb]+[/sb]时,分娩流产,均可使胎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免疫反应,产生针对d抗原的抗体(称抗d抗体或抗rh抗体)。当该母亲怀孕第二胎又是rh[sb]+[/sb]时,母体的抗体因属igg,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上d抗原结合,在血浆补体蛋白作用下,引起红细胞溶解破坏,故胎儿出生后发生新生儿溶血症,溶血现象严重,甚至死亡。
母亲与胎儿abo血型不符的情况很普遍,但所致新生儿溶血症并不常见,即使发生亦较轻,其原因为:①母亲体内天然存在的血型抗体为igm,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②abo血型抗原除存在于红细胞外,其它组织的细胞表面及体液中亦有,所以进入胎儿体内的血型抗体首先与体液中的血型抗原结合,从而减少了对红细胞的影响。所以反应轻微,症状不明显。
新生儿溶血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因rh血型不符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症,可于产后72小时内给母亲注射抗d抗体,以免rh[sb]+[/sb]红细胞使母体致敏,对再次妊娠胎儿免于发生新生溶血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compensated hemolytic disease)。
【分类】
根据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可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和外来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除少数外,内在缺陷是遗传性的。用asby/技术,正常的红细胞输给病人,红细胞生存期正常,而病人的红细胞输给正常人,其红细胞生存期缩短。内在缺陷,溶血部位常在血管外。
(一)红细胞膜的缺陷 红细胞膜结构的缺陷可造成膜的可渗透性、硬度异常,或不稳定和容易破碎。在大多数病例中,缺陷在于一种或一种以上骨架蛋白,红细胞形态也异常。这些遗传性膜的疾病,包括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其红细胞膜对补体异常敏感,但其膜的缺陷是一种获得性的异常。
(二)血红蛋白结构或生成缺陷 血红蛋白结构异常,使血红蛋白成为不溶性或不稳定,导致红细胞僵硬,最后溶血。如镰形细胞性贫血或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时,过多的珠蛋白链沉淀,使红细胞变硬,破坏而发生溶血性贫血
(三)红细胞酶的缺陷 为维持血红蛋白和膜的巯基(硫氢基)处于还原状态或维持足够水平的atp以进行阳离子交换的红细胞酶的缺乏,可导致溶血性贫血,酶的疾病可分为2类:①红细胞无氧糖酵解中酶的缺乏(如丙酮酸激酶),②红细胞磷酸已糖旁路中酶的缺乏(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二、红细胞外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外部的缺陷,通常是获得性的,红细胞可受到化学的、机械的或物理因素、生物及免疫学因素的损伤而发生溶血。溶血可在血管内,也可在血管外。
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各种主要原因见表5-2-8
表5-2-8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
(一)遗传性
1、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酶异常:
(1)红细胞糖无氧酵解中酶的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等
(2)红细胞磷酸已糖旁路中酶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等
3、血红蛋白中珠蛋白链异常:
(1)肽链结构异常(血红蛋白病):镰形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c、d、e等的纯合子状态、不稳定血红蛋白等
(2)肽链量的异常:海洋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二)获得性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二、红细胞外在因素
(一)免疫性
· 自体免疫
(1)温抗体型;(2)冷抗体型
2.新生儿同种免疫;3、血型不合输血;4、药物性
(二)机械性
1.心脏创伤性;2、微血管病性;3、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三)化学、物理、生物因素
· 化学毒物及药物:苯、苯肼、铅、氢氧化砷、磺胺类等
· 大面积烧伤
· 感染:疟疾、产气荚膜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 生物毒素:溶血性蛇毒、毒蕈中毒等。
(四)脾机能亢进

【发病机理】
红细胞过早地被破坏可以发生在血管外或血管内。血管外溶血(extravascularhemolysis)即红细胞被脾、肝中的巨噬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后破坏。血管内溶血(intravascularhemolysis)是红细胞直接在血循环中破裂,红细胞的内容(血红蛋白)直接被释放入血浆。
一、血管外溶血
红细胞在巨噬细胞中破坏后,血红蛋白被释放出来,就在巨噬细胞内分解成珠蛋白(globin)和血红素(hematin),血红素分解为铁,一氧化碳,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胆绿素(biliverdin),后者最后变成胆红素(bilirubin)被血浆运至肝脏。在肝内,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为直接胆红素。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称间接胆红素。胆红素与葡萄糖结合为直接胆红素。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称间接胆红素。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复合物经胆汁排入小肠,分解为粪尿胆原。粪尿胆原可被吸收入血液而从尿内排出。血管外溶血可发生于脾、肝或骨髓的巨噬细胞。脾脏能最有效地清除有轻微损伤的红细胞,因在脾索中有独特的循环结构。肝脏血流量超过脾脏血流量,它是除去和吞噬广泛损伤红细胞的重要部位。igm和补体二者致敏的红细胞,很容易在肝脏被有c3b受体的肝巨噬细胞除去。反之,igm致敏而没有补体成分附着的红细胞,其生存期正常,因为巨噬细胞没有igg致敏的红细胞,可激活或不激活补体,因红细胞表面igg的许多分子只与一个补体分子结合。而igg致敏的红细胞,即使没有补体也能被巨噬细胞清除。igg致敏的红细胞主要在脾脏被巨噬细胞(有igg-fe受体,还有c3b受体)清除。igg和补体二者同时致敏的红细胞的清除较迅速,因为吞噬作用受二种受体介导。所以血管外溶血的部位和程度决定于抗体的种类和有无补体存在。骨髓巨噬细胞清除有内在异常的成熟的前体细胞,导致无效红细胞生成,如地中海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性红细胞膜、血红蛋白和细胞内酶缺陷等伴发的溶血性贫血,都有一定程度的无效红细胞生成。
二、血管内溶血
发生血管内溶血时,血红蛋白直接被释放入血浆,与血浆中的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一种α2糖蛋白一结合,由于其分子较大,故不被肾脏排泄而被肝细胞摄取,最后变成胆红素。溶血较多时血浆中结合珠蛋白的浓度显著降低或消失,不过血浆中结合珠蛋白浓度的高低也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血浆内结合珠蛋白全部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从游离血红蛋白分解出的血红素能与血结素(hemopexin)-一种β糖蛋白-结合,然后也被肝细胞摄取。大量溶血时血浆血结素的浓度亦降低。
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methemoglobin),再分解为高铁血红素(methematin),然后与血浆中白蛋白结合成高铁血红白蛋白(methemalbumin),最后与血结素结合而被细胞摄取。血浆如有较多游离的血红蛋白,血浆可呈粉红色,但由于高铁血红白蛋白呈棕色,高铁血红蛋白呈褐色,因此其粉红色被掩盖而不易看出。
当血浆中的蛋白质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已达饱和时,未结合的血红蛋白由于分子较小(分子量66000)出现于尿内,使尿色变红。高铁血红蛋白亦可出现于尿内,使尿呈褐色,高铁血红白蛋白由于分子大、不出现于尿内。
尿中血红蛋白被肾小管上皮吸收后分解的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积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随上皮细胞脱落而自尿排出,以尿沉渣作亚铁氰化钾染色,可见到上皮细胞内有蓝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含铁血黄素尿常出现于慢性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机械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发生的一系列代谢改变见图5-2-5。
[imgz]xueyebingxue006.jpg[alt]溶血后血红蛋白代谢的途径[/alt][/img]
图5-2-5 溶血后血红蛋白代谢的途径
【临床表现】
根据红细胞破坏的部位不同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两种类型。血管内溶血一般呈急性溶血,也可表现为慢性溶血过程,多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g-6pd缺乏,冷抗体型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药物、理化、感染等因素所致之溶血性贫血。血管外溶血一般呈慢性溶血过程,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温抗体型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与溶血的缓急、程度和场所有关。
一、急性溶血
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燥、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其分解产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所致。游离血红蛋白在血浆内浓度越过130mg%时,即由尿液排出,出现血红蛋白尿,尿色如浓红茶或酱油样,12小时后可出现黄疸,溶血产物损害肾小管细胞,引起坏死和血红蛋白沉积于肾小管,以及周围循环衰弱等因素,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贫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神志淡漠或昏迷休克心功能不全
二、慢性溶血
起病较缓慢。除乏力、苍白、气促头晕等一般性贫血常见的症状、体征外,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脾、肝肿大多见,胆结石为较多见的并发症,可发生阻塞性黄疸。下肢踝部皮肤产生溃疡,不易愈合,常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患者。
【诊断】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可分成两步:①首先明确有无溶血,应寻找红细胞破坏增加的证据;②查明溶血的原因,则经过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来作判断。
一、病史
除询问发病缓急,主要症状以及病情进程外还应着重询问以下各项:
(一)地区性 强调家庭籍贯,如地中海贫血多见于广东、广西及浙江等沿海地区。
(二)家族史 近亲中如有贫血黄疸、脾肿大者,则有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可能。
(三)药物接触史 药物可诱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氧化性药物可使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及g6pd缺乏症发生溶血。
(四)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发病史 如淋巴瘤可伴有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五)诱发因素 如过劳、寒冷刺激及服蚕豆等。
二、体征
应注意贫血、黄疽、肝脾肿大等。
三、实验室检查
检查目的和步骤有:
(一)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 可根据红细胞破坏增加和骨髓代偿功能增强而确定。
1.红细胞破坏增加的证据
(1)红细胞计数下降,一般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多。血清胆红素浓度不仅决定于溶血的程度,还决定于肝脏清除间接胆红素的能力,故黄疸为轻度或中度,血清胆红素一般在17.1-51.3ukmol/l(1-3mg/dl)左右,很少超过136.8umol/l(8mg/dl),当黄疸不显时,并不能排除溶血性贫血
(3)尿内尿胆原的排泄量增多。尿内尿胆原和尿胆素常增加。在肝功能减退时,肝脏无能重复处理从肠内吸收来的尿胆原,尿中尿胆原也会增加,故对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价值不是很大。粪内尿胆原是增加的,但粪内尿胆原的定量测定现在已不在用作诊断方法之一。尿内胆红素阴性,除非同时有阻塞性黄疸
(4)血浆结合珠蛋白明显减少或消失。结合珠蛋白是在肝脏产生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清糖蛋白,正常值为0.7-1.5g/l(70-150mg/dl)。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结合珠蛋白含量均降低。在感染、炎症、恶性肿瘤或皮质类固醇治疗时可以增多。因此,在解释结果时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5)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增高。正常血浆内有少量游离血红蛋白,一般正常不超过50mg/l(5mg/dl),当大量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可达2.0g/l(200mg/dl)。血浆中有高铁血红白蛋白存在时,血浆变成金黄色或棕色,可用分光光度计或血清电泳证明其存在。在血管内溶血后,它在血液中存在的时间为几小时至几天。
(6)尿内出现血红蛋白(急性溶血)或含铁血黄素(慢性溶血)。
(7)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因溶血的轻重不同可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可用放射性铬(51cr)加以测定,正常红细胞的t1/2(51cr)为25-32天,此值低于正常表示红细胞的生存时间缩短,也表示溶血增多。由于放射性核素检验的技术操作不够简单方便,观察时间又长,故临床工作中应用较少,大多用于科研工作。
2.骨髓代偿性增生的证据。
(1)网织红细胞增多。这是溶血性贫血重要证据之一。网织红细胞增多至5-20%,急性溶血者可高达50-70%以上,但在发生再障危象时,网织红细胞数可减低或消失。
(2)末梢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其数量一般不多。并可见到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匀和异形较明显。可见到球形、靶形、镰形、盔形或破碎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增多,但在某些溶血性贫血时也可以减少。急性大量溶血可引起类白血病反应
(3)骨髓内幼红细胞增生明显增多,粒红比例下降或倒置。少数病例如有叶酸缺乏,可出现类巨幼细胞,经用叶酸治疗后即消失,个别病例如正值“再生障碍危象时”,红系细胞显著减少。
(二)确定属于哪一种溶血性贫血,可根据需要选作下列特殊试验。
1、红细胞形态观察 成熟红细胞形态改变可为溶血性贫血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如球形红细胞增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及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靶形细胞提示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e病、血红蛋白c病等;盔形细胞、破碎细胞,表示机械性溶血性贫血;镰形细胞,表示镰形细胞性贫血,数量往往不多。
2、红细胞脆性试验 是反映红细胞表面面积与容积比例关系的一种检验方法。如红细胞表面面积/容积比例缩小。则脆性增加,比例增大则脆性减低,脆性增高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脆性减低见于靶形红细胞症。
3、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测定体内有无不完全的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测定患者红细胞上有无附着不完全抗体,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测定患者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表示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可进一步作①血清学检查以明确抗体的性质;②查明原发病的性质,例如全身性红斑狼疮、淋巴肉瘤等。
4、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 即将患者红细胞与加有1/6n盐酸的同型正常血清混合。37℃温箱中孵育1-2小时后,可见溶血现象,即为阳性,阳性结果表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糖水溶血试验也作为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之过筛试验。
5、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正常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75%,g-6pd缺乏时还原率降低。此外,荧光点试验、抗坏血酸-氰化物试验及(或)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阳性结果也表示g6pd缺乏。g6pd缺乏决定性的试验需要酶定量,红细胞溶血产物与g6pd和nadp孵育,以分光光度计340nm测定nadp生成nadph的还原率。
6、自溶血试验 溶血能被atp纠正而不被葡萄糖纠正提示丙酮酸激酶缺乏。
7、异丙醇试验及(或)热变性试验 阳性结果表示不稳定血红蛋白。
8、血红蛋白电泳和抗硷血红蛋白试验 用于诊断地中海和其他血红蛋白病。通过血红蛋白电泳分辩某些血红蛋白及其含量,hba是正常人hb主要成分,占95%。hba2含量不超过3%,而抗硷试验则是利用hbf对硷性溶液的抵抗力比其他各种血红蛋白高,在硷性溶液中作用一定时间后,其他各种血红蛋白可变性或沉淀,而hbf则不受影响,以此可检查hbf含量小于2%。
【治疗】
溶血性贫血是一大类性质不同的疾病,其治疗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总的治疗原则如下:
一、病因治疗
去除病因和诱因极为重要。如冷型抗体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注意防寒保暖;蚕豆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蚕豆和具氧化性质的药物药物引起的溶血,应立即停药;感染引起的溶血,应予积极抗感染治疗;继发于其他疾病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二、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
如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每日强的松40-60mg,分次口服,或氢化考的松每日200-300mg,静滴,如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可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或达那唑(danazol)等。
三、脾切除术
脾切除适应证:①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有良好疗效;②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脾切除术;③地中海贫血伴脾功能亢进者可作脾切除术;④其他溶血性贫血,如丙酮酸激酶缺乏,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等,亦可考虑作脾切除术,但效果不肯定。
四、输血
贫血明显时,输血是主要疗法之一。但在某些溶血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给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可发生溶血反应,给pnh病人输血也可诱发溶血,大量输血还可抑制骨髓自身的造血机能,所以应尽量少输血。有输血必要者,最好只输红细胞或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后的红细胞。一般情况下,若能控制溶血,可借自身造血机能纠正贫血
五、其它
并发叶酸缺乏者,口服叶酸制剂,若长期血红蛋白尿而缺铁表现者应补铁。但对pnh病人补充铁剂时应谨慎,因铁剂可诱使pnh病人发生急性溶血。

急性溶血性贫血是指在短时期内红细胞大量破坏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贫血贫血的程度有时很严重。除贫血造成的组织器官缺氧外,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的碎片可导致心、肺及肾筀等脏器的损害,凝血机制障碍和抗体抗原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一)血型不合输血后引起的急性溶血 此类急性溶血多系abo血型不合引起,少数为rh血型不合引起。输血后发生溶血的时间长短不一,取决于抗体的效价和输入的血量。部分病人物别是rh血型不合者,可于输血后数天或数周后出现迟发性溶血反应。表现症状为腰背疼、头胀、心前区压迫感、寒战发热恶心呕吐气促,也可以有苍白、大汗、不安、皮肤潮湿、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和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当大量血管内溶血时,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超过了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所能结合的量时,或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后,超过了血红素结合蛋白(hemopexin)所能结合的高铁血红素时,游离血红蛋白便通过肾小球从尿中排出,成为血红蛋白尿,尿色呈暗红色或酱油样。
治疗原则是停止输入不合血型的血,静脉输液及利尿。为减轻溶血,可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
(二)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多种化学药物可以引起溶血性贫血,可有不同的发病机理。
1.对红细胞直接的毒性作用 如砷化氢是一种气体,在金属冶炼时,由酸与含有砷的金属或矿物接触后产生。吸入后可以发生急性溶血。其他如氯化钠(或钾)、铅、铜、苯等也可对红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
2.通过免疫机制作用
(1)半抗原型(青霉素型):用大剂量青霉素(每天用量超过1000万~2000万u)一定时间(1周以上)后,青霉素能作为半抗原与正常红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牢固地结合,产生igg温抗体,这种抗体只破坏有青霉素结合的红细胞,发生溶血性贫血多为轻度或中度贫血。少数病人用药时间过长,亦可有严重贫血。病人在发作时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呈阳性。治疗原则是停用青霉素。多数病人不一定需要输血,血象可逐渐恢复。
头孢菌素偶尔亦可起类似的半抗原作用,但大多数只是表现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不一定有溶血或贫血
(2)免疫复合物型(奎尼丁型):奎尼丁、奎宁、非那西汀、利尿酸、对氨水杨酸、磺胺类及口服降脂药等能刺激igm抗体的产生,并与之牢固地结合成复合物。这种复合物被吸附于红细胞膜上,可以激活补体发生溶血。复合物与红细胞的结合不牢固,离解后还可与其他红细胞结合并激活补体。因此,少量的抗体就能引起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发生血管内溶血和血红蛋白尿。贫血发生很快,可以出现严重贫血,或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治疗原则是首先停用有关药物贫血严重者可给输血,但需注意输血可能提供补体而加重溶血。有血红蛋白尿者补充液体及碱性药物。如有急性肾功能衰竭dic,均应注意给予相应的处理。
(3)自体免疫型(甲基多巴型):α-甲基多巴、多巴、甲灭酸及利眠宁可作用于抗体形成机构,使免疫细胞发生获得性的改变,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在病人的红细胞膜上及血清中存在igg抗体,故抗人球蛋白直接试验与间接试验均可为阳性。这类溶血性贫血起病缓慢,一般症状较轻,不大会在急诊室遇见。
表39-1 诱发性溶血的药物

分类药物
抗疟药喹啉、阿的平、奎宁
砜类氨苯砜、索尔福克宋
磺胺类磺乙酰胺、磺胺二甲氧达嗪、磺胺二甲基异噁唑、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
镇痛药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乙酰苯胺
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其他维生素k、丙磺舒、对氨水杨酸、奎尼丁、氯霉素、[imgz]jizhenyixue090.jpg[alt][/alt][/img] 啶酸、普鲁卡因酰胺、萘、美蓝

3.诱发g6pd缺乏症病人溶血 一些药物(表39-1)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病人可诱发急性溶血。这些药物能通过影响红细胞的代谢,导致红细胞膜的氧化性损伤及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进而凝聚、变性及沉淀,使红细胞的可变形性降低,易于碎裂。病人常于服药后数小时至1~2天后发病,以血管内溶血为主。大量的溶血除有血红蛋白尿、黄疸及严重贫血外,病人可发生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发作期间病人红细胞内能观察到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 body)。由病史及g6pd过筛试验或g6pd活性测定可以诊断。
治疗原则是停用诱发溶血的药物贫血严重者可以输血,有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者给对症处理。
(三)感染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 某些感染,如产气荚膜杆菌败血症时,红细胞迅速被破坏,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贫血严重,还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伤寒病毒性肝炎亦可并发急性血管内溶血。少数恶性疟疾也可以发生严重的溶血。
一些慢性溶血性贫血病人,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g6pd缺乏症、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缺乏症、不稳定hb病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生感染时,贫血会加重,可以出现严重贫血
感染引起溶血或贫血加重的原因是综合性的。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或利用减低以及铁的利用减少等。
治疗原则是以治疗感染为主,贫血严重的可以输血。
(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
pnh是一种慢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常会急性发作血红蛋白尿而加重贫血。pnh的病因尚不清楚。用扫描电镜观察病人的红细胞,发现有损伤性改变。病人的红细胞内乙酰胆碱脂酶活力降低,脂质减少,三磷酸酰苷酶活力增加。除红细胞外,病人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对活化补体的敏感性亦增加。粒细胞的功能有改变,如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化学趋向性异常等。少数pnh病人在病程中可转变为不同类型的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故有人将pnh列为骨髓增生性疾患的一个类型,认为它是造血干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pnh病人发作血红蛋白尿前常有一定的诱因,如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输血反应、某些药物或食物、剧烈运动、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手术及妇女月经期等。发作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有不同。除贫血症状加重外,病人常伴有排尿困难、尿道刺痛、腰痠、四肢关节痠痛及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确定诊断靠酸溶血试验(ham test)、蛇毒因子溶血试验及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 test)。
治疗原则是去除诱因;贫血严重者应输入用生理盐水洗涤过的红细胞;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对部分病人可以控制血红蛋白尿的发作。
(五)镰状细胞贫血 镰状细胞贫血主要分布在热带非洲和美洲的黑人中,是hbs的纯合子疾病。hbs是β珠蛋白链第6位上正常的谷氨酸被缬氨酸代替的异常血红蛋白。在缺氧时,hbs的各分子聚合起来,形成螺旋形的细丝,使红细胞扭曲成镰形。这种镰变的红细胞的可变性降低,在通过脾窦时易于破坏,造成溶血性贫血。体内各组织中的局部缺氧时,在微血管中也会发生红细胞的镰变。镰变的红细胞可增加血液的粘滞性,使血流变慢,引起微血管的堵塞,加重了缺氧状态,使更多的红细胞发生镰变,逐渐引起的血管内血栓形成、组织梗死和出血。
在临床上,镰状细胞贫血的病人常于感染、麻醉、飞机减压、脱水酸中毒时诱发红细胞镰变。病人除有贫血黄疸和脾大外,常伴随有器官损伤(表39-2),容易误诊,如关节疼痛常被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剧烈腹痛易误为急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穿孔或其他急腹症。鉴别靠血片中可找到镰状红细胞,确诊需做血红蛋白电泳,hbs占80%以上。
表39-2 镰状细胞贫血伴随的器官损害
器官损害
皮肤持续溃疡
视网膜出血
充血性心力衰竭
感染、梗死、栓塞
肝 脾 肾梗死
胆囊胆结石
尿道出血
生殖系不孕阳萎、异常勃起
骨骼骨折、骨髓炎、髋关节无菌性坏死
中枢神经脑血管意外
血管闭塞

治疗原则是去除或治疗诱发镰变的原因对症治疗。给氧、止痛及纠正脱水现象。贫血严重时可输血,条件许可时可用部分换血输血。
(六)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属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病人主要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和肾功能衰竭,多发生于婴幼儿。本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可能是病毒感染触发肾脏内微血管的局灶性血管内凝血引起。
病人通常发病较急,有发热、胃肠道症状,伴贫血黄疸、尿少。皮肤粘膜可出血,部分病人会有高血压。病人很快发生尿毒症或心力衰竭,可以出现神志模糊、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有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血片中有破碎的红细胞和球形红细胞。尿中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血红蛋白。进一步检查则见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和胆红质增高,尿素氮和肌酐明显增高,可以有dic的实验室发现。
本病预后不良,多数病人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原则是积极治疗肾功能衰竭。输红细胞、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肝素及抗血小板聚集剂的应用等。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在体内破坏过多过快,使骨髓制造红细胞来不及补充而引起的一组贫血。根据溶血性贫血起病的缓急和病情的轻重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溶血起病急,病情重,病人表现为腹痛、腰背酸痛,并常有发热、寒颤、头痛呕吐和酱油色尿;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休克或少尿、肾功能衰竭。慢性溶血,起病慢,病情轻、病人表现为贫血、眼白发黄黄疸)、肝脾肿大和尿色加深等。
由于溶血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引起溶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临床上怀疑有溶血的病人,必须到医院配合医生做多方面的检查,确定是否有溶血,并确定属于何种溶血,只有针对溶血的原因作出治疗,才会达到改善溶血或治愈溶血的目的。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1)红细胞本身有缺陷,如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或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血红蛋白异常(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等),红细胞酶异常(蚕豆病、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等);
(2)红细胞外因素,如红细胞被抗体破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输血反应等),感染所致溶血(疟疾、细菌感染等),物理和化学因素所致溶血(药物烧伤、心瓣膜手术、铅中毒等)。
急性溶血,由于起病急,病情重,病人必须卧床休息,并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易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对出现高热者,多施行物理降温措施(用冰袋、酒精擦浴等),或肌肉注射中药降温剂(柴胡注射液),不用化学药物降温(安乃近、扑热息通等),因后种药物可能会加重溶血。
发生腹痛者,要注意腹痛的性质、部位和发展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可应用阿托品一类的止痛药发生少尿或肾功能衰竭者,除要注意摄入和排出的水量外,尚需按肾功能衰竭作好自我保健。有些溶血性贫血常有促使溶血发作的诱发因素,例如,蚕豆病常在进食蚕豆后发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在感冒或服药后复发;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常由酸性食物或药物诱发等,应予避免和预防,切勿忽视。
慢性溶血,由于起病慢,病程长,病情轻,病人可以作一般的活动和工作,但不要过度操劳,并加强营养。脾脏明显肿大者,要防止脾破裂。遗传性溶血的病人,婚前男、女双方都应作有关检查,做好咨询和优生、优育工作,最好婚后不生育,免得将疾病遗传给后代。对于溶血严重、贫血明显的病人,必须要以输血维持生命者,不要输全血,要输经洗涤后的红细胞悬液,以免加重溶血。对于因父、母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必须由输血机构进行严格检验后方可做换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