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ng )

别名: 有头痈

中医

简介:
与中医的""绝对不同,西医的相当于中医的"有头痈",它是比较急性的化脓性疾病,因为初起有粟米样脓头,所以称为"有头痈",大多数属于阳证。《外科理例·名有三》中说:"者,初生自粒如粟米,便觉痒痛……此始发之北,便觉微赤肿痛,三、四日后,根脚赤晕展开,浑身壮热微渴,上亦热,疽顶白粒如椒者数十,间有大如莲子蜂房者,指捺有脓不流……",这指出了本病的特点,是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红肿胀痛,易向周围扩散,脓头相对增多,溃烂之后,状如莲蓬蜂窝。"指捺有脓不流"说明脓腐一时不易畅流排泄,而向周围蔓延扩展变大,所以范围常超过3~4寸以上,甚至大逾盈心,凡在皮肤较厚的坚韧之处都可发生,但一般都多发于项后、背部,而且以成年人,尤其是中年和老年的患者为多。
诊断:
一般分为实证虚证(指毒盛而兼体虚)两大类,但以实证最为多见。
1.实证初期:在局部硬结的肿块上有粟粒样脓头作痒作痛;继则肿块向周围扩大,头也相继增多,此时色红掀热,疼痛更甚,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苔多白腻或黄腻,脉滑数或洪数。
溃脓期:第二周开始局部化脓,头渐渐腐烂,形如蜂窝,其面积大小不一,到第三周如脓液畅泄,腐肉渐脱,则病情停止发展。当病情进展时,全身症状亦渐加重,壮热口渴,便秘溲赤,苔黄腻,脉弦滑数。
收口期:到第四周即脓腐渐尽,新肉开始生长,以后逐渐收口。
2.虚证阴液不足:局部形平塌,根盘散漫,面紫滞,不易化脓,腐肉难脱,溃出脓水少或带血水,并且疼痛剧烈,壮热,唇燥,口干大便秘结,小溲短赤,饮食少思,舌红苔黄,脉细数。气血不足:局部形平塌散漫,色灰暗不泽,化脓迟缓,腐肉难脱,脓水稀薄,色带灰绿,闷肿胀痛不显,疮口易空壳发热大便溏薄,小便频数,口渴不欲饮,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腻,脉数无力。
治疗:
辨证施治,根据其症状,审其病程,划分阶段,同时结合部位及其热毒轻重,气血的盛衰,年龄的大小等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按其病程可分为初期、溃脓期、收口期三个阶段。
一、辨证选方
1.实证
初期多由于感受湿热风热之毒,蕴积皮肉之内,以致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之证,治宜散风清热利湿,和营托毒为主,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常用药物如:当归赤芍丹参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陈皮象贝母、炙山甲皂角刺、生甘草。溃脓期,宜上方如黄连黄芩、生山药。收口期,上方合八珍汤
2.虚证
阴液不足,火毒炽盛型:滋阴生津,清热托毒,方以竹叶黄芪汤加减。气血双亏,毒滞难化型:扶正托毒,方以托里消毒散加减。常用药物如:党参、生黄芪、焦白术、当归白芍桔梗皂角刺茯苓银花、生甘草等。
二、外治法
1.初期:实证用金黄膏或玉露膏,虚证冲和膏外敷。
2.溃脓期:上方均掺人八二丹九黄丹;如脓水稀薄而带灰绿色者,改掺入七二丹。若腐肉阻塞,脓液蓄积难出,可作十字形切开手术。
3.收口期:用白玉膏生肌散。若疮口有空腔,皮肤与新肉一时不能粘合者,可用垫棉法,加压包扎,如无效时,则应采取手术扩创。
4.若气血两亏,形不起,亦可配合神灯照法或桑紫火烘法。

西医

简介:
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在皮肤韧带的领项部(对口疮)和肩背部(搭背)。感染先沿一个毛囊底及周围组织蔓延,然后再向表面扩展,形成多个脓头,好发于糖尿病病人或年老体弱者。
人群:
好发于糖尿病病人或年老体弱者。
诊断标准:
1.本病可发于不同年龄和任何部位,多发于项、腹、臀、唇等部位。
2.初期红肿剧痛,以后炎灶中心有多个脓栓,组织坏死,塌陷。长期不愈。
体征:
1.初起,呈片状酱红色炎性浸润区,高出体表,质地坚硬,水肿,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2.约经1~2周中央区皮肤出现多个小脓头,破溃后呈蜂窝状,继之中心部塌陷,如"火山口"状,患处剧痛。
3.常伴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白细胞增多等。
4.可发生糖尿病患者,应详细检查,以免漏诊。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红肿消退,全身症状全部消失。白细胞正常,局部留有疤痕。
治疗:
一、全身治疗
1.适当休息,必要时用镇痛剂,如消炎痛50mg/次,3次/日,口服。
2.若有糖尿病,应同时给予胰岛素或控制饮食等治疗。
3.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g,800万μ/次,1次/日,静滴。
二、局部治疗
1.早期局部可用50%硫酸镁或75%酒精湿热敷。
2.发生在面部,应减少说话和咀嚼动作,有条件时可行局部理疗或浅度放射治疗。
3.有脓栓或坏死组织时,尽量予以清除。
三、手术治疗
若病变范围较大,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口一般做"+"字或"++"字形切开,长度不超过皮肤边缘,深度达深筋膜,打通脓腔内的间隔,将皮瓣向四周剥离,清除坏死组织,使脓腔引流通畅。切勿挤压,以免感染扩散。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eusol溶液湿敷,每天创面换药。创面过大或坏死组织过多者,待肉芽组织形成后可考虑植皮

“痈” 相关论述

是气血为毒邪壅塞而不通的意思,有“内痈”与“外痈”之分。内痈生在脏腑外痈生在体表。本节只讲述外痈
是指发生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灵枢·痈疽》云:“者,其上皮薄以泽。此其候也。……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本病的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肿胀范围多在6—9cm,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多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筋伤骨,也不会造成陷证。由于发病部位不同,本病有许多名称,生于颈部的,称颈痈;生于腋下的,称腋痈;生于脐部的,称脐痈;生于胯腹的,称胯腹痈;生于委中穴的,称委中毒。相当于西医的体表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颈痈
颈痈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俗名“痰毒”。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特点是初起局部皮色不变,肿胀,疼痛,灼热,肿块边界不清。
[病因病机]
多因外感风温夹痰热或肝胃火毒夹痰热侵袭少阳阳明之络,蕴结于颈侧而发;亦有因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疖肿等感染毒邪而诱发者。
[诊断]
多见于儿童。常生于颈部两侧,但颌下、耳后、颏下等处也可发生
初起患部结块,形如鸡卵,白肿,灼热,疼痛,活动度不大。约经7一10天,如不消散,即欲成脓,此时结块处皮色发红,肿势高突,疼痛加剧如鸡啄米样,按之中软而有波动感。溃后流脓黄白稠厚,肿消痛减,约10天左右愈合。
本病多伴有轻重不同的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赤等。
[鉴别诊断]
一、痄腮多发于腮部,常双侧发病;色白漫肿,酸胀少痛;不会化脓,7—10天消退;有传染性
二、娶核本病为慢性颈部淋巴结炎。虽多由头面疮、口腔感染等疾病引起,但结核肿形较小,推之活动;一般不会化脓;无全身症状。
[辨证论治]
内治
(一)风热痰毒颈侧或耳下、缺盆处白肿、热、痛,疼痛牵引肩部及上臂,肿块形如鸡卵,活动度差;伴恶寒发热头痛咳嗽舌质淡红,苔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外感热痰毒之邪,蕴结于颈侧,阻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运行受阻而成肿块;风热犯表而有恶寒发热头痛;风邪犯肺,故有咳嗽舌质淡红、苔黄、脉浮数为风热表证之象。
治法:祛风清热,化痰消肿。
方药:牛蒡解肌汤加减。肿块坚硬,加玄参赤芍花粉清热消肿。
(二)肝胃火毒颈部白肿(或红肿)、热、痛,肿势散漫,连及前颈、后项或耳下,硬结疼痛;伴高热,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分析:肝胃火毒挟痰上攻,循经蕴结于颈部,故肿势散漫,硬结疼痛;内热炽盛,故高热,口渴欲饮;阳明热甚于内,故口渴,高热烦躁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均为痰热火毒炽盛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消肿。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若红肿硬结甚,加生地、赤芍花粉清热消肿;高热抽搐钩藤清肝熄风;脓成则切开排脓,用九一丹八二丹药线引流,外盖金黄膏或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白玉膏
[预防与调摄]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饮食宜清淡,忌食鱼腥、辛辣、炙博之品。
腋痈
腋痈是指生在腋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又名“夹肢”。其特点是腋下肿胀热痛,皮色不变,伴恶寒发热,上肢活动不利。相当于西医的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上肢皮肤破损染毒,或其他部位疮疡毒邪循经流窜所致;或因肝脾血热兼恚怒气郁,致腋窝邪毒蕴结,气血瘀滞而成。
[诊断]
初起腋窝部多暴肿,皮色不变,灼热疼痛,同时上肢活动不利,伴恶寒发热、纳差。若肿痛日增,寒热不退,经重0—14天肿块中央变软,皮色转红,按之波动感明显,溃后脓出稠厚,肿消痛止,容易收敛。如溃后流脓不尽,肿势不退,多因溃口太小,或因溃口位置偏高,引起袋脓,以致引流不畅,影响愈合,甚或导致瘘管形成。
[鉴别诊断]
腋疽初起结块推之可动,疼痛不甚,化脓需3个月;溃破后脓水稀薄夹有败絮样物质,收口缓慢;一般无全身症状。
[辨证论治]
一、内治
郁痰腋窝肿胀、疼痛,上肢活动不利;伴发热心烦头痛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辨证分析:肝郁气滞,郁久化火,气郁痰火之邪阻滞腋窝经络气滞血瘀而成热毒蕴结,经络不利,故上肢活动不利;痰火内蕴,故发热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均为痰火之象。
治法:清肝解郁,解毒消肿。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如呼吸不利,加瓜蒌枳壳宽胸理气
二、外治法
参照“颈痈”。脓成切开时刀法宜循经直开,低位引流。脓尽可掺生肌散,外盖生肌玉红膏,并加盖棉垫,紧压疮口,以加速愈合。
[预防与调摄]
参照“颈痈”。
腹痈
腹痈是指生在胯腹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古代称为“跨马痈”。其特点是结块肿痛,皮色不变,步行困难。相当于西医的腹股沟急性淋巴结炎
[病因病机]
多因下肢、阴部破损,外染毒邪循经而继发;或因湿热内蕴气滞挟痰凝结而成。
[诊断]
发病者多有下肢、阴部破伤史。
初起在胯腹部有一结块,形如鸡卵,肿胀发热,皮色不变,疼痛明显,患侧步行困难,伴恶寒发热等症状。如肿块增大,皮色转红,持续跳痛,伴有恶寒发热大便秘结等症状,此为化脓之象。
[辨证论治]
一、内治
湿热蕴结胯腹部结块肿痛,患肢拘急;伴恶寒发热口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数。
辨证分析:湿热之邪蕴结于胯腹部,经络阻滞,气血不畅,故有结块、肿痛;湿热泛溢,故发热口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数为湿热壅结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方药: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加减。
二、外治法
参照“颈痈”。
委中毒
委中毒发生在胭窝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医宗金鉴·委中毒》云:“木硬肿痛、微红、屈伸艰难。……缓则筋缩而成废疾。”其特点是胭窝部木硬疼痛,皮色不红,小腿届伸不利,愈后可有短期屈曲难伸。相当于西医的胭窝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病因病机]
多因湿热下注,流于脉络所致;或因患肢溃破、足跟皲裂冻疮溃烂、足癣湿疹等感染毒邪.以致湿热蕴阻,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
[诊断]
初起委中穴处木硬疼痛,皮色不变或微红,形成肿块则患肢小腿屈伸困难,行动不便。
恶寒发热、纳差等症状。如肿痛加剧,身热不退,约2—3周后则欲成脓。溃破后2周左右而愈。
脓成后切口过小或位置偏高,或任其自溃,脓出不畅,则影响疮口收敛。
疮口愈合后,患肢仍屈曲难伸者,经功能锻炼后,约2—3个月可恢复正常。
[辨证论治]
一、内治
湿热蕴阻委中穴处木硬肿痛,小腿屈曲难伸;伴发热口干纳差;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数。
辨证分析:湿热之邪下注,蕴阻于胭窝,致经脉阻塞,气血凝滞,故硬肿木痛;邪毒阻滞经络,以致经络不利,故屈伸不利;湿热内蕴,故发热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数均为湿热蕴阻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和营消肿。
方药:活血散瘀汤五神汤加减。湿热重者,加革藓、生苡仁清热利湿;脓成者,加炙山甲皂角刺消毒排脓。
二、外治法参照“颈痈”。脓成宜切开排脓,刀口位置应在胭窝中央折纹偏下方。
[预防与调摄]
参照“颈痈”。
脐痈
脐痈是指生于脐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本病多见于初生婴儿。多因结扎、剪断脐带,或在包扎处理时感染毒邪而发病。也可由于脐部的先天性畸形卵黄管残留症或脐尿管闭合不全而继发感染邪毒引起。其特点是初起脐部微肿,渐大如瓜,脓稠无臭则易愈,脓水臭秽则成漏。
[病因病机]
因先天不足,脐部发育不全,复因心脾湿热,火毒注入小肠,结聚脐中,以致血凝毒滞而成。亦可因脐中出水,复因搔抓染毒而引起。
[诊断]
发病前有脐部湿疮史,或有脐孔排出尿液或粪便史。
初起脐部微痛微肿,渐渐肿大如瓜,皮色或红或白,触之疼痛。成脓时伴发热口干等全身症状。溃后脓出稠厚而无臭味者容易收口。
如溃后脓出臭秽,或夹有粪汁,创口久不收口,脐孔部胬肉高突,脐孔正中下方有条索状硬结,则已形成脐漏
辅助检查:对久不收口的患者,可做瘘管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一、内治
(一)湿热火毒脐中肿胀,皮色红,疼痛;伴发热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湿热毒邪蕴结于脐中,致毒滞血瘀,故肿胀疼痛;湿热蕴久化火,故全身发热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为湿热火毒之象,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方药:黄连解毒汤四苓散加减。
(二)气虚挟湿创口经久不敛,脐孔部胬肉高突,中心有漏管,脓出臭秽;伴面色萎黄,肢软乏力,纳差,大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分析:由于病久致脾气虚弱,气血亏虚,故疮口久不愈合;气虚则运化无力,水湿内停,湿滞成毒,蕴结而生胬肉、漏管;面色萎黄、肢软乏力、纳差、便溏均为脾胃虚弱之征。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四君子汤加黄连鱼腥草解毒利湿
二、外治法
初起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溃后用红油膏青黛膏九一丹外敷;脓尽改用白玉膏生肌散
形成脐漏者,可插入七三丹药线白降丹药捻,化管提脓。必要时可行瘘管切除术及修补术。
[预防与调摄]
1.积极治疗脐部先天性疾病
2.经常用75%酒精擦洗脐孔,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结语]
相当于西医的体表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其临床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
红肿疼痛,肿胀范围6—9en,发病迅速,易肿,易敛,多伴有全身症状,预后较佳。根据
病位的不同,有颈痈腋痈脐痈,胯腹痛委中毒等。颈痈热痰毒证,治宜祛风清热、
化痰消肿,方用牛蒡解肌汤加减;肝胃火毒证,治宜清热解毒化痰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
加减。腋痈肝郁痰火证,治宜清肝解郁、解毒消肿,方用柴胡清肝汤加减。胯腹痈湿热壅结
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方用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加减。委中毒湿热蕴阻证,治宜清
利湿、和营消肿,方用活血散瘀汤合五神汤加减。脐痈湿热火毒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
消肿,方用黄连解毒汤四苓散加减;气虚挟湿证,治宜健脾益气,方用四君子汤加味。外
治依一般阳证疮疡分期施治。

是以急性发病,结喉两侧结块,肿胀,色红灼热,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炎症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甲状腺炎
[病因病机]
由于风温、风火客于肺胃,或内有肝郁胃热积热上壅,灼津为痰,蕴阻经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痰热凝滞于肺胃之外系,结于喉部而成。
[诊断]
多见于中年女性。发病前1—2周多有咽痛鼻塞头痛、全身酸痛等上呼吸道感染史。
突然发病,寒战高热,甲状腺肿大,色红灼热,触痛,疼痛掣引耳后枕部,活动或吞咽时加重,严重者可有声嘶、气促、吞咽困难等。若化脓则胀痛跳痛,成脓后可出现波动感。
辅助检查:急性期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甲状腺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一、颈痈多发于颈的侧部,且靠近颏部,具有红肿热痛的特征,部位局限,常见于儿童。
二、锁喉痈多见于儿童。初起结喉处即红肿绕喉,根脚散漫,坚硬灼热疼痛,来势猛烈,全身症状较危重。
[辨证论治]
一、内治
(一)风热痰凝颈部结块疼痛,色红灼热;伴寒战高热,头痛咽干;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辨证分析:风热客于肺胃,灼津为痰,积热挟痰上壅,蕴结于结喉,故颈部结块;风热痰凝,蕴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结块疼痛;毒热炽盛,故见寒战高热、咽干、脉滑数等热象;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上壅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
方药:牛蒡解肌汤加减。
(二)气滞痰凝颈前肿块坚实,轻度胀痛,按压肿块疼痛反射至后枕部;有时伴见喉间梗塞感;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分析:内有肝郁胃热,灼津为痰,气滞痰凝,蕴结结喉部,故颈前肿块坚实、胀痛;肿甚夹喉,故有喉间梗塞感;苔黄腻、脉弦滑为痰热蕴阻之象。
治法:疏肝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
二、外治法
(一)初期宜用箍围药,如金黄散四黄散、双柏散、玉露散,冷开水或蜂蜜调成糊状外敷,每日1—2次。
(二)脓肿期肿块处有明显波动感者,可切开引流或穿刺抽脓。
(三)愈合期脓净后可用生肌散外敷,促进伤口愈合。
[预防与调摄]
1.保持心情舒畅。
2.乎素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3.病发时忌食辛辣炙博食物。
4.病重者需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切开引流者注意预防气管痉挛的发生
[结语]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甲状腺炎。其特点是:急性发病,结喉两侧结块,肿胀,色红灼热,疼痛,伴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应与颈痈、锁喉痈相鉴别。风热痰凝证,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方用牛蒡解肌汤加减;气滞痰凝证,治宜疏肝清热、化痰散结,方用柴胡清肝汤加减。颈部忡块初起时用箍围药外敷。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言我满,此为有瘀血
病人如有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宜下瘀血汤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九第六十《玉版篇》。自“黄帝曰:病生之时”至末,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

黄帝曰:余以少针为细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余以为过针之意矣,愿闻其说。
九针微细之道,以合三才之大,余恐太过也。物,道也。
平按:“少针”《灵枢》作“小针”;“乃”下有“言”字。

岐伯曰:何物大于针者乎?夫大于针者,唯五兵者焉。五兵者,死备也,非生之备也。且夫人者,天地之镇塞也,其不可不参乎!夫治人者,亦唯针焉。夫针与五兵,其孰小乎?
夫人之为天地镇塞,贵莫大焉。兵有五者,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死之之具也。九针虽小,生人之器也,圣人用之,理于百姓,孰为小道?故大之无外,小之无内,细入无间,令人久寿者,其惟九针乎。
平按:“非生之备也”《灵枢》作“非生之具”。“天地之镇塞也”,《灵枢》无“塞”字。注“五兵”,《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又,步卒之五兵,无夷矛而有弓矢。与此略异。

黄帝曰:病生之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
生所由,凡有四种。测,度也。喜怒无度,争①气聚,生一也;饮食不依节度,纵情不择寒温,为二也;脏气虚,腑阳气实,阳气实盛,生三也;邪客于血,聚而不行,生四也。、疽一也,之久者败骨,名曰疽也。
平按:《灵枢》、《甲乙》“病生之时”作“生病之时”。
①“争”,人卫本注云:此前疑脱“热”字。

阴阳气不通,两热相薄,乃化为脓,针小能取之乎?
以下言生脓所由也。邪客于皮肤之中,寒温二气不和,内外两热相击,腐肉故生于脓,恐小针不能取之。
平按:“不通”上,《灵枢》无“气”字。《甲乙》“两热”作“而热”。

岐伯曰:圣人不能使化者,为邪之不可留也。故两军相当,旗帜相望,白刃陈于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谋也。能使其人,令行禁止,卒无白刃之难者,非一日之务也,须久之方得也。[平按:《灵枢》“邪之”作“之邪”;“须久之方得也”作“须臾之得也”。自“圣人不能使化者”至“久之方得也”,《甲乙》无此一段。]夫至使身被痈疽之病,脓血之聚者,不亦离道远乎。夫痈疽之生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微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治,自于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
帜,昌志反,幡也。圣人不能使身化为病者,以圣人理之未乱,其邪不可留于身也。故譬白刃陈于中野,谋之在久,士卒无难,习之日远,痈疽不生,调中多日,故身遭痈疽之病,去和性之道远矣。夫积石成山,积水成川,罪成祸,气成,非从天下地出,皆由不去脆微,故得斯患也。圣人不尔,于国理之未乱,于身约之于未病,不同愚人,渴而掘井,斗而铸兵也。
平按:《甲乙》无“不从天下,不从地出”八字;“微”作“积聚”。“故圣人之治,自于未有形也”,《灵枢》作“故圣人自治于未有形也”,《甲乙》作“自治于未形”。注“白刃”,袁刻“刃”字作“仞”;“圣人不尔”,“尔”误作“亦”;“斗方铸兵”,“方”作“而”。

黄帝曰:其以有形不子遭,脓以成不子见,为之奈何?
遭,逢也。子,百姓,帝以百姓如子者也。言不逢者,之有形,百姓不能逢知也。之有脓,百姓亦不见,为之奈何也。
平按:“其以有形不子遭,脓以成不子见”,《灵枢》作“其已形不予遭,脓已成不予见”,《甲乙》作“其已有形,脓已成”。

岐伯曰:脓以成,十死一生,
生于节、背及腹内,脓成不可疗,故十死一生。
平按:“以”《灵枢》、《甲乙》作“已”。

故圣人不使以成而明为良方
故圣人明为良方微之时疗之,弗使成也。
平按:“不使以成”《灵枢》作“弗使已成”。

著之竹帛,使能者踵之,传之后世,无有终时者,为其不遭子也。
著之竹帛,为于百姓不能逢知痈疽者。
平按:“踵之”《灵枢》作“踵而”;“子”作“予”。自上文“故圣人不使”至“遭子也”,《甲乙》无。

黄帝曰:其以有脓血而后遭子,可造以小针治乎?
之生于背及节与腹内,已有脓血后,百姓逢知,小针可得疗否也。
平按:“其以有脓血”,《灵枢》“以”作“已”,《甲乙》作“已成”二字。“而后遭子”《灵枢》作“而后遭乎”,《甲乙》无此四字。“可造”,《灵枢》作“不导之”三字,《甲乙》无“造”字。

岐伯曰: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以成脓者,其唯砭石□②锋之所取也。
小针之小,难差,故曰其功小也。以大针疗脓成大,伤以处多,故得出脓。害,伤也。是以脓成唯砭□也。
平按:“以大治大者③多害”,《甲乙》作“以大治大者其功大,以小治大者多害大”。“以成脓者”《灵枢》、《甲乙》作“已成脓血者”。“□”石《灵枢》、《甲乙》作“砭”石。“□”《灵枢》、《甲乙》作“铍”。注“难差”,袁刻作“难愈”。
②“□”,萧本误作“排”,今据仁和寺本改。
③“者”字,萧本脱。今据经文补。

黄帝曰:多害者,其不可全乎?
多害者,砭□之伤,即至死也。

岐伯曰:其在逆顺焉。
逆者多伤至死,顺者出脓得生也。

黄帝曰:愿闻逆顺。岐伯曰:以为伤者,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内药而欧,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项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脱,是五逆也。除此者,为顺矣。
先有五伤,后行□者,为逆也。先无五伤,脓成行□,为顺也。嘶,先妻反,声破也。
平按:“白眼”《甲乙》作“白睛”。“欧”《灵枢》、《甲乙》作“呕”,“除此”下有“五”字。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第六十八《上膈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八。

黄帝问于岐伯曰:气为上鬲,上鬲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鬲,下鬲者,食晬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
晬,子内反。鬲,也。气之在于上管而不通,食入还即吐出;虫之在于下管,食晬时而出,虫去下虚,聚为,故问也。
平按:《灵枢》“鬲”作“膈”;“上鬲”二字不重。《甲乙》“入”上无“饮”字。

岐伯曰:喜怒不适,饮食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即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守于下管下管充廓,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①,虫上食则下管虚,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②成,成则下管约。其在管内者,则沉而痛深;其在外者,则外而痛浮,皮热
之病,所由有三:一因喜怒伤神,不得和适;二因纵欲,饮食不节三因随情寒温,不以时受。此三因中随有一种乖和,则寒邪汁下流于肠中,令肠内虫寒,聚满下管,致使卫气不得有营,邪气居之。又因于食,虫亦上食,下管遂虚,邪气以成。其若在管内,其痛则深;若管外,其痛则浮,当皮热,以为候也。
平按:《甲乙》“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作“留”;“流于肠中即虫寒”作“留而虫寒”;“管”作“脘”;“则下管充郭,卫气不营”作“守下脘则胃肠充郭,胃气不营”。《灵枢》“则下管充郭”作“则肠胃充郭”;“虚则邪气胜之”作“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甲乙》“胜”下无“之”字,有“胜则”二字。《灵枢》“则沉”二字作“即”。
①“食”,萧本误作“”。今据仁和寺本改。
②“”,萧本误作“食”。今据仁和寺本改。

黄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微按其,视气所行,
以手轻按上以候其气,取知痈气所行有三:一欲知其痈气盛衰,二欲知其之浅深,三欲知其刺处之要,故按之以视也。
平按:《甲乙》无“微”字。

浅刺其傍,稍内益深,遂而刺之,毋过三行,
候其傍气之来处,先渐浅刺,后以益深者,欲导气令行也。还,复也。如此更复刺,不得过于三行也。
平按:“遂”《灵枢》、《甲乙》作“还”,据本注亦应作“还”,当系传写之误。

察其沉浮,以为深浅,
沉浮,浅深也,察之浅深以行针也。
平按:《甲乙》作“浅深”。

已刺必熨,令热入中,日使热内,邪气益衰,大乃溃。
寒汁邪气聚以为,故塞也。令①刺已熨之令热入中者,以寒,温使其日有内热,寒去溃也。
①“令”,人卫本注曰:疑“今”之误。

以参伍禁,以除其内,
亦可含于膏,无冷食,三日其病已矣。参伍,揣量也。
平按:《甲乙》作“互以参禁”,《灵枢》作“伍以参禁”。

恬惔无为,乃能行气
夫情有所②在则气有所并,气有所并则不能营卫,故忘情恬惔无为,则气将自营也。
平按:《灵枢》、《甲乙》“惔”作“澹”,袁刻作“淡”。
②“有所”,萧本原作“所有”。今据仁和寺本改。

后以酸苦,化谷乃下。
酸为少阳,苦为太阳,此二味为温,故食之化谷也。
平按:《灵枢》“酸”作“咸”。《甲乙》此句作“后服酸苦,化谷乃下鬲矣。”

指生于足背两旁的疡,形虽小如枣粟,但病情较重,故有“疠”之称。多因足三阴经亏损所致。如红肿疼痛,溃破流脓,腐去而不黑,属于湿热偏盛,这是顺证。若微红微肿,溃后脓水清稀,属阴寒反滞,不易愈合。若色暗黑,漫肿无头,疼痛而不化脓,伴有恶寒发热心烦口渴,小便淋沥等,则病情险恶。

指生于腘窝委中穴部位的,又称“委中毒”。因肝胆热结膀胱经而成。或因患肢破损,湿疹糜烂等感毒诱发。起初木硬肿痛,皮色微红,或焮热色赤,肿块形成时,患肢小腿屈伸困难,故俗名“曲”,此时有寒热,如肿痛日剧,寒热不退,是已成脓,溃后脓尽而愈。

肿疡表现为红肿高起,焮热疼痛,周围界限清楚,在未成脓之前无头而易消散,已成脓易溃破,溃后脓液稠粘,疮口易敛的,都称为“”。即气血受毒邪所困而壅塞不通之意,属阳证,起初常伴有实热证候,如身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有力等。分“外痈”,“内痈”两大类。详见各条。

又名“紫舌胀”,由心经火盛血壅所致。多贝于初生婴儿,舌上长出如壳样的肿物,内有血水,胀起于舌面,坚硬疼痛。

喉痈的一种,又名“悬痈”。生于上颚部的疡。其病因多由心,肾与三焦积热所致。主要症状为上颚脓肿突起,舌难伸缩,吞咽不适,并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本病即上颚脓肿

本病大多由于胃火炽盛,脾胃积热,上侵喉关或因外伤引起。其主要症状为口腔内悬壅垂下端尖头部出现紫色血泡,名“悬旗风”(一作“悬[病其]风”)。如血泡生长在口腔上颚,破溃后出现糜烂疼痛,妨碍饮食,则称为“飞扬喉”。◎按:[病其]为一组合字。左为“病”字去“丙”,内为一“其”字。

喉痈之一种,又名“里喉痈”。即生于咽后壁的脓肿,多因风热结毒壅盛化脓所致。其症状为咽后壁脓肿突起,焮红热痛,吞咽困难。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等。

(论一首 脉证三条 方五首)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六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右三味,杵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个 瓜子半升 芒硝三合
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然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王不留行散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 溯瞿细叶十分(七月七日来) 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 甘草十八分 川椒三分(除及闭口者,汗)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厚朴各二分
右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即粉之,大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三物皆阴干百日。
排脓散
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右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排脓汤方
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枚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五合,日再服。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人口老,不可治。
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方未见)

病源夫渴利者。随饮小便是也。由少服乳石。石热盛时。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然肾虚又不能传制水液。故随饮小便也。其病变多发痈疽
以其内热而小便利故也。小便利则津液竭。津液竭则经络涩。经络涩则营卫不行。营卫不行则热气留滞。故成脓也。(出第五卷中)
千金疗下焦虚热注脾胃。从脾注肺。好渴利方。
小麦(一升) 竹叶(三升) 麦门冬(四两去心)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炙) 大枣(三十枚去核) 生姜(五两) 栝蒌(五两) 地骨皮(一升)
上九味切。先以水三斗。煮小麦取一斗。去滓澄清。取八升。去上沫。取七升。煮药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酢物。
又疗渴利虚热。引饮不止。消热止渴。茯神汤方
茯神(四两) 石膏(八两碎) 地骨皮(一升) 竹叶(三升) 栝蒌(五两) 葳蕤(四两) 麦门冬(二升去心) 知母(四两) 生地黄(一升) 宿姜(四两)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下大枣三十枚擘。并药煮取四升。分为四服。忌芜荑
消渴利方。
生栝蒌根(三十斤)
上一味切。以水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滓。以牛脂五合。煎取水尽。以暖酒先食后服鸡子大。日三服。
又方:葵根五升盘大两束切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宿不食。平旦一服三升。
又疗渴小便利复非淋方。
榆白皮二斤(去黑皮切)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一服三合。日三服。
又方:小豆藿一把。捣取汁。顿服。日三。(肘后文仲同)又渴利方。
栝蒌粉鸡子。日曝干更捣。水服方寸匕。日三丸服亦得。
又疗虚热。四体羸瘦。渴热不止。茯神消渴补虚。煮散方。
茯神(四两) 石斛(八两) 栝蒌(五两)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三两) 苁蓉(四两)知母(三两) 黄连(八两) 丹参(五两) 人参(三两) 当归(三两) 小麦(三升)葳蕤(四两)
上十三味捣筛为散。取三寸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绢袋贮煮之。日再。一煮为一服。忌猪肉醋物海藻菘菜。(出第二十二卷中)
崔氏疗消渴中焦热渴方。
苦参(一大斤) 黄连(六分) 栝蒌(五两) 知母(五两) 牡蛎粉(五两) 麦门冬(五两去心)
上六味各捣筛为散。以牛乳和。并手捻为丸。如梧子大。曝干。日再服。饱食讫。以浆水下之。服二十丸。如微利减十丸。如食热面酒等。即加服广济疗脾胃中虚热消渴小便数。骨肉日渐消瘦方。
麦门冬(十二分去心) 苦参(八分) 栝蒌(八分) 知母(八分) 茯神(八分) 土瓜根(八分) 甘草(六分炙) 人参(六分)
上八味捣筛蜜和丸。每食少时。煮芦根大麦饮服。如梧子二十丸。日再。渐加至三十丸。忌海藻菘菜猪肉大酢。(一方有黄连十二分出第一卷中)
肘后消渴肌肤羸瘦。或虚热转筋。不能自止小便数方。
栝蒌(六分) 黄连(六分) 汉防己(六分) 铅丹(六分研)
上四味捣筛为散。每食后取酢一合。水二合。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强饮水。须臾恶水。不复饮矣。(陶氏广济文仲同千金翼同分两小别出第十卷中)

刘涓子诸肿有热方。
地黄(三斤洗细切)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煎汤,令小浓,以涂纸当中央贴之,日再三易,数用大良,并疗牛颔上肿。(出第十卷中)
集验疗如结实赤热者方。
以水磨半夏涂之,燥复更涂,得流便消也,出草中,可自掘生半夏乃佳,此疗神验,勿不信也。(出第八卷中)
千金疗凡无头者方。
葵子一枚即出,勿多服,头多也
又方:烧葛蔓灰封上自消。
又方:牛粪封之佳。
又方:以鼠粘叶贴之。
又方:用水和雀粪敷之。
又方:狗头骨芸苔子
上二味等分为末,和酢封之。
又疗溃后脓不断,及诸物刺伤不瘥方。
取石硫黄三两粉之,一味筋一片 头令碎,少湿之,纳石硫黄中,刺孔,以瘥为度(通按筋字可疑)又干地黄丸,主虚热方。
干地黄(四两) 大黄(六两) 桂心(二两) 芍药(三两) 茯苓(三两) 王不留行(二两)(二两) 甘草(二两炙) 枳实(二两炙)
上十三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长服令人肥健。(翼同)又地黄煎方,补虚除热,可将和服取利也,散石痈疽,热悉宜服,百日痈疽永不发也。
生地黄随多少,三捣三押,取汁令尽,一味以新布重绞其汁,澄清置铜器中,汤上煮之减弹丸又栀子汤,主表里俱热,三焦不实,身体生疮,或发,大小便不利方。
芒硝(二两) 大黄(四两) 栀子(二七枚擘) 黄芩(二两) 知母(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减半,下大黄,煮取一升八合去滓,纳芒硝二两,分三服。忌海藻菘菜。(并出第一十三卷中)
千金翼论曰∶一切痈疽,皆是根本,所患之后,脓汁不止,得冷即是鼠 ,是以漏方次之,大急救之。
马齿草(五升切) 槲白皮(一斤水五升煮取一升澄清) 麝香(半脐干之仍研作末) 杏仁(半升油煎令黑捣如膏)
上四味,以瓷器贮之,合和,以三四重绵密系口,病已成者,以泔清净洗拭干,剪作贴子,涂药贴着上,日三易。若未作,如作瘰 子者,以艾一升,熏黄如枣大,干漆如枣大,末之,釜月下土三味并末和,艾作炷灸三七壮。(本方疗鼠 出第二十三卷中)
又主疖肿方。
生椒末,曲末,釜月下土末之,以大酢和敷之。(并出第二十四卷中)

论曰∶内虚者,营卫腐为脓血,经络不足,则五脏气虚乏也。其证多生虚热,而心神为之惊悸,以热不散,乘虚而入,又心独恶热,故惊悸不定也。
溃脓太多,里虚热茯苓汤方
白茯苓(去黑皮三分) 黄 (锉一两半) 芎冬(去心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拍碎,干枣二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晚再服。
溃漏,血脉空竭。内塞黄 散方
黄 (锉) 芍药细辛(去苗叶) 瞿麦穗白芷薏苡仁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焙各一两) 赤小豆(醋浸炒干三两)
上十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温酒服下,晚再服,痛甚加芍药,口干渴加薏苡仁,脓多加黄 。
内虚不足,脓水不绝,四肢乏弱,不能饮食,久不瘥,必为内漏。黄 散方
黄 (锉一两) 山茱萸五味子(各半两) 白茯苓(去黑皮三分) 当归(切焙半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石斛(去根三分) 远志(去心焙) 巴戟天(去心) 肉苁蓉(酒浸切焙各一苇(去毛半两
上十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荆芥汤调下,日三四服。
脓血至甚,不生肌肉内补五香丸
沉香乳香木香藿香丁香续断(各一两) 熟干地黄(焙二两) 白芍药侧子(炮(去黑皮各
上十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百杵,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以黄 汤下。
经年不瘥,脓血过多。补虚肉苁蓉散
肉苁蓉(酒浸切焙二两) 干姜(炮半两) 菟丝子(酒浸别捣三分) 巴戟天(去心)远志(去芍药 桂(去粗两)附子
上十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荆芥汤调下,空心食前服
内虚蜀椒散方
蜀椒(去并闭口炒出汗半两) 熟干地黄(焙) 白蔹防风(去叉) 黄芩(去黑心) 人参
上十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早晚食前服,以瘥为度。
痈疽内虚。黄 汤方
黄 (锉) 人参甘草(炙锉) 芍药当归(切焙各一两) 熟干地黄(焙) 白茯苓(去黑皮) 桂(去粗皮各三分) 白术远志(去心各半两)
上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拍碎,干枣二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虚热生地黄汤方
干地黄(切焙二两) 人参甘草(炙锉) 芍药白茯苓(去黑皮) 芎(锉)黄芩(去黑心各一两) 木通(锉) 当归(切焙各三分)
上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竹叶七片,干枣二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论曰产后冲任不足,气血俱虚,邪热潜行,入于足阳明之脉,其直行者,从缺盆下乳内廉,经为逆治产后乳痈,欲结未结,发热肿痛。当归饮
当归(切炒) 芍药牡丹皮干地黄(焙) 人参 黄 (锉) 大黄(生) 升麻连翘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产后乳结核,或肿痛,渐成烦热,黄 汤方
黄 (锉) 生干地黄(焙) 麦门冬(去心焙) 升麻(各一两半) 人参赤茯苓(去黑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产后乳结,肿痛烦热铁粉散
铁粉(别研) 肉苁蓉(酒浸切焙) 桂(去粗皮) 细辛(去苗叶) 芎 人参防风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
乳痈疼痛寒热蛇蜕皮散方
蛇蜕皮(烧灰半两) 麝香(二钱)
上二味研细,每服二钱匕,热酒调下,不拘时。
治产后乳结脓,败坏不散,发寒热疼痛。芍药汤方
芍药 桂(去粗皮) 黄 (锉) 赤茯苓(去黑皮) 当归(切炒) 生干地黄(焙各一两)
上九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切,煎至八分,去滓下朴硝末一钱匕,再煎令沸,温服不拘时。
治产后乳痈,热痛末结脓者。甘草饮
甘草(半两半炙半生) 栝蒌(一枚去皮用瓤)
上二味,先以酒三盏,煎甘草至二盏,入栝蒌瓤,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半盏,如稠即以温酒少许解之,未效再作。
治产后乳痈,脓溃未溃,热痛不已。栝蒌散
栝蒌实(二两) 败酱细辛(去苗叶) 干姜(炮)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桔梗(炒)
上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温酒调下,水一盏,煎至八分,温服亦得,不拘时。
治乳汁不出,蕴积在内,结成痈肿,此名妒乳蜂房散
露蜂房(烧灰)
上一味研细,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不拘时。
治产后乳痈欲结未结,脓攻疼痛。黄 膏方
黄 (锉) 芎 当归(切炒) 黄芩(去黑心) 黄连(去白蔹芍药防风
上八味,捣罗为末,用鸡子白调,随大小贴之,每日一易。
治产后乳痈肿痛,脓不消散。托外膏方
黄 (锉一两半) 白芷大黄(锉炒各一两) 当归(切炒) 续断(各三分) 薤白
上一十味,将前五味捣为细末,入地黄汁,慢火煎渐稠,次入猪脂松脂薤蜡等。再煎成膏,以新布滤过,新瓷器盛,候冷摊帛上,看大小贴之,逐日一易。
治产后乳痈破,脓血不尽。猪蹄汤洗方
猪蹄(一具) 当归(切炒) 芍药黄芩(去黑心) 独活(去芦头莽草大黄(锉炒)
上八味捣罗七味为细末,将猪蹄锉洗令净,以水五升,煮熟去滓澄清,纳药再煎令热通手洗乳上,令透拭干,良久又暖洗,不拘次数。
乳痈黄连膏
黄连(去大黄(锉炒各一分) 鼠粪末(半两)
上三味为细末,煮黍米粥饮,调如膏,于四边敷之。
治乳汁不时泄,蕴积于内,遂成漏芦膏
漏芦黄芩(去黑心各一两) 米粉(半两)
上三味为细末,新水调如膏涂之。
乳痈肿痛。大黄散方
大黄(锉) 楝实(各一两) 芍药(一两一分) 马蹄(炙锉一两半)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腹米饮调下,盖覆取汗,服三剂瘥。
乳肿,初觉有异,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去心) 黄 (锉) 防风(去叉) 桑寄生(各一两半) 甘草(炙三分)木通
上八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枣二枚,煎至八分,去滓纳乳糖一分,再煎一沸,去滓温服

(又痘母,见前怪痘形证)痘发毒者,亦名痘母。经曰∶痘前发母者凶,痘后发母者半吉半凶,大都毒发不透,必发痈疽,故蕴结于经络之间。然其壅结也犹无足虑,而惟其不能消散,及治之不得其法,则乃为可虑。然散之之法,当知要领,其在虚实之辩而已。如痘之有大毒者,不得不为解毒,有大热者,不得不为清火,俟火毒略清,盒饭调理脾气。其有外虽见热而内本不足者,则当专用托法,务令元气完固,饮食不减,则毒无不化,何害之有?若不察根本强弱,而但知攻毒清火,则无不伤脾,多致饮食日减,营气日削,脓血不化,毒日以陷,而痘变百出矣。
所以痘疮始末,皆当以脾气为主,苟不知此,则未有中气虚败而痘能保全者。
初起,壅盛疼痛,元气无损,饮食如常者,宜先用连翘归尾煎,或仙方活命饮以解其毒,俟毒瓦斯稍平,即当用四君、归、 之类,以补托元气。
凡用托里之剂,如毒内无大热,亦无便闭烦渴等证,或素非强盛之质,或以阴毒深陷,形不 突,不红肿,不化脓,痛有不甚者,此其毒皆在内,俱速宜用托里之药,以六气煎金银花甘草节防风荆芥白芷穿山甲牛蒡子之类,如阳气不足者,仍可加肉桂附子,用酒水各半煎服,或全用酒煎亦可,或托里消毒散俱可酌用。
内热晡热而饮食少思者,多属脾胃不足,血气虚弱,宜六气煎温胃饮,加金银花白芷。若毒色白而作痒者,气虚也,治同上。若根赤而作痒者,血虚血热也,宜四物汤加丹皮白芷。若肿而不溃者,血气虚也,托里消毒散或加肉桂。若溃而不收者,脾气虚也,宜六气煎六物煎肉桂
凡饮食如常而内外俱热,毒肿痛,或烦渴,或大小便俱热涩者,宜大连翘饮,或仙方活命饮,可间用之。若饮食如常,内热作痛,或兼口舌生疮者,宜间用射干鼠粘子汤
痘毒发,有结硬实热难解者,宜排毒散。
痘后发者,乃痘中未尽之毒,留于经铬肢节而为痈肿也,或解毒,或清火,各有所宜。凡欲表里兼解者,宜柴胡麦门冬散;欲润肠解毒者,宜消毒散四顺清凉饮;欲凉血解毒者,宜犀鱼地黄汤;欲清火利便解毒者,宜大连翘饮

配料:升麻5g、连翘3g、大黄1g、生地3g、玄参3g、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升麻连翘大黄、生地、玄参至水沸后,冲泡花茶10分种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
用途:斑疹痈疽发热
来源:《圣济总录》。

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融合而成。多见于成年人,好发在颈项、背部等较粗厚的皮肤处。主要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所致,糖尿病者也易患。临床可见初起患处皮肤肿胀,很快结成6~9厘米左右的酱红色硬块,界限不清,接着中心表面出现多个脓栓,病人有轻度的寒战发热、全身不适,随后中心塌陷,局部肿消痛止,全身症状也随之消失。容易并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静脉炎,发生在唇相当于
风温湿热,内有脏腑蕴毒,凝聚肌表,以致经络阻隔、营卫不和、气血凝滞而成。如果进行适当的调养和治疗,能缩短病程,免生他病。
(一)起居调养法
病人,应注意休息,高热时应卧床,多饮开水。长在上肢的宜用三角巾悬吊;长在下肢的宜抬高患肢,减少活动;长在面部的应减少咀嚼运动,少说话。患处周围的皮肤应保持清洁,外敷药物应紧贴患处,外敷药应保持湿润,掺药宜布散均匀。破溃后,要使脓液排出通畅,经常换药。
(二)药物调理法
中药治疗应分清阶段,内、外治法并进。
(1)初期:可口服六神丸,每次10粒,每天3次;梅花点舌丹,每次2粒,每天3次;或用牛黄解毒丸,每次2丸,每天2次;生于腰以下的,可用苍术10克、黄柏10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外治敷金黄膏,每天换药1次。
(2)成脓期:可用银花30克,当归9克,炒山甲6克,川芎9克,皂角刺6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外敷金黄膏加掺八二丹九黄丹,每天换药1次。
(3)收口期:一般不需内服。如果体质虚弱,收口较慢或不能收口,可服四君子丸,每次10克,每天2次。外用白玉膏生肌散;或先用九一丹提脓去腐,脓尽,再用生肌散,促使肉芽生长,及早愈合。
如果的红肿范围大,破溃排脓不畅,全身症状严重,应到医院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患,除治疗以外,应积极治疗糖尿病
(三)针灸调养法
初期取委中穴,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每天1次,或用大蒜捣烂摊于患处约3毫米厚,以艾条隔蒜灸20~30分钟,每天2次,能促进的消散。如果已破溃,疮口愈合慢可取足三里穴,毫针刺入,用补法,再用艾条直接灸患处,每日2次,可促使疮口早期愈合。
(四)饮食调养法
忌食鱼腥发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肥甘厚味,多饮开水,注意加强营养。
初期可用银花50~100克,赤小豆50克,每天1剂,先煎银花,去渣后与赤小豆同煮成粥,分两次食用;或用银花50克,绿豆50克,生甘草15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成脓期可用甘草9克,水煎后去渣加绿豆15克,赤小豆15克,黑大豆15克,煮至豆烂,吃豆喝汤。收口期可用生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乳鸽1只,先将鸽去毛和内脏,与药同放碗中加水适量,隔水炖烂熟,去药渣,调味,喝汤吃鸽肉

古之医者,无分内外,又学有根柢,故能无病不识。后世内外科既分,则显然为内证者,内科治之;显然为外证者,外科治之。其有病在腹中,内外未显然者,则各执一说,各拟一方,历试诸药,皆无效验。轻者变重,重者即殒矣。此等证,不特外科当知之,即内科亦不可不辨明真确。知非己责,即勿施治,毋至临危束手,而后委他人也。腹内之有数证;有肺痈,有肝痈,有胃脘痈,有小肠痈,有大肠痈,有膀胱。惟肺痈咳吐腥痰,人犹易辨。余者或以为痞结,或以为瘀血,或以为寒痰,或以为食积,医药杂投,及至成脓,治已无及。
并有不及成脓而死者,病者、医者,始终不知何以致死,比比然也。今先辨明痞结瘀血寒痰食积之状。凡痞结瘀血,必有所因,且由渐而成;寒痰则痛止无定,又必另现痰症;食积则必有受伤之日,且三五日后,大便通即散。惟外症则痛有常所,而迁延益甚。《金匮》云∶诸脉浮数,当发热,而反淅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以手按肿上热者,有脓;不热者,无脓。此数句乃内痈真谛也。又云∶肠痈之为病,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是也。若肝痈,则胁内隐隐痛,日久亦吐脓血小肠痈,与大肠相似,而位略高。膀胱,则痛在少腹之下,近毛际,着皮即痛,小便亦艰而痛。胃脘痈,则有虚实二种,其实者易消;若成脓,必大吐脓血而愈。惟虚症则多不治,先胃中痛胀,久而心下渐高,其坚如石,或有寒热,饮食不进,按之成痛,形体枯瘦,此乃思虑伤脾之症,不待成即死。故凡腹中有一定痛处,恶寒倦卧,不能食者,皆当审察,防成内痈。甚毋因循求治于不明之人,以至久而脓溃,自伤其生也。


此书所着方颇为周备,但欲使用药者,不可不知之尔。然人能逐一玩味,详说深思用药之意,临时看其病证次第用药,无有不效。近时有亲旧得此病,为愚医所惑,或用君臣药,或用草药,其病益多,痛楚日增,然后回心,杜绝众医,用愚方,间下问,但指示三五方与之服饵,无有不安者。今略书用药要领与夫先后之序,画一于后。
●初觉时背疽之疾,便令服内托散,后来不生变证,口舌无。此药但可服十数服而止。
内托散 大止疼痛. 如未破,即点破有脓(此方原缺,今从《惠济宝书》补入)。
川乌(一两,泡) 茯苓(三分)苦杖(半两) 独活白芷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日三服。
●即令继服五香连翘汤。服此药如大便宽快、内热既省,即令住服。若一二日之后大便再闭,令再服,要取利毒瓦斯至尽,然后住服。亦合看病患虚实,量其轻重而进药。
五香连翘汤
木香(三分,不见火) 沉香(三分,不见火) 连翘(全者去蒂,三分) 升麻(三分) 黄 (三分,拣无叉附者,生用) 木通(三分,去节) 甘草(半两,生用) 丁香(半两,拣去枝杖,不见火)乳香(半两,别研) 大黄(微炒,半两,锉) 麝(真者,一钱半,别研) 桑寄生(三分,难得真者,缺之亦可) 独活(三分,买老羌活用,今铺家所卖独活,乃是土当归,不堪用)
上为粗末,和匀。每服三大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服;留滓二服,用水二盏再煎作一服;四散滓,用水三盏,又再煎作一服,然后不用其滓。方用银器煎药,如无银器,入银一片同煎。内桑寄生一味,最能疗病,但难得真者,如缺,用升麻代。今已加升麻,若无真桑寄生,则升麻分两当倍用。
●次令多服洪氏排脓内补散。无呕逆之证,用好酒下;有呕逆之证,合用木香汤下。此一药,合与痈疽相为,终始服饵,不可辍。
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亦名托里十补散
治一切痈疽。未成者速溃,败脓自出,无用手挤,恶肉自去,不犯刃。使服药后,疼痛减,其效如神(此方原缺,今从《和剂局方》补入)。
黄 (以绵上来者为胜。状如箭竿,长二三尺,头上叉者。洗净,寸截,捶破撕擘,以盐汤润透,用盏盛汤瓶上一炊久,焙燥,随众药入研,即成细末) 人参(以新罗者为上。择团结、重实、滋润,洗净,去芦,薄切,干搏用) 当归(取川中来者。择大片如马尾状,滋润、甜辣、芬香者,温水洗,薄切,焙干用,各一两) 浓朴(用梓州者。肉浓而色紫,掐之油出。去粗皮,切,姜汁窨一宿, 熟,焙燥。不用杜朴) 桔梗(以有心、味苦者为真,无心、味甘者荠也,主解药毒,切勿误用。泥净,去头、尾,薄切,焙燥) 桂心(用卷薄者。古法,带皮桂每两止取二钱半。合用一两,当买四两。候众药罢,别研,不得见火) 芎 (以川中来者为上,今多抚芎。大块者,洗净,切,焙) 防风(择新香者。洗净,切,焙) 甘草(生用) 白芷(各一两)
上十味,选药贵精,皆取净,晒、焙极燥方秤。除桂心外,一处捣,罗为细末。入桂令匀。
每服,自三钱加至五钱,热酒调下,日夜各数服,以多为妙。服至疮口合,更服犹佳,所以补前损、杜后患也。不饮酒人,浓煎木香汤下,然不若酒力之胜也;或饮酒不多,能勉强间用酒调,并以木香汤用酒,功效当不减于酒也。大抵痈疽之作,皆血气凝滞,风毒壅结所致。治之不早,则外坏肌肉,内攻脏腑,其害甚大。才觉便服,倍加服数,服之醉则其效速。发散风毒,流行经络,排脓止痛,生肌长肉,药性平和,老人、小儿、妇人、室女皆可服之。
木香汤痈肿(一作疽)初结,头痛寒热,气急方(此方原缺,今从《圣济总录》补入)。
木香藿香沉香 薰陆者 丁香(各一两)
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盐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取滓敷膊上。日二。
呕逆有二证∶一证谓其初发时,不曾服内托散伏热在心;一证有气虚脾气不正而呕。合仔细看病证,参酌用药。若是因热而呕,外证心烦身热作痛,此即是伏热在心,合将内托散服三两服而止,不可多服;若是气虚而呕,其证心不烦热,遇早便呕,或闻秽气亦呕,早晨合服嘉禾散。如有寒热,合服家传正气散。五更初,当服山药丸以补其肾。
发背人虽云有热,未有不至肾虚而得之者。若疽疾减退五分之后,便合如前法,五更初服山药丸一服。
嘉禾散(案∶原方缺)。


口将收之际,最忌用急涩敛口之药,只宜用神异膏贴。多见昧者立说,破此一段,不过病者厌于将理,医者急欲获利,不思毒瓦斯发泄未尽,其疾再来,人命自此不救。


●治久而疮口不合,其肉白而脓血少,此为疮口冷滞,乃病患气血枯竭不潮,于遂致如是,合用白北艾汤洗,神异膏贴,多服排脓内补散。每日用好北艾叶一把,入瓦器内浓煎汤。避风处乘热用艾汤浇洗疮口四围净肉,以旧绢帛兜艾叶乘热沃浇,一日一次,洗了避风;仍烧松香,以烟熏疮口良久,用神异膏贴之。其不可与厌秽之人见,若不能禁忌,疮口难安,药亦无效。
●病痈疽之人,适被庸医用毒药掩 ,或以针刀伤割,不能生肌肉疮口不合,切不可用急涩敛口药,当只用猪蹄汤北艾汤相间洗,以神异膏贴之,并服排脓内补散
●前方但是居于州县间、有力者能及之,若适在乡原、与夫无力以市药者,只可用鹭藤酒一方,终始服饵,俟其疽破,即以神异膏贴之,盖神异膏所用药材,皆非贵细难得之药。前后用此以医,田夫野老,百发百中。
大川乌丸发背,活经络,生肌肉
川乌(生,去皮、尖) 当归赤芍苏木(锉,炒) 没药(生用,一两,别碾) 乳香(一两,别碾) 穿山甲(用蚌粉炒脆,去粉,二两) 独活(合用老羌活。今铺中所卖独活土当归,不可用,二两)
上为细末,和匀,酒煮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温酒下三十丸,空心下。
二乌丸发背,托里定痛,驱风毒凉血
羌活(去苗) 薄荷叶(各三两) 川芎(以上各不见火) 元参地榆麻黄(去节) 防风(去芦) 天麻白芷白僵蚕(用直者,去丝、足、口) 牛蒡子蔓荆子(去蒂并白膜旋覆花(去萼) 荆芥穗(各二两) 甘菊花(三两) 何首乌(四两) 甘草(炙,四两半) 蝉蜕(去足,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茶清任下,食后服
退毒下脓漏芦汤 治疽作二日后,与五香连翘汤相间日服之。
黄 (生用) 连翘(各一两) 大黄(一分,微炒) 漏芦(一两,有白茸者) 甘草(半两,生用)沉香(一两)
上为末,姜枣汤调下。此二方连日相间服,乃宣毒之药,觉毒尽住服。
参苓顺气散治病痈疽人,进饮食,降气健脾
乌药(一两半) 人参(一分) 茯苓(一分,白者) 青皮(去白,半两麸炒,半两蜜炙) 真紫苏子(二钱半,微炒)
上为细末。每服,末二钱,水一盏,姜、枣煎至八分,早晨空心温服。煎药不用紫姜,能发热动气;当用老姜,连皮使。
栀子黄芩汤发背溃后,因饮食有伤,调摄不到,发热不住,用以退热。
漏芦连翘山栀子黄芩(去心。各二两半) 黄 (生用,一两) 防风石韦(合使桑白皮自取者) 甘草(生) 犀角(生用) 人参苦参白茯苓(各二钱半)
上已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蚣蝎散痈疽疮口小而硬,贴膏药而脓不来。此为风毒所胜。
赤足蜈蚣(一条,去头足,生用) 全蝎(三个,去爪,要有尾者,生用) 木香(一钱重)
上为细末。每用时,先以猪蹄汤药洗疽了,以此药一匙许,糁于膏药面上,近疮口贴,其效如神。每用神异膏,合先量疽大小,涂在纸花上了,却用此药糁于膏药上,要使先到故也。若疮口阔大及不硬,则不必用此。
内托黄 丸 治因用针砭伤其经络,白脓、赤汁逗流不止。
黄 (八两,生用) 当归(二两,洗、焙) 肉桂(去粗皮) 木香乳香(别研) 沉香(以上四味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绿豆粉四两、生姜自然汁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热水下,不拘时候。
沉麝汤 治发背疽之人,敛口生肌。不得用躁急之药,合用麦饭石膏涂,续用好膏药贴之,疮口自然敛合。如医治后,时为庸医用毒药掩 、或刀割伤内血重者,兼服此。
木香麝香沉香藿香连翘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无时。疽疾既已,先服取毒之药,又用麦饭石膏涂贴,五、七日之后,病渐减退,合服大川乌丸二乌丸驱除余毒,活气血,生肌肉,排宿脓,去风邪,又合服洪氏内补散,多服为妙。
立效散发背及诸痈疽并瘰 有效。
皂角刺(半斤,拣去枯者,细锉,炒赤色为度,耐久妙) 甘草(二两,合生用) 栝蒌(五个,去皮取肉并仁,捣研,炒黄,干者不必炒) 乳香(半两,别研和入) 没药(一两,别研和入)
五味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乳痈与前方间服,神妙、神妙!
忍冬丸 疗病既愈,预防发痈疽宜。
忍冬草左缠藤是也。不拘多少,根、茎、花、叶皆可用)
上以酒于瓶内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晒干,入甘草少许,为末,以所浸酒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饮任下,不拘时。
治一切痈疽,将结则散,已聚则破,已破痛不可忍者,贴之则宽,止痛神效,不可具述(按∶以下所制方,皆不另立方名)。
无盐桃末 皂角末 白芷末 荆芥草乌头
上等分,用米醋调,贴四围,留中。蜜调亦得。


治些小,结而未成,不可用膏药贴合,以药涂,使内自消。每用生取鹿角尖,于砂钵内, 同老米醋、今俗呼黄子醋浓磨,时以鹅翎涂拂于四围,当中留一口,遇干再涂,一二日即内消。每觉有些小疼痛、发热时,便用生甘草节,不炙、不焙,用日晒干,若无日,焙于笼盖上,微火,碾为细末,以热酒调二三钱服,连进数服,疼痛与热皆止。治痈疽未结成,并血气凝滞、肿结成块者,用吴茱萸微炒,碾为细末,鸡子清调涂,神妙!疾轻者宜用此。
痈疽发背神方
金银花(一名忍寒草
上采叶,研为滓。每用不限多少,纳瓷瓶中,入水,用文武火浓煎,临热入好无灰酒与药汁相半,再煎十数沸,滤滓,时时服之。留滓焙干,碾、罗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丸药俟疾稍退,可以常服,盖其力轻甚故也。
预防痈疽方 服此药可以终身无此疾。
绵黄 (七两。拣如箭捍样、性软者用,芦并叉附不用。一半生使,细锉,焙干;一半锉作寸长截,捶匾,以蜜水浸润湿,瓦器盛盖,于饭甑上蒸三次,取出焙干,锉碎) 粉草(去节并去皮,一两半净,将一半生,细锉、焙;一半炙黄,锉、焙)
上二味,碾为细末。每服二钱,早晨、日午,白汤煎,常当汤水服;夜候饮酒,初杯用酒调服。若平日能如此常服之,终身不患痈疽之疾。
案∶以上各方,不见于诸论中,今总集之,附于诸论之后。
脑疽不可灸,引其气一上,痰涎、脓血并起上攻,倾人性命急于反掌,但当急灸三里穴并气海,渐渐服凉胸膈、化血之药,人可小安。此说载《通神方论》。脑疽咽喉生疽,古法皆不治之证,此灸法引毒瓦斯归下,其理颇长。得此疾者,岂可坐受其毙,当信而用之。
栝蒌散 治妇人乳痈奶劳,神效(今俗呼奶劳,即此疾之渐)。
栝蒌(一个。去皮,焙、研为末,急用则烂研。子多者有力) 当归(净洗,去芦,焙细,半两) 甘草(半两。细锉,生用) 通明没药(一分,别研) 乳香(一钱,别研)
上用无灰酒三升,同于银、石器中,慢火熬取一升清汁,分作三服,食后良久服。如有奶劳,便服此药,可绝病根。如毒己成,能化脓为黄水;毒未成,即于大小便中通泄。疾甚,再合服,以退为妙。妇人乳疽方虽多,独此一方神效无比,万不失一。
按∶以上二方,一治脑疽,一治乳疽,皆与背疽无涉,以其为李氏之书,故并附于此。


病名。指生于脐上三寸建里穴处之腹皮痈。出《外科大成》卷二。亦名赫痈。证治详见腹皮痈条。


病证名。
①多种毒的泛称。《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血变于中,发为疡。”
②具体的指属于面浅,局部有红、肿、焮热、疼痛,皮肤光泽而薄,分泌液粘稠或有腥臭味等阳性类型的毒,后世称为“外痈”。还有发于脏腑的如肺痈肠痈,后世称为“内痈”。皆多因外邪入里化热或过食肥甘,湿热蕴积,气血瘀滞,化毒腐肉败筋所致。《灵枢·痈疽》:有专篇论述。《灵枢·痈疽》:“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


病名。指生于乳旁之慢性肿物。出《仙传外科秘方》卷一。其病因脾气郁结寒痰凝聚而成。生于乳旁,初肿坚硬,形似结核,生长缓慢,渐增焮肿。治宜温中散寒,舒郁化坚。可服内补十宣散,外敷回阳玉龙膏;若成脓,宜内服托里散;溃脓后,按溃疡治疗可参见溃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