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

( xijunxingliji )

别名: 滞下 , 血痢 , 脓血痢 , 热痢 , 疫毒痢 , 肠澼 , 菌痢 , 赤白痢

西医

简介: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粘膜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其基本病理变化。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因:
本病系由于痢疾杆菌感染所致。痢疾杆菌为革阴性、需氧、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荚膜、不形成芽胞的杆菌。根据抗原结构的不同,本病的病原是痢疾杆菌,该菌是革阴性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根据其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四群:甲群志贺痢疾杆菌,可分为1-10型;乙群福氏痢疾杆菌,可分13型;丙群鲍氏痢疾杆菌,可分为1-15型;丁群宋内痢疾杆菌。甲群志贺菌能产生神经毒素,为一种剧毒的外毒素。各群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内毒素和肠毒素,后者亦为一致病力较强的外毒素。为44个血清型(包括亚型)。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带菌者,急性期病人排菌量大,常是本病的传染源。但是非典型和慢性患者,常长期反复排菌,在流行病学上应予充分重视。病原菌从病人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食物、水源以及手、苍蝇等媒介经口进入人消化道。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健
康情况以及细菌的种类、数量和毒力。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病原菌数量多时,痢疾杆菌侵入结肠粘膜上皮后,在上皮细胞内繁殖,随之入侵邻近的上皮细胞,然后进入固有层继续繁殖,并引起结肠的炎症反应。致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使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形成浅在性溃疡,因而产生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便或脓血便等。内毒素吸收入血后引起发热等全身毒血症症状。
中毒性菌痢主要是由于机体对细菌毒素产生异常强烈的反应所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痢疾杆菌内毒素从肠壁被吸收入血后,使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引起全身微小动脉痉挛,由于内脏微循环障碍,致有效血循环量减少,导致休克;脑微循环障碍,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水肿、甚至脑疵;肺微循环障碍,引起肺瘀血肺水肿,临床上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慢性菌痢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其中部分患者与急性菌痢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与痢疾杆菌耐药性有关;但也有不少患者虽经及时正规治疗,仍转为慢性菌痢,可能与全身情况有关,尤其原有慢性胃肠道疾病营养不良等,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
季节:
本病常年散发,夏秋季节发病率有明显升高。
地区:
西方国家则以宋内菌居首位。中国目前仍以福氏菌为多,其中以2a型最多,宋内菌次之,鲍氏菌再次之,志贺菌则较少见,宋内菌有增多趋势。
人群:
男女老幼对本病均易感,以青壮年及儿童的发病率较高,中毒性菌痢发生于儿童。
发病机理:
痢疾杆菌经口入胃,如未被胃酸杀灭,入肠后又未被肠道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和肠粘膜的分泌性抗体iga所消灭,则在小肠产生肠毒素可致水样腹泻,以后侵入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并通过基膜入固有层不断增殖,释出内毒素,引起发热等全身症状,肠壁发炎、上皮坏死,造成粘膜水肿、充血及腺体分泌亢进,假膜及溃疡形成,因而产生腹痛腹泻、脓血便等肠道症状。病变部位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主,一般限于结肠,但40%可累及回肠
病理:
急性菌痢病变常累及整个结肠,尤其是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为显著。严重时,全部大肠回肠下段均被波及。呈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性渗出性炎症,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肠腔内含粘液血性渗出液,粘膜坏死部位形成许多不规则浅表溃疡。中毒性菌痢病理改变以大脑、脑干和其他脏器的弥漫性充血和水肿为主,而肠粘膜改变轻微,仅见轻度充血和水肿,极少出现溃疡慢性菌痢主要表现肠粘膜水肿、增厚;溃疡长期不能修复,可形成凹陷性瘢痕,溃疡周围可有息肉增生,瘢痕组织收缩可引起肠腔狭窄。
病理生理:
由于受染者对痢疾杆菌感染产生异常强烈反应,在内毒素作用下,血液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发生小血管痉挛,引起全身微循环障碍,导致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脑水肿、脑疝等中毒菌痢的危重表现。中毒菌痢肠道病变轻微,全身中毒症状与肠道病变程度不成正比。
诊断标准:
1.急性菌痢
(1)流行病学:病前1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多见于夏秋季。
(2)临床特点:有发热腹痛腹泻(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等症状,左下腹压痛。
(3)实验室检查
①粪便镜检多数成堆的白细胞或脓细胞,满视野分散的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或镜检10个高倍视野,平均每视野白细胞10个以上,或连续两次检查每视野平均5个以上。②粪便或肛拭子培养生长志贺菌。
③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查粪便中志贺菌抗原成分,获得阳性结果。
2.中毒性菌痢
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突起高热(少数体温不升)。腹泻一般较轻(成人患者腹泻较明显),粪便或灌肠液检查发现脓血或较多白细胞及红细胞,并迅速出现下列情况1种或1种以上。(1)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精神萎靡、嗜睡、躁动、谵妄、反复惊厥、神志不清、昏迷等。
(2)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或灰白,四肢发凉,紫绀,脉细速,脉压差小,血压下降等(排除脱水因素)。3.慢性菌痢
(1)急性发作型:病前2~6个月内有菌痢病史,本次发作前有受凉、进食生冷饮食或劳累等诱因。有急性菌痢症状,并能排除再感染者。粪便检查符合菌痢改变。
(2)迁延型: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发作,症状典型或不典型;或急性菌痢迁延不愈,病程超过两个月者。如能排除其他原因,或粪便培养生长志贺菌,可以确诊。
(3)隐匿型:有菌痢病史,临床症状已消失两个月以上,但粪便培养阳性,或肠镜检查肠粘膜有病变者。
诊断依据:
本病的诊断必须综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力求及早确诊。应重视粪便检查,典型菌痢大便量较少,纯为粘液及脓血,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和脓细胞。大便培养找到痢疾杆菌是确诊的依据。为提高培养阳性率,必须在发病早期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取新鲜、带有脓血的大便在床旁接种或及时送实验室。必须反覆多次送验,至少应连续3次。分离得痢疾杆菌后,应行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荧光抗体染色法和免疫荧光菌球法较培养法敏感,有早期诊断价值。
体征:
菌痢的临床表现因痢疾杆菌的型别、感染的轻重、机体状况、病变范围及程度而异。志贺菌所致者症状严重;宋内菌多引起较轻的非典型表现;福氏菌引起者介于两者之间,且易演变成慢性。
菌痢的潜伏期自数小时至7d一般为1-2d。根据病理与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1)急性典型菌痢:起病急、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便。重症病人,尤其是老弱患者因剧烈腹泻发生失水、酸中毒周围循环衰竭以至死亡。
(2)急性非典型菌痢:上述临床表现多不明显,粪便镜下检查可发现少量红、白细胞,可自行缓解,也可转为慢性。
(3)中毒菌痢:大多发生于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多急骤,可分为以下三型:①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主要表现为中毒性休克。②脑型(脑水肿型或呼吸衰竭型):以脑微循环障碍所致的脑水肿、颅内高压、脑疝等症状为主。③混合型:兼有休克型和脑型的表现,最为严重。
慢性菌痢:病情反覆或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菌痢。可有以下型别:
(1)急性发作型:患者有菌痢史,因受凉、饮食不调及劳累等诱因导致急性发作,如同急性菌痢,但全身毒血症状则较轻。
(2)迁延型:患者有轻重不等的痢疾症状,迁延不愈。
(3)隐匿型:可无临床症状,但粪便培养可获阳性。 近年来发现痢疾杆菌所致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增多;痢疾杆菌败血症、溶血-尿毒综合证、瑞特综合征(尿道关节、结膜综合征)、关节炎、球后视神经炎心肌炎、骨髓炎、肝炎角膜溃疡等。
影响诊断:
钡剂灌肠x线检查
仅适用于慢性患者。
粪便:
大便粘液脓血样,涂片镜检有大量红、白细胞,并可见吞噬细胞。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细菌阳性者按常规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免疫学:
采用荧光抗体染色法、玻片固相抗体吸附免疫荧光技术、荧光菌球法、粪便凝集试验、增菌乳胶凝集法、对流免疫电泳法、免疫染色法等,具有快速、敏感、简便等优点,但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尚待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组织学检验:
乙状结肠镜检查:
对有痢疾大便而疑有其他结、直肠疾患时或判断菌痢病人的肠粘膜病变恢复情况,均应进行此项检查。
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阿米巴痢疾: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明显降低,患者多为散发,缓慢起病,少有发热腹痛轻,里急后重轻、大便次数不多,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果酱状,新鲜大便可查见原虫或包囊。
(2)病毒性肠炎:以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为常见。急性起病,呕吐发热腹泻为其临床特点。大便呈水样,偶带粘液。留粪便标本用电镜或免疫学方法直接查病毒或病毒抗原可确诊;取双份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亦可确诊。
 (3)沙门菌肠炎: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婴儿沙门菌常引起人类肠炎。临床多为轻度腹泻,病程短,但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发热期较长,大便中常带粘液和脓血。抗生素治疗效果差,粪便培养可分离出沙门菌。
 (4)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以粪便细菌培养、动物结肠结扎试验(证实肠毒素存在的检测方法)及血清凝集试验可与急性菌痢相鉴别。
 (5)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必须考虑此病。表现为腹痛腹泻、可伴发热大便呈水样或粘液便,迁延数日可出现粘液血便
另外,急性菌痢应注意与空肠弯曲菌肠炎、副溶血弧菌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类志贺毗邻单胞菌肠炎、亲水气单胞菌肠炎等相鉴别。
2.中毒性菌痢与下列疾病鉴别 
      (1)流行性乙型脑炎: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惊厥为其临床特点。与中毒性菌痢的鉴别,可用1%温盐水灌肠,取灌肠液检查;或作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脑脊液有异常改变,而中毒性菌痢患者的灌肠液中有粘液,涂片镜检有大量红、白细胞。
      (2)肺炎:有呼吸急促、咳嗽、紫绀,肺部体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x线检查肺部可有病变。
      (3)脑型疟疾: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和血涂片检查疟原虫,不难作出诊断。
      (4)重度中暑:有高温接触史,肛温显著升高,皮肤灼热无汗,可伴有谵语、惊厥及昏迷等神经症状,而粪便涂片镜检无异常。
3.慢性菌痢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抗菌痢治疗无效。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有广泛出血点或溃疡,粘膜脆性强易出血。晚期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结肠袋消失,结肠变短,管腔变小,可见狭窄区。
      (2)直肠或结肠癌:发生于40岁以上者较多,常见血便或脓血便,随后出现腹泻、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做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及活体组织检查可确诊;高位者需行钡灌肠x线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慢性血吸虫病:有流行区河水接触史,肝脾多肿大,血象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环卵沉淀试验阳性,粪便孵化沉淀检查有毛蚴,肠镜检查直肠粘膜充血水肿,肠粘膜活检可见血吸虫卵。
疗效评定标准:
1.急性与中毒性菌痢
(1)近期治愈:①症状消失。②每日大便不超过两次,且外观正常。③粪便镜检:停药后隔日检查1次,连续两次,查10个高倍视野,每视野白细胞数均不超过3个。④粪便培养或荧光抗体检查:停药后隔日1次,连续两次阴性。如无条件做此两项检查,应达到①②③项,并在停药后观察4日无改变。
(2)治愈:出院后每月随访1次,内容包括症状、体征、粪便检查及细菌培养,经6次随访,各项均为阴性。
2.慢性菌痢
(1)近期治愈:除达到急性菌痢的近愈标准外,肠镜检查结果正常。设备条件不足的单位,在患者达到急性菌痢近愈标准的前3项后,停药观察8天。各项检查均无改变,始可出院。
(2)治愈:同急性菌痢
预后:
本病一般只要治疗得当,多在1~2周内痊愈。若急性菌痢处理不当,易致慢性菌痢。慢性期患者常并发营养不良贫血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
一般预后良好,大多在短期内治愈。急性菌痢如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菌痢。中毒性菌痢如未能及时诊治或并有严重伴发病和并发症者,则预后不良。
并发症:
近年来发现痢疾杆菌所致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增多;痢疾杆菌败血症、溶血-尿毒综合证、瑞特综合征(尿道关节、结膜综合征)、关节炎、球后视神经炎心肌炎、骨髓炎、肝炎角膜溃疡等。
治疗:
消化道隔离。注意适当休息,给予易消化饮食。
1.急性菌痢
      (1)一般治疗:高热、腹泻频繁、腹痛剧烈时,应对症治疗。脱水时采用口服补液: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或枸橼酸三钠2.9g,氯化钾1.5g,加温开水至1000m1。脱水明显者给予静脉补液,酸中毒时,应给碱性溶液。
      (2)抗菌治疗:根据当时、当地与病人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儿童慎用喹诺酮类药。
      ①诺氟沙星:每次0.4g,每日2次;儿童每日15~20mg/kg,分之次服,5~7日为1疗程。
      ②依诺沙星,每次0.4g,每日2次;儿童每日15~20mg/kg,分2次服,5~7日为1疗程。
      ③复方新诺明:每片含smz400mg和tmp80mg,每次2片,每日2次,首剂加倍,儿童剂量酌减。5~7日为1疗程。对有磺胺过敏、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血象。
      ④甲氧苄氨嘧啶(tmp)  :常与磺胺类药物、抗生素或中草药伍用。每次0.1~0.15g,每日2次;儿童每日5~8mg/kg,分2次服,  5~7日为1疗程、用药时要注意观察血象。
      ⑤抗生素:酌情选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肌肉注射,如丁胺卡那霉素0.2~0.4g,每日2次;庆大霉素8万u,每日2~3次,其次为氨苄青霉素4~8g/天,静脉滴注;磷霉素钠2~6g/天,静脉滴注。亦可用环丙沙星0.2g,每日2次,静脉滴注。
      ⑥短程快速疗法:诺氟沙星0.6g或黄连素1g  (或土霉素1 .5,加tmp  0.2g,每12小时1次,4次为1疗程。高热时酌加泼尼松10~20mg,腹痛者酌加山莨菪碱(654-2)10~20mg。
2.中毒性菌痢
    (1)解除血管痉挛:疾病早期即给予血管扩张药,以解除血管痉挛,可用山莨菪碱(654-2)或阿托品治疗。654-2剂量为每次40mg,儿童每次1~2mg/kg,每10~15分钟静注1次。病情危重时剂量加大,每次50~60mg,儿童每次3~4mg/kg。待四肢转暖,面色微红,呼吸及循环改善时停药。也可用阿托品,每次0.03~0. 05mg/kg,用法同654-2。
    (2)降温止惊:高热易致惊厥,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同时用1%温盐水1000m1流动灌肠,并酌用适当退热剂。对极度躁动不安者用安定1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或水合氯醛40~60mg/kg灌肠;或苯巴比妥钠5mg/kg肌肉注射。
    (3)防治循环衰竭
    ①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对无明显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者,按生理需要量补充,成人每日2500~3000m1;儿童每日80~100ml/kg,分批静脉滴注。开始2~3批用1/2等渗液体,尔后用1/3等渗液体。对吐泻严重、有明显酸中毒及循环衰竭时,先用5%碳酸氢钠液,成人每次250~300m1,儿童每次5ml/kg、静脉快速滴入或静脉推注。后用2:1溶液(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溶液)成人每次500m1,儿童每次10~20ml/kg,静脉点滴。尔后用6%低分子右旋糖酐,成人每次不超过500m1,儿童按10~20ml/kg(一次最大量不超过300ml)静脉滴入。待有小便酸中毒纠正及循环改善时,改用生理维持液补给。低钾者补钾。根据病情掌握液体总量及速度。
    ②应用血管扩张药:对循环衰竭患者在扩容纠酸的基础上或与扩容纠酸的同时,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血管扩张药以改善微循环。常用654-2,用药方法同上。
    ③激素治疗:早期应用激素可较快地缓解高热和感染中毒症状,防止病情加重。常用泼尼龙(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泼尼龙的用量成人每日300~400mg,儿童每日5~10mg/kg,分3~4次,加入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剂量为0.5~1.0mg/kg,加入输液瓶莫菲氏滴管内静脉滴注,必要时6小时后可重复使用。
    ④毛地黄制剂的应用:心功能不全者,可用毛花甙丙或毒毛旋花子甙k治疗。
    ⑤缩血管药的应用:休克早期应用缩血管药可加重微循环障碍,减少组织的灌注量,弊多利少。经扩容纠酸、应用血管扩张药、强心、激素治疗等综合措施后,休克症状并无明显的好转或反趋恶化时,可加用升压药如间羟胺或多巴胺。
    (4)防治脑水肿及呼吸衰竭
    ①应用大剂量山莨菪碱治疗(用法同上)。、
    ②应用脱水剂治疗:有脑水肿表现时,立即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每次1.0g/kg,静脉注射,4~6小时1次,与50%葡萄糖交替应用。必要时可用30%尿素每次0.5~1.0g/kg,静脉推注,直至脑水肿症状消失。
其他:输液、给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插管或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器。
(5) 抗菌治疗:近年来耐药菌株逐渐增多,为有效地控制感染,应联合使用两种抗菌药物。可采用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剂量同前。待能口服或中毒症状好转后,按急性菌痢治疗。
(6) 视伴发病和并发症的治疗。   
3. 慢性菌痢
    (1)生活规律,注意体质的增强:慢性菌痢患者的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性,除急性发作型外,均可适当地参加些轻度体育活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气功等、这对增强体质、恢复体力有一定帮助。对于食欲差、长期腹泻、消化吸收不良者,注意补充维生素b、c等。
    (2)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粪便细菌培养阳性者作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粪便培养阴性者,采用既往未用过的抗菌药物,或根据该地区耐药菌株的情况,采用较有效的药物。最好应用两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疗程延长到10~14天。有时可反复多个疗程,直至症状消失,细菌检查转阴为止。但切忌过多滥用抗菌药物,否则易致耐药菌株的增加和肠道菌群失调。
    (3)治疗肠粘膜病变:对肠粘膜有病变者,可用2%磺胺嘧啶银胶悬液或0.3%黄连素液保留灌肠治疗。每次用量为200m1,每晚保留灌肠1次,14~21天为1疗程。
    (4)肠功能紊乱的治疗: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易发生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便次增多,但粪便涂片镜检无明显异常,可用乳酶生、乳酸菌素或双歧杆菌制剂等治疗。
    (5)其他治疗:免疫功能异常者,酌用免疫调整剂。对并发症或伴发病如肠寄生虫病(蛔虫、钩虫)、贫血其他疾病等,均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
急性菌痢用抗菌药或单纯服用汤药均可治愈。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儿童,且惊厥、昏迷等症状常出现在腹痛下痢之前,病情险恶,宜中西医结合进行抢救。慢性菌痢病程长,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除用抗菌药控制急性症状外,按中医分型辨证施治用汤药治疗,同时可加用针刺治疗以调整肠道功能紊乱。诊治参考:
    1.急性菌痢的治疗,短程快速(2日)疗法:先后采用土霉素+tmp、黄连素+tmp、吡派酸+tmp、诺氟沙星+tmp等,单一疗程治愈率可达95%以上。中医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辅以调气行血。初期用芍药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白头翁汤加减。
    2.中毒性菌痢发病急骤,病情险恶,宜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血管扩张药以解除血管痉挛,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防治循环衰竭。应用脱水剂防治脑水肿及呼吸衰竭。中医的治疗是清热解毒凉血,应用白头翁汤加减。对出现休克者,急服参附汤生脉散治疗。
    3.慢性菌痢病程长,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除重视一般治疗外,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阴虚痢的治疗是坚阴泄热,扶正止痢。用黄连阿胶汤驻车丸加减。休息痢发作时以清化湿热为主,可用白头翁汤加减。休止时以健脾益气为主,可用健脾和胃汤合香连丸。对虚寒痢温补脾肾,佐以固脱。用桃花汤合养脏汤加减。

中医

简介:
细菌性痢疾在临床上以大便次数增多,夹杂粘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特征,属中医“肠澼”、“赤白痢”、“疫毒痢”等范畴。
病因:
本病的发生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有关。
病机:
病机要点为邪毒内盛,滞胃肠,阻碍气机,蒸腐气血。病位主要在脾、胃、大肠。病性多属实。反复不愈者,亦可见虚实挟杂之证。
诊断:
临床根据痢下形色,热势轻重腹痛特点来区分。通常痢色赤,壮热恶寒轻,腹痛胀满拒按者,属实属热;痢色白,发热恶寒腹痛喜暖喜温者,属寒属虚。
1.湿热痢
主证壮热口渴,烦躁不安,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腻,脉象洪数。
分析:本证由湿热蕴结胃肠所致。湿热内盛,故见壮热口渴,肛门灼热。蒸腐血肉,化腐成脓,热伤络脉,故见便血。邪阻气机,则见里急后重
2.疫毒痢
主证:起病急暴,高热,抽搐呕吐烦躁谵妄,神志昏迷,痢下脓血,舌质红,苔黄厚,脉数有力;或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皮肤发花,脉象细数无力。
分析:本证为感染暑湿疫气,毒热炽盛所致。邪热内炽,蕴结胃肠,故见急暴起病,高热不退,下痢脓血。毒热化火,扰动心肝,故见昏迷。毒盛正虚,则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3.寒湿痢
主证:痢下多白,清稀而腥,或纯下白冻,次数较多,腹痛肠鸣,胸闷不渴,饮食不振,尿清不黄,肛门坠胀,舌苔白腻,脉象沉缓。
分析:本证由于寒湿郁滞肠胃所致。气机受阻,气滞血凝,故见痢下清稀白冻,里急后重寒湿下迫,故见肛门坠胀,腹痛肠鸣舌苔白腻,脉象沉缓为寒湿阻滞之象。
4.虚寒痢
主证:下痢日久,便多粘液白沫,滑泄不止,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面白食少,四末不温,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
分析:本证是由过用寒凉,或素体阳虚,或寒湿痢迁延不愈所致。脾胃虚寒,水谷不化,故见下痢日久,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舌淡脉沉为虚寒之象。
治疗:
本病的治疗,初起以祛邪为主,分清寒热而分别投以温中散寒及清热利湿之法。久痢耗伤正气变为虚证虚实夹杂,当以扶正祛邪为要。此外,祛邪之时当慎防攻伐正气,扶正时则宜注意勿恋邪气
一、辨证选方
1.湿热痢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15g,秦皮黄柏败酱草各10g,白芍赤芍黄芩各6g。有表证葛根银花连翘;毒热较盛加黄连栀子赤痢地榆大黄枳实腹痛重加陈皮甘草、重用白芍
2.疫毒痢
治法:清肠解毒利湿泄热。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白头翁15g,黄柏栀子秦皮钩藤僵蚕各10g,黄连黄芩全蝎各6g。壮热狂躁加水牛角丹皮紫草昏迷者加石菖蒲;内闭外脱加参附汤。
3.寒湿痢
治法:温中散寒,化湿止痢。
方药:理中汤合平胃散加减。苍术厚朴陈皮各10g,党参赤芍各10g,干姜甘草各6g,大枣6枚。风寒较重加荆芥防风羌活;表湿较重加藿香佩兰;夹有滞加莱菔子神曲
4.虚寒痢
治法:温补脾胄,散寒止痛。
方药:理中汤加减。人参白术赤石脂各12g,山药白芍茯苓各10g,干姜甘草各6g。肾阳虚者加附子肉桂;阳虚水湿不化加大腹皮黄芪泽泻
二、专方验方
1.止痢饮:马齿苋30g,白木槿花15g。清水煎汤,加糖少许,当茶频服,连服5~7天。可治疗湿热痢
2.柏马汤:黄柏10g,鲜马齿苋20g,大蒜5g,陈皮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于湿热痢
3.黄连汤黄连15g,干姜15g,石榴皮15g,阿胶15g,当归1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治疗湿热痢疾
4.止痢散:广木香4.5g,川黄连6g,白芍9g,西川军1.5g。共研细末,6个月~1岁每服0.3~0.9g,1~3岁每服0.9~1.8g,3~6岁每服2.5g,每日服3次,用于湿热痢
5.苦黄散黄连吴茱萸白芍各100g(同炒)。为粗末,每次20g水煎,每日3次。适用于痢疾湿重于热者。
三、其他疗法
1.贴敷:苦参60g,木香10g,共研细末,每次1~2g,以温水调成糊状敷于脐上,每日换药1次,用于湿热痢吴茱萸6g,五倍子9g,木香2g,肉桂3g。共研细末,每次1~2g,以食醋调敷脐上,每日换药1次,用于寒湿痢
2.灌肠:木槿花、黄柏各50g。水煎取汁200ml,每次30~50ml保留灌肠,每日1~2次,用于湿热痢肉桂附子五倍子大蒜各10g,水煎取汁200ml,每次30~50ml保留灌肠,每日1~2次,用于寒湿痢
中药:
1.葛根芩连片:具有清热解表,清肠止痢之功,治疗湿热痢。3岁以下每服1/2片,3~6岁每服1片,每日3次。
2.香连丸:具有清热解毒,行气化滞之功。治疗湿热痢,3岁以下每服0.3g,3~6岁每服0.6g,每日3次。
3.泻痢固肠丸:具有健脾温肾,固肠止痢之功,用于久痢脾虚症。3岁以下每服1g,3~6岁每服1.5g,每日3次。
4.泻痢保童丸:具有健脾温中,祛湿固肠,理气止痛之功。用于久痢脾虚证。1~3岁每服1/2丸,3~6岁每服2/3丸,6岁以上每服1丸。每日2次。
5.久痢丸: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化滞之功。适用于久痢脾虚证。3岁以下每服1.5g,3~6岁每服2g,每日服3次。
针灸:
合谷天枢上巨虚为主穴。疫毒痢加大椎、十宣放血;寒湿痢阴陵泉气海;虚寒痢脾俞肾俞。针用泻法,不留针,每日1次。
推拿:
脾经、清大肠清天河水、退六腑、推下七节骨、运内八卦分阴阳,用于湿热痢;补脾经、推三关、推大肠、揉外劳、摩腹、推上七节骨,用于寒湿痢

西医

简介:
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是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排脓血样大便。根据临床经过将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期,前者又分普通型、轻型、中毒型,后者又分迁延型、隐匿型和急性发作型。
病因:
为痢疾杆菌感染。痢疾杆菌为志贺菌属,是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按其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分为4群,即a群为志贺氏菌,b群为福氏菌,c群为鲍氏菌,d群为宋内氏菌。各型均可释放内毒素,但产生外毒素 (细胞毒性、神经毒性及肠毒性作用)的能力以志贺痢疾杆菌最强。
季节:
本病常年散发,但夏秋季为高峰。
发病机理:
病原由胃进入肠道后,在肠粘膜上皮细胞中繁殖,通过基膜进入固有层繁殖,并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同时细菌产生内、外毒素,内毒素主要与全身症状有关,导致各种毒血症症状及严重微循环障碍。外毒素与肠粘膜细胞坏死、水泻、神经系统症状有关。菌痢病变部位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主。中毒菌痢发生除与毒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个体反应性有关。目前我国以福氏杆菌引起的菌痢多见,其次是宋内氏菌。
诊断标准:
1.急性菌痢
(1)流行病学:病前1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多见于夏秋季。
(2)临床特点:有发热腹痛腹泻(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等症状,左下腹压痛。
(3)实验室检查
①粪便镜检多数成堆的白细胞或脓细胞,满视野分散的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或镜检10个高倍视野,平均每视野白细胞10个以上,或连续两次检查每视野平均5个以上。②粪便或肛拭子培养生长志贺菌。
③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查粪便中志贺菌抗原成分,获得阳性结果。
2.中毒性菌痢
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突起高热(少数体温不升)。腹泻一般较轻(成人患者腹泻较明显),粪便或灌肠液检查发现脓血或较多白细胞及红细胞,并迅速出现下列情况1种或1种以上。(1)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精神萎靡、嗜睡、躁动、谵妄、反复惊厥、神志不清、昏迷等。
(2)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或灰白,四肢发凉,紫绀,脉细速,脉压差小,血压下降等(排除脱水因素)。3.慢性菌痢
(1)急性发作型:病前2~6个月内有菌痢病史,本次发作前有受凉、进食生冷饮食或劳累等诱因。有急性菌痢症状,并能排除再感染者。粪便检查符合菌痢改变。
(2)迁延型: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发作,症状典型或不典型;或急性菌痢迁延不愈,病程超过两个月者。如能排除其他原因,或粪便培养生长志贺菌,可以确诊。
(3)隐匿型:有菌痢病史,临床症状已消失两个月以上,但粪便培养阳性,或肠镜检查肠粘膜有病变者。
发病:
潜伏期为数小时~7日,一般为1~2日。
体征:
(一)急性期
1.普通型:急性起病,畏寒、发热腹痛腹泻大便初为稀便,继而转为粘液、脓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查体左下腹压痛。严重者大便频繁,可致脱水酸中毒
2.轻型:全身和肠道症状均较轻,大便为稀便或粘液便,镜检可见少数红、白细胞。
3.中毒型:多见于2~7岁儿童。表现为全身严重毒血症症状。起病急骤,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脓血便出现较晚。根据其主要表现又分为三型:①休克型:主要为感染性休克的表现。②脑型:主要为脑缺氧、脑水肿至脑疝的表现,如惊厥、昏迷呼吸衰竭等。③混合型:兼有周围循环衰竭和脑水肿征。
(二)慢性期:凡病程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
1.迁延型:持续有轻重不等的症状,大便成形或较稀,带粘液或少量脓血。亦可便秘腹泻交替出现。
2.隐匿型:一年内有菌痢史,临床无症状,但乙状结肠镜检查异常,大便培养可阳性。
3.急性发作型:类似急性菌痢,但全身中毒症状常不重,可在上述两型的基础上发生
实验室诊断:
急性菌痢患者一般不宜作乙状结肠镜检查。慢性患者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内镜检查,可观察粘膜病变情况,并刮取渗出物作细菌培养,以提高检出率。钡剂灌肠x线检查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仅
粪便:
1.粪便常规:外观为粘液、脓血便,镜检见大量红、白细胞和巨噬细胞。
2.粪便培养:痢疾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
免疫学:
免疫检测粪便中痢疾杆菌特异性抗原,可协助早期诊断。
鉴别诊断:
1.小儿肠炎  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等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菌痢,鉴别诊断靠病原学检查。
2.阿米巴痢疾:南方多见,全身中毒症状较轻,以血便为主而脓液较少,里急后重少见,粪便镜检可见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3.急性坏死性肠炎:多见于4~14岁儿童。有发热腹痛腹泻便血,重时出现中毒性休克,易与中毒菌痢混淆。但本病大便以血水便为特点,粪便细菌培养阴性。
4.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不发热,可有血便,需与菌痢鉴别。本病肠梗阻症状明显,阵发性腹痛呕吐,腹部可触及肿块,肛门指诊及空气或钡液灌肠x线检查可确诊。
5.高热惊厥:需与中毒菌痢的脑型鉴别。本病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常于病初体温骤升时发生惊厥,惊厥仅发作1~2次,持续时间短暂,抽后一般情况好,多有既往类似病史。
疗效评定标准:
1.急性与中毒性菌痢
(1)近期治愈:①症状消失。②每日大便不超过两次,且外观正常。③粪便镜检:停药后隔日检查1次,连续两次,查10个高倍视野,每视野白细胞数均不超过3个。④粪便培养或荧光抗体检查:停药后隔日1次,连续两次阴性。如无条件做此两项检查,应达到①②③项,并在停药后观察4日无改变。
(2)治愈:出院后每月随访1次,内容包括症状、体征、粪便检查及细菌培养,经6次随访,各项均为阴性。
2.慢性菌痢
(1)近期治愈:除达到急性菌痢的近愈标准外,肠镜检查结果正常。设备条件不足的单位,在患者达到急性菌痢近愈标准的前3项后,停药观察8天。各项检查均无改变,始可出院。
(2)治愈:同急性菌痢
预后:
中毒型是菌痢的危重临床类型,起病急,发展快,病情严重,必须积极抢救。
治疗:
本病治疗原则为抗感染、纠正脱水酸中毒、及时抢救危重症状。
一、急性普通型菌痢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肠道隔离。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吐泻频繁者可短期禁食、静脉补液。
2.对症治疗:高热时需及时降温,出现高热惊厥时要积极止惊。有脱水酸中毒者及时纠正。
3.病原治疗:一般常用吡哌酸每日30~40mg/kg,分3次口服,若与tmp合用,效果更佳。tmp剂量为每日5~10mg/kg,分2次服;亦可用氟哌酸每日10mg/kg,分2次服;黄连素每日10~20mg/kg,分3次服;痢特灵每日10mg/kg,分3次服;庆大霉素每日10~15mg/kg,分3次服;多粘菌素e每日8万~10万u/kg,分3~4次服。
二、急性中毒菌痢
1.一般治疗:除肠道隔离外,应密切监护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禁食,静脉补液。
2.病原治疗:可选用丁胺卡那霉素每日10~15mg/kg,分2次静脉滴注;头孢哌酮(先锋必)每日50~200mg/kg,分2次静脉滴注。
3.对症治疗:高热时给物理或药物降温,如安乃近滴鼻,酒精擦浴、冷敷或大血管处置冰袋等。有乏氧征时及时吸氧。昏迷病人应侧卧,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激素有抗炎、抗毒、减轻脑水肿、抗休克等作用,可用地塞米松每日0.5~1mg/kg,或氢化可的松每日10~20mg/kg,分2~3次静滴,短期内应用。
5.抗休克治疗: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详见"流脑"节)
6.脑水肿治疗:脱水、止惊、改善脑部微循环、降温及亚冬眠治疗,必要时应用人工呼吸器。(详见"流脑"节)
三、慢性菌痢
1.一般治疗;饮食宜少渣易消化,营养丰富,忌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2.病原治疗:以口服抗生素为主,急性发作型按普通型菌痢治疗,适当延长疗程。迁延型或持续排菌者,按药物或试验选用适当抗菌药物,疗程宜较长,并重复2~3疗程。对大便经常有脓血、乙状结肠镜检肠粘膜病变持久不愈、细菌培养阳性者,可用1:100呋喃西林30~60ml,内加普鲁卡因40~80mg,泼尼松5mg,保留灌肠,每日2次,7~10天为一疗程。亦可用0.5%卡那霉素或1~2%新霉素灌肠。
3.其他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口服多种维生素,肌注丙种球蛋白等。注意调整胃肠功能紊乱和菌群失调,予乳酶生、维生素c、叶酸、胃蛋白酶和胰酶等。积极治疗合并症如佝偻病贫血、寄生虫病等。
中西医结合:
1、急性细菌性痢疾为细菌感染所致。一般以西药抗炎治疗为主。常用药有黄连复方新诺明等。目前研究表明,中药白头翁黄连等对痢疾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临床治宜在辩证基础上加用此类药物,以协同西药发挥疗效。
2、对于慢性迁延性痢疾,单纯使用抗菌素效果不佳,且易引起菌群紊乱。此期病人多属脾肾阳虚,配合中药温补脾肾,固肠止泻的方法,往往收到良好效果。多用养脏汤桃花汤加减。大便滑脱失禁者,除予以补液外,可在中药中加入石榴皮芡实莲肉等。
3、细菌性痢疾恢复期,便培养为阴性,但患儿往往仍有腹泻,营养状况低下,此时不能再继续使用抗菌素,应适当加入胃酶合剂、乳酶生等,并配合中药益气收涩之品,如党参黄芪吴茱萸芡实之类。使患儿胃肠症状尽早消失,使其功能尽快恢复。

“细菌性痢疾” 相关论述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中医认为:本病由外感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所致。夏秋季多见。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和泻下脓血粘液,日下数次至十数次不等为特征。3~7岁儿童常可突然发病,表现为高热、惊厥、昏迷、四肢发冷等症,此为“中毒性菌痢”,甚者可危及生命,及时救治。
湿热痢急性菌痢 下痢赤白粘冻,腹痛里急后重小便短赤,可伴发热。治宜清热化湿解毒,兼以理气行血。有表证者宜疏表,有滞者宜推荡,忌收涩止泻。
(一)
处方:樱桃100~150克。
用法:将樱桃去核,压取原汁。每日1剂,1次服完,连服5~7天。
(二)
处方:淡豆豉15~30克,大蒜头24克。
用法:将大蒜头剥去薄皮洗净,与淡豆豉共捣烂如泥,放碗内置锅中隔水蒸熟。每日1剂,分1~2次服完,连服5~7剂。
(三)
处方:黄连6克,吴茱萸1.5克,白芍15克。
用法:水煎,每日3次,温服
本方适用于湿热痢
(四)
处方:葎草60克,焦楂30克,木槿花15克,清茶3克。
用法:水煎分3服。
(五)
处方:铁苋菜30克,野苋菜30克,马齿苋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
(六)
处方:白糖20克,鲜旱莲草30~50克。
用法:将旱莲草用温开水洗净,捣烂榨取浓汁,与白糖混和,置锅内隔水蒸化,凉后备用。每日1剂,分1~2次服完,连服5~7天。1岁以下小儿酌减。
(七)
处方:柿饼若干只,红糖白糖适量。
用法:将柿饼置炭火上煅烧存性,研成细末,红痢用等量白糖白痢用等量红糖,调匀,装瓶备用。1~2岁小儿每次15克,3~5岁者每次20克,6岁以上者每次30克,用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连服5~7天。
寒湿 腹痛,痢下白色粘冻,或白多红少,食少神疲,畏寒腹胀。治以温中燥湿,佐以解毒
(一)
处方:肉桂末1.5克,当归3克,陈皮3克,山楂6克,红糖适量。
用法:先将前4药浓煎去渣,入粳米煮成粥,待粥熟后调入肉桂末与红糖食用。每日服2次。
(二)
处方:荠菜500克,红枣20枚,花椒9克。
克,用红枣花椒汤送服,每日2次,连服7~10天。
疫毒中毒性痢疾) 突发高热,烦躁谵妄,甚则反复惊厥,神志昏迷,下痢或未见下痢,或突发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厥冷,汗出不温,皮肤见有花纹,口唇紫绀,呼吸深浅不匀。治以清肠解毒,泄热开窍,扶正固脱,熄风潜阳
(一)
处方:银花10克,白头翁6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用法:先煎前2药,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调入红糖,每日服2次。
(二)
处方:鲜鲫鱼500克,大蒜头2个。
用法:将鱼去鳞和内脏后切片,大蒜去外皮,同煮汤调味服食。每天1次,连服数天。
(三)
处方:黄花菜马齿苋各15克,红糖10克。
用法:煎水服,每天1~2次,连服数天。
(四)
处方:白头翁15克,黄连9克,黄柏9克,秦皮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或2剂,昼夜分服。
休息痢慢性菌痢 痢疾日久(2个月以上)不愈,时发时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谷不馨。治宜健脾气,滑脱不禁宜收涩固脱。
(一)
处方:大鲫鱼1只。
用法:洗净切片,小椒3克,草果1.5克,葱3茎,煮粥入五味子
(二)
处方:薏米莲子各15克,冰糖适量。
用法:煮前2药成粥,食时冰糖
(三)
处方:荞麦30克,核桃壳24克,红糖20克。
用法:将荞麦、核桃壳共置锅内,加清水500毫升煮至200毫升,弃渣取汁,冲入红糖调化,凉后可用。每日1剂,作1~2次服完,10天为1疗程,连服2~3个疗程。
(四)
处方:乌梅5~7枚,红糖20克,黄芪15克。
用法:将乌梅黄芪加水适量共放锅内煎浓,去渣取汁100毫升许,入红糖调化,候温使用。每日1剂,1次饮完,连服15~20天。
(五)
处方:山药15克,三七3克,鸦胆子15个。
用法:先煮山药成粥,送服三七末、鸦胆子(去皮),每日分2次服。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临床上包括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其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样大便为特点。中医认为本病为饮食不洁,湿热疫毒入侵所致,临床上可分为四型。
(1)湿热痢。症状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脓血痢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等。
(2)寒湿痢。症状为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白多红少或为纯白粘液,纳少脘胀,精神倦怠等。
(3)疫毒痢中毒性痢疾)。表现为发病急骤、高热口渴、腹痛烦躁里急后重、便下紫色脓血,甚者神志不清等。
(4)休息痢慢性痢疾)。表现为痢疾时止时作,临厕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粘液,精神倦怠,食少畏寒等。
(一)起居调养法
痢疾乃饮食不洁所致,故生活起居应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方可防止本病的发生,如应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切生菜和熟菜的刀具及砧板要分开;夏秋季节不能贪凉过度;不喝生水,不食不洁瓜果,不吃变质食物,做到饥饱有度,不酗酒。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并杜绝细菌入侵。既病者要隔离休息。
(二)心理调养法
湿热疫毒入侵,常导致气机壅塞不畅,故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所以,调畅气血为治疗痢疾的大法之一,除药物治疗外,患者保持情绪舒畅也至关重要,故应避免抑郁、忧思、恼怒等不良情绪。
(三)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白头翁30克,川连5克,木香6克,银花15克,甘草5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用于湿热痢
(2)鲜黄荆叶150克,浓煎取汁,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寒湿痢
(3)黄连6克,地榆3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用于疫毒痢
(4)干姜10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水煎服,1日2次.用于休息痢
2.常用中成药
(1)香连丸,1日3次,每次6克。用于湿热痢
(2)六合定中丸,1日2次,每次6克。用于寒湿痢
(3)安宫牛黄丸,1日2次,每次1丸。用于疫毒痢
(4)人参健脾丸,1日3次,每次6克。用于休息痢
(四)饮食调养法
痢疾患者,肠胃受损,运化失常,故应进半流质食物,切忌辛辣、生冷与油腻食品。此外,以下食疗方可酌情选用。
(1)粳米50克、苡仁30克、马齿苋30克,共煮粥吃,1日2次。用于湿热痢
(2)活鲫鱼500克,大蒜2只。将鱼洗净,大蒜去皮,一起煮汤,加调料食之,每日1次。用于疫毒痢
(3)粳米50克,生姜20克,苡仁30克,共煮粥食之,1日2次。用于寒湿痢
(4)粳米50克,苡仁30克,生姜10克,红枣10枚,共煮粥吃,每日2次。用于休息痢
(五)针灸调养法
(1)体针:主穴取天枢足三里阴陵泉气海大肠俞等。配穴取曲池大椎内关中脘上巨虚、十二井、三阴交脾俞等。治疗时主穴全取,配穴随症取3~5穴。采用提插捻转泻法。症状控制后,改用平补平泻法,每日2~3次。休息痢施以补法,并配合灸法治疗,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
(2)耳针:取大肠小肠、皮质下、神门、交感等。每日1次,中强刺激留针20分钟,严重者,每日2~3次;症状缓解后,每日1次。
(3)艾灸疗法:取关元气海为主穴,配以阿是穴(多在气海穴旁开各1/4寸)。用隔蒜灸法,将洗净的独头蒜1个,切成2.5~3毫米厚的4片。分别置于4个穴位上,将艾卷点燃,在离蒜片5~10毫米处熏灼,主穴灸8分钟,配穴灸2~4分钟,每日4~6次。
(六)推拿调养法
推拿法慢性痢疾比较实用。用指压法,分别按压中脘穴、神阙穴、天枢穴、关元穴、足三里穴、合谷穴。每穴用食指和中指(脚部穴位用双手拇指),先顺时针,再逆时针,各按压36圈。
(七)其他调养法
1.拨罐法:取穴为①大椎脾俞肝俞;②大肠俞胃俞;③天枢中脘关元。以上3组穴,每日1组,均用刺络拔罐法,留罐15分钟,每日1次,3组穴轮流施罐。
2.敷贴法:①行军散0.6克,用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1次。用于湿热痢疫毒痢。②吴茱萸适量,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脐部及两足心(涌泉穴),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1次。用于寒湿痢休息痢
3.气功疗法(涤秽功)
(1)预备:坐位或卧位。全身放松,两目轻闭,舌抵上腭,调匀呼吸,排除杂念。
(2)涤秽:意想真气从胃口旋入,凭空而行,真气运归大肠,以意驱动大肠热毒垢秽之气,由左旋右,回旋九曲,将秽毒之气旋转送往谷道,做5~10次。然后,吸气微提肛门,使肛门闭住,再自右绕左反方向从九曲旋至胃口,做5~10次。
(3)意守丹田:涤秽后再意守丹田,使真气收归元海,以还本原,再以手掌揉腹、搓手、搓脸收功。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与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便等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单验方
1.大蒜10~15克捣烂,马齿苋30~60克,煎水1碗,冲入蒜泥,过滤得汁,1日2次分服。
2.马齿苋60~90克(鲜草加倍),扁豆花l0~12克,水煎加红糖,口服2次。
3.取无花果,l0岁下每次用1~2个,10岁以上每次用2~3个,捣烂加糖,红痢加白糖白痢红糖,兑水,砂锅内熬,候二、三沸即可,将汤及果肉一并喝下。
(二)中成药
葛根芩连微丸香连丸(片)等。
(三)基本方药
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10~15克、秦皮10~15克、黄连10~12克、黄芩10~12克、白芍10~15克、马齿苋10~20克、苦参10~20克、广木香5~10克、砂仁3~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
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10~15克;
血痢腹痛甚加赤芍12克、地榆15克;
高热不退者加水牛角片30克、丹皮12克;
纳差者加焦山楂15克;
脱肛者加黄芪15克、天麻6克、赤石脂15克。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见。儿童发病率一般较高,其次是20~39岁青壮年,老年患者较少。
【病因及传染途径】
痢疾杆菌是革染色阴性的短杆菌。按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可分为四群。福氏菌(shigella flexneri)、宋内氏菌(sh.sonnei)、鲍氏菌(sh.boydii)和志贺氏菌(sh.dysenteriae)。所有痢疾杆菌均能形成内毒素,志贺氏菌除内毒素外,还可产生外毒素。现用ipa质粒抗原和志贺毒素(sht)基因作pcr测定,为快速诊断开辟了新的徐径。
菌痢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痢疾杆菌从粪便中排出后,可直接或间接(通过苍蝇等)污染食物、饮水、食具、日常生活用具和手等,再经口传染给健康人。食物和饮水的污染有时可引起菌的暴发流行。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经口进入消化道后,在抵抗力较强的健康人可被胃酸大部分杀灭,即使有少量未被杀灭的病菌进入肠道,亦可通过正常肠道菌群的拮抗作用将其排斥。此外,在有些过去曾受感染或隐性感染的患者,其肠粘膜表面有对抗痢疾杆菌和特异性抗体(多属分泌性iga),能排斥痢疾杆菌,使之不能吸附于肠粘膜表面,从而防止菌痢发生。而当人体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降低时,如一些慢性病、过度疲劳、暴饮暴食及消化道疾患等,即使感染小量病菌也容易发病。
痢疾杆菌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后,先在上皮细胞内繁殖,然后通过基底膜侵入粘膜固有层,并在该处进一步繁殖,在其产生的毒素作用下,迅速引起炎性反应,其强度与固有层中的细菌数量成正比,肠上皮细胞坏死,形成溃疡。菌体内毒素吸收入血,引起全身毒血症
中毒菌痢大多发生于儿童,其发病机制尚未查明,可能因患者为特异体质,故对细菌毒素呈强烈过敏反应。
【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菌痢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大肠,尤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病变严重者,整个结肠甚至回肠下段也可受累。根据肠道炎症特征、全身变化和临床经过的不同,菌痢可分为以下三种:
1.急性细菌性痢疾 病变初期呈急性卡他性炎,表现为粘液分泌亢进,粘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后形成表浅糜烂。粘膜下层也可见炎性反应,但程度较轻。病变进一步发展乃成为本病特征性的假膜性炎,表现为粘膜表层坏死,同时在渗出物中出现大量纤维素,后者与坏死组织、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细菌一起形成假膜(图18-22)。假膜首先出现于粘膜皱襞的顶部,呈糠皮状,随着病变扩展可融合成片。假膜一般呈灰白色,如出血严重或被胆色素浸染时,则可分别呈暗红色或灰绿色(图18-23)。大约在发病后一周左右,在中性粒细胞破坏后释出的蛋白溶解酶作用下,纤维素和坏死组织发生溶解液化,而使假膜成片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溃疡溃疡多数浅表,甚少穿破粘膜肌层,但亦偶有深达肌层引起穿孔导致腹膜炎者。当病变趋向愈复时,肠粘膜的渗出物和坏死物逐渐被吸收、排出,组织的缺损经再生而修复。浅小的溃疡愈合后无明显瘢痕形成,深而较大的溃疡愈合后可形成浅表瘢痕,很少引起肠腔狭窄。
[imgz]binglixue424.jpg[alt]细菌性痢疾[/alt][/img]
图18-22 细菌性痢疾
结肠粘膜表层坏死并有白细胞和纤维素性渗出物
[imgz]binglixue425.jpg[alt]细菌性痢疾[/alt][/img]
图18-23 细菌性痢疾
结肠粘膜表面有假膜形成
肠系膜淋巴结偶可呈急性炎症而肿大。脾轻度肿大,白髓中细胞增生。肝、肾、心、脑等器官的实质细胞可发生变性甚至灶性坏死。
临床上,本病由于毒血症,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和白细胞增多;由于病变肠管蠕动亢进并有痉挛,引起阵发性腹痛腹泻等症状。由于炎症刺激直肠壁内的神经末梢及肛门括约肌,导致里急后重和排便次数频繁。随着肠炎症的变化,最初为稀便混有粘液,待肠内容物排尽后即转为粘液脓血便,偶尔排出片状假膜。排便每天10~20次或更多,但因量少,故脱水不明显。严重病例,大便次数频繁乃至失禁,并常伴有呕吐,可引起明显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
急性菌痢的自然病程为1~2周,在适当的治疗下大多痊愈,少数可转为慢性菌痢。并发症一般少见,包括肠出血、肠穿孔和关节炎等。后者每为多发性浆液性关节炎,多见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其发生可能为对感染的一种变态反应。
2.中毒细菌性痢疾 本型的特征为起病急骤,肠病变和症状常不明显,但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发病后数小时或10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本型多见于2~7岁儿童,常由毒力较低的福氏或宋氏痢疾杆菌引起,由毒力强的志贺氏菌引起者反而少见。肠病变一般较轻,主要为粘液分泌增加、粘膜充血、水肿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等卡他性肠炎的改变。有时肠壁集合淋巴小结和孤立淋巴小结滤泡增生肿大,而呈滤泡性肠炎的变化。临床上常无明显的腹痛腹泻及脓血便。
3.慢性细菌性痢疾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菌痢。多由急性菌痢转变而来,其中从福氏菌感染转为慢性者为多。慢性菌痢的病程可长达数月或数年,在此期间随着患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的波动,肠道病变此起彼伏,新旧混杂,原有病损尚未完全愈合,而新的病损又可发生,此时,可能是由于肠壁神经装置受损,使再生修复过程障碍而有慢性溃疡形成。此种慢性溃疡边缘不规则,边缘粘膜常过度增生而形成息肉溃疡多深达肌层,底部高低不平,有肉芽组织和瘢痕形成。由于肠壁反复受损的结果,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使肠壁增厚,严重者可造成肠腔狭窄。
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肠道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经常带有粘液或少量脓血。在急性发作肠的炎症加剧时,可出现急性菌痢的症状。大便培养痢疾杆菌有时阳性,有时阴性。有少数慢性菌痢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但大便培养持续阳性,成为慢性带菌者,常为传播菌痢的传染源。

细菌性痢疾(bacill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其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改变。因各型痢菌毒力不同,临床表现轻重各异。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病,其中夏秋季较为多见。
在病人和带菌者粪便中带有痢疾杆菌,这种人的粪便污染手、水、食物,经口传染给健康人。苍蝇来去于粪便食物间,对散播病菌和传播疾病起一定作用。
病菌侵入人体后数小时至7天出现症状,多数经过2~4天起病。起病大多很急,病人自觉怕冷、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和食欲不振等症状。继之出现腹泻,开始时大便呈糊状或水样,很快变为含有粘液和脓血。大便次数每天可多达几十次。每次量很少,常见粘液和脓血,伴有阵发性腹痛和想解解不出的里急后重感。一般病程为1~2周,若治疗不当,或贻误治疗常可转变成慢性。
少数病人,一般为2~7岁的儿童,中毒症状严重,起病甚急,发展极快,称中毒性菌痢,或称暴发性菌痢。突发高热(40℃或更高),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反复惊厥,神志昏迷。同时可出现面色灰白、口唇发绀、四肢发冷、脉搏微弱和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症状,或呼吸节律不齐、深浅不匀、双吸气或呼吸暂停等呼吸衰竭症状。腹痛腹泻症状在早期常常不明显,甚至不出现。因此,略有疏忽容易误诊,应高度警惕。
急性菌痢病人应卧床休息,多喝水,饮食以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稀粥、面条等。牛奶不宜多喝,因容易腹胀,不宜过早吃刺激性或多渣食物。遵照医嘱,全程、足量(即在症状消失后,再服药3天)服药,防止变成慢性。
病人有呕吐不能进食时,或有失水、高热时应去医院适当补液。中毒性菌痢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预防菌痢必须狠抓“三管一灭”(即管理饮食、饮水和粪便卫生,杀灭苍蝇),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工作结束洗手、外出归家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牢牢把住“病从口入”关。此外,饮食从业人员、食堂炊事员、保育员和给水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病人或带菌者要进行彻底治疗,在未治愈前不得从事炊事、饮食、保育和给水工作,以防疫情扩散。

巩某某,男,28岁
【初诊】
身热恶寒一日,头晕恶心腹痛阵作,里急后重大便带有脓血粘液。两脉濡滑而数,舌红苔白根厚而腻。病属暑热滞互阻不化,势将成痢,先以芳香宣化、逆流挽舟方法。
苏叶10克,藿香10克(后下),佩兰10克(后下),香薷6克(后下),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6克,桂枝6克,白芍10克,川军3克,二付
【二诊】
药后腹痛止而身热亦退,恶心已除,大便基本恢复正常,下坠感消失。脉象弦精,舌红苔白,再以升降分化方法,清其余邪,以善其后。
葛根10克,川连6克,黄芩10克,秦皮6克,木香6克,香附10克,焦三仙各10克,白芍10克,丹参10克,三付
【按】:凡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其邪路未深,可选用风药提出其邪,使由表外达,谓之逆流挽舟之法。喻嘉言倡用败毒散痢疾初起即是此法。赵师惯以葛根芩连汤加风药,本案中用香蔫、苏叶桂枝葛根等,达邪出表;用芩、连、大黄苦寒下行,直清里热,一升一降,故谓之升降分化。藿香、佩兰芳香化湿透邪外出,术香调气白芍和营。配伍恰当,两付即愈。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