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

参考:心阳暴脱 , 心肺气虚

“汗证” 相关论述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本节所论述的自汗盗汗,均为汗液过度外泄的病理现象。《明医指掌自汗盗汗汗证》对自汗盗汗的名称作了恰当的说明:“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
自汗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中医对其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若辨证用药恰当,一般均有良好的疗效。
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血汗同源。故血液耗伤的人,不可再发其汗。并明确指出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尿与气。”在出汗异常的病证方面,谈到了多汗寝汗灌汗绝汗等。《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首先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论治》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论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并指出其他疾病中表现的自汗,应着重针对病源治疗,谓“历节肠痈脚气、产褥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了概括,认为自汗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血虚阴虚。《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作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阳虚盗汗阴虚。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说:“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
自汗盗汗作为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本节着重讨论单独出现的自汗盗汗。至于由其他疾病引起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西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盗汗亦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夕又有少数人由于体质关系,平素易于出汗,而不伴有其他症状者,则不属本节范围。正如《笔花医镜盗汗自汗》说:“盗汗阴虚自汗阳虚,然亦有秉质如此,终岁习以为常,此不必治也。”
【病因病机
出汗为人体的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此属正常现象。在感受表邪时,出汗又是驱邪的一个途径,外感病邪在表,需要发汗以解表。
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除了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出汗过多外,引起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肺气不足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肺与皮毛表里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
2.菅卫不和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微受风邪,导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出。
3.心血不足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血证之后,血虚失养,均可导致心血不足。因汗为心之液,血不养心.,汗液外泄太过,引起自汗盗汗
4.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导致盗汗自汗
5.邪热郁蒸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以致肝火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临床表现】
本节汗证是指不因其他疾病(如发热等)的影响,而以汗出过度为主要表现的自汗盗汗,其临床特征是:①自汗表现为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常伴有气虚不固的症状;盗汗表现为寐中汗出,醒后即止,常伴有阴虚内热的症状。②无其他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诊断】
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为盗汗
2.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作为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自汗盗汗,因疾病的不同,各具有该疾病的症状及体征,且出汗大多不居于突出地位。
3.查血沉、抗“o”、t3、t4、基础代谢、血糖、胸部x线摄片、痰涂片等检查,以排除风湿热甲亢糖尿病肺痨疾病
【鉴别诊断】
自汗盗汗应着重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
1.脱汗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
2.战汗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之象。
3.黄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见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应着重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会出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之证。
治疗原则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
分证论治
·肺卫不固
症状: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本方为益气固表止汗的常用方剂,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少佐防风走表散邪,且助黄芪固表。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摄。兼有阴盛而见舌红、脉细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
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而症见汗出,恶风,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者,可改用大补黄芪汤以补益气血,固表敛汗。本方除含有玉屏风散药物外,尚有人参、山茱萸茯苓甘草五味子等益气固摄,熟地川芎肉苁蓉等补益精血,补益之力远较玉屏风散为强,故宜用于自汗之气血不足及体虚甚者。
·营卫不和
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方中以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两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配以生姜大枣甘草,助其调和营卫之功。
汗出多者,酌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兼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兼阳虚者,加附子温阳敛汗。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麦大枣汤之甘润缓急进行治疗。
营卫不和而又表现倦怠乏力,汗出多,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者,可改用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调和营卫
瘀血阻滞导致者,兼见心胸不适,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等症者,可改用血府逐瘀理气活血,疏通经络营卫
·心血不足
症状:自汗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治法:补心养血。
方药:归脾汤。.
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甘草生姜大枣理气调中,共奏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
汗出多者,加五味子牡蛎、浮小麦收涩敛汗。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熟地补益精血
·阴虚火旺
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
方中用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黄连黄芩黄柏苦寒清热,泻火坚阴黄芪益气固表。
汗出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涩敛汗。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
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等不显著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益肺肾,滋阴清热。
·邪热郁蒸
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肝汤
方中以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肝泄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和营,甘草调和诸药。
郁热较甚,小便短赤者,加茵陈清解郁热。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面赤烘热、口苦等症不显著者,可改用四妙丸清热除湿。方中以黄柏清热,苍术薏苡仁除湿,牛膝通利经脉
【转归预后】
单纯出现的自汗盗汗,一般预后良好,经过治疗大多可在短期内治愈或好转。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自汗,尤其是盗汗,则病情往往较重,治疗时应着重针对原发疾病,且常需待原发疾病好转、痊愈,自汗盗汗才能减轻或消失。
【预防与调摄】
汗出之时,腠理空虚,易于感受外邪,故当避风寒,以防感冒。汗出之后,应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擦干。出汗多者,需经常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持衣服、卧具干燥清洁。
【结语】
不因天暑、衣厚、劳作及其他疾病,而白昼时时汗出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自汗多由气虚不固,营卫不和盗汗多因阴虚内热;由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滋阴降火、清化湿热,是治疗自汗盗汗的主要治法,可在辨证方药的基础上酌加固涩敛汗之晶,以提高疗效。
【文献摘要】
素问·宣明五气》:“五藏化液,心为汗。”
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灵枢·营卫生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素问·藏气法时论》:“肾病者……寝汗出,憎风。”
素问·脉要精微论》:“肺脉,……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济生方·诸汗门》:“人之气血,应乎阴阳,和则平,偏则病。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阳虚阴必乘,故发厥、自汗。又况伤风中暑伤湿喜怒惊悸、房室、虚劳历节肠痈痰饮、产褥等病,皆能致之。”
医学正传·汗证》:“若夫自汗盗汗者,病似而实不同也。其自汗者,无时而激激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盗汗者,寝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补阴降火。”
医碥·汗》:“汗者,水也,肾之所主也。内藏则为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为尿,外泄则为汗。”
【现代研究】
自汗
邢氏报道以当归六黄汤治疗29例妇女更年期烦热自汗症,病程1-3年,辨证属于阴虚火旺,经治后全都有效。其中16例全部症状消失,服药最少9剂,最多27剂[河北中医1992~(3):35]信马氏以补中益气汤加山茱萸山药,另用五倍子粉少许敷脐,治疗1例自汗严重(称为漏汗)病程达1年的患者,服药10剂后,基本治愈[四川中医1991;(12):28l俞氏报道新加龙萸止汗汤(生龙骨、生牡蛎山萸肉何首乌酸枣仁黄芪金樱子乌梅)对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律不齐引起的全身性大汗症(包括自汗盗汗)有良好疗效[中医杂志1988;(2):138]。
活血化瘀法在汗证的治疗中渐受重视,如陈氏治疗1例汗出如油,白天需换衣5-6次,已病10余日,西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自汗患者,曾用其他治疗无效,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收到良好效果[中医杂志1993;(10):633l辛氏及吕氏分别以血府逐瘀汤治愈2例黎明汗出,患病半月的患者[四川中医1991;(2):19]。
盗汗
盗汗阴虚导致者为多,但亦有由阳虚所致者。如钟氏谓,对于阴盛于内,阳浮于外,迫津外泄的盗汗,用附子为主,引火归原,可获较好效果[中医杂志1992;(11):6l周氏对1例43岁的男性,盗汗每日2-3次,病已6年的患者,经辨证后采用真武汤治疗,4剂汗止,继以原方出入服药10剂,随访2年未复发[四川中医1991;(12):27l江氏对1例夜卧则下半身出汗已5年的患者,在芪附汤桂枝龙骨牡蛎汤牡蛎散3方的基础上加补肾之品,疗效优良[中医杂志1991;(6):353]。
止汗方药
余氏对汗证妙用仙鹤草,其经验是:仙鹤草白术自汗仙鹤草紫丹参盗汗仙鹤草配藿胆(藿香加适量猪胆汁拌)治头汗仙鹤草黄芪治半身出汗[中医杂志1992;(9):517]。魏氏等用止汗锭(何首乌五倍子黄芪等量制粉,过120目筛,加入药用基质,制成每粒含生药1g的锭剂)治疗168例汗证(其中自汗48例,盗汗66例,自汗盗汗54例),取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为94.05%。在无效的10例中,有肺结核4例,肿瘤化疗期5例,更年期综合征1例。止汗锭的用法是:将脐部洗净擦干,放1枚药锭于脐内,上盖塑料薄膜,外敷纱布,周边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用8日为1疗程。疗效佳的患者,3日左右即显效果[中医杂志1991;(6):4l]。

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日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
汗是由皮肤排出的一种津液。汗液能润泽皮肤,调和营卫,清除废秽。小儿由于形气未充,腠理疏薄,在日常生活中,若因天气炎热,或衣被过厚,或喂奶过急,或剧烈运动,都较成人容易出汗,若无其他疾苦,不属病态。小儿汗证自汗盗汗之分。睡中出汗,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无故汗出者,称自汗盗汗多为阴虚自汗多为阳虚。但小儿汗证往往自汗盗汗并见,故在辨别其阴阳属性时还应考虑其他证候。本节主要讨论小儿无故自汗盗汗,至于因温热病引起的出汗,或属重急病阴竭阳脱、亡阳大汗者均不在此例。
小儿汗证,多属西医学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结核感染,也常以多汗为主症,临证当注意鉴别,及时明确诊断,以免贻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表虚不固者,常有自汗盗汗;而小儿汗多,若未能及时拭干,又易于着凉,造成呼吸道感染发病。
[病因病机]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是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来。如《素问·阴阳别论》所说:“阳加于,谓之汗。”心主血,汗为心之液,阳为卫气,营血阴阳平衡,营卫调和,则津液内敛。反之,若阴阳脏腑气血失调营卫不和,卫阳不固,腠理开阖不利,则汗液外泄。小儿汗证发生,多由体虚所致。其主要病因为禀赋不足,调护失宜。
小儿脏腑娇嫩,元气未充,腠理不密,所以容易出汗。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肺气虚弱,均可自汗盗汗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气虚表虚不固,故汗出不止。
营卫为水谷之精气,化生血脉,行于经隧之中为营气,其不循经络而直达肌表,充实于皮毛分肉之间为卫气,故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论述。正常状态下,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若小儿营卫之气生成不足,或受疾病影响,或病后护理不当,营卫不和,致营气不能内守而敛藏,卫气不能卫外而固密,则津液皮毛外泄,发为汗证
气属阳,血属。小儿血气嫩弱,若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亏损;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体弱小儿,气阴虚亏。气虚不能敛阴虚火内炽,迫津外泄而为汗。
小儿脾常不足,若平素饮食甘肥厚腻,可致滞内生,郁而生热·。甘能助湿,肥能生热,蕴阻脾胃,湿热郁蒸,外泄肌表而致汗出。
由此可见,小儿汗证虚实之分,虚证有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亏损,实证则为湿热迫蒸。
[临床诊断]
1.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
2.寐则汗出,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而出汗者称自汗
3.排除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结核感染、风湿热传染病等引起的出汗。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汗证多属虚证自汗气虚阳虚为主;盗汗阴虚血虚为主。肺卫不固证多汗以头颈胸背为主;营卫失调证多汗而不温;气虚证汗出遍身而伴虚热征象;湿热迫蒸证则汗出肤热。
二、治疗原则
汗证以虚为主,补虚是其基本治疗原则。肺卫不固者益气固卫,营卫失调者调和营卫,气亏虚者益气养阴,湿热迫蒸者清化湿热。除内服药外,尚可配合脐疗等外治疗法。
三、分证论治
1.肺卫不固
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部、肩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平时易患感冒。舌淡,苔薄,脉细弱。
分析:本证主要见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小儿。阳主卫外而固密,肺主皮毛,肺卫不固,津液不藏,故汗出。头为诸阳之会,肩背属阳,故汗出以头部、肩背明显。动则气耗津液随气泄,故汗出更甚。气阳不足津液亏损,故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肺卫失固,腠理不密,外邪乘袭,故常易感冒舌质淡,脉细弱为气阳不足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牡蛎散加减。常用药:重用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防风走表御风调节开合,牡蛎敛阴止汗,浮小麦养心敛汗,麻黄根收涩止汗。
脾胃虚弱,纳呆便溏者加山药、炒扁豆砂仁健脾助运;汗出不止者,每晚在睡前用龙骨牡蛎粉外扑,以敛汗潜阳
2.营卫失调
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而不温,微寒怕风,不发热,或伴有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分析:本证多为表虚者,病后正气未复,营卫失和,卫气不能外固,营不能内守,津液无以固敛,故汗出遍身,微寒怕风,或伴低热;肺脾受损,故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均为营卫失调之象。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常用药:黄芪益气固表;桂枝温通卫阳,配芍药敛护营,共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助黄芪以固表;浮小麦、煅牡蛎收敛止汗。
精神倦怠、胃纳不振、面色少华加党参淮山药健脾益气;口渴、尿黄、虚烦不眠者加酸枣仁石斛柏子仁养心安神;汗出恶风表证未解者,用桂枝汤祛风解表。
3.气亏糜
证候: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形体消瘦,汗出较多,神萎不振,心烦少寐,寐后汗多,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哭声无力,口唇淡红,舌质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弱或细数。
分析:多见于急病、久病、重病之后失于调养,或素体气阴两虚,故形体消瘦;气虚不能敛阴,阴虚易生内热,迫津外泄,故汗出较多;汗为心液,汗出则心血暗耗,血虚则心神不宁,故神萎不振,心烦少寐,寐后汗多,或伴低热;气亏损故哭声无力。口唇淡红,舌质淡,脉细弱,均为气阴不足之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数,则为亏之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减。常用药:人参党参益气生津麦冬养阴清热五味子收敛止汗,生黄芪益气固表,瘪桃干收敛止汗。
精神困顿,食少不眠,不时汗出,面色无华,为气阳偏虚,去麦冬,加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固表;睡眠汗出,醒则汗止,口干心烦,容易惊醒,口唇淡红,为心脾不足,脾虚血少,心失所养,可用归脾汤龙骨牡蛎浮小麦补养心脾,益气养血,敛汗止汗。
4.湿热迫蒸
证候:自汗盗汗,以头部或四肢为多,汗出肤热,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色黄,色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脾胃湿热蕴积,热迫津液外泄,故自汗盗汗;头为诸阳之会脾主四肢,故头部或四肢汗多;湿热郁蒸,故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泻脾。
方药:泻黄散加减。常用药:石膏栀子清泄脾胃积热防风疏散伏热藿香化湿和中,甘草调和诸药,再加麻黄根糯稻根敛汗止汗。
尿少、色黄加滑石车前草清利湿热;汗渍色黄甚者加茵陈、佩兰清化湿热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玉屏风口服液每服1支,1日2次。用于肺卫不固证。
2.生脉饮口服液每服1支,1日2次。用于气虚证
二、外治疗法
1.五倍子粉适量,温水或醋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敷脐中,用橡皮膏固定。用于盗汗
2.龙骨牡蛎粉适量,每晚睡前外扑。用于自汗盗汗,汗出不止者。
三、单方验方
1.黄芪黄芪牡蛎粉、生地各30g。共为细末,每服3—6g。,用于盗汗
2.糯稻根30s,浮小麦瘪桃干各10g。水煎服。用于自汗
3.浮小麦30g,麻黄根10g。水煎代茶饮。用于自汗
四、饮食疗法
1.黑豆煮烂,每日适量食之。有健脾固表之功。
2.鸭血糯米适量,煮烂食之。有补血和营之功。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小儿体质。
2.注意病后调理,避免直接吹风。
3.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积极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
二、护理
1.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拭汗用柔软干毛巾或纱布擦干,勿用湿冷毛巾,以免受凉。
2.汗出过多致津伤气耗者,应补充水分及容易消化而营养丰富的食物。勿食辛辣、煎炒、炙烤、肥甘厚味。
3.室内温度湿度要调节适宜。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盗汗候》:“盗汗者,眠睡而汗自出也,小儿阴阳之气嫩弱,腠理易开,若将养过温,因睡卧阴阳气交津液发越而汗自出也。”
幼科发挥·诸汗):“汗者心之液也。头汗不必治。小儿纯阳之体,头者诸阳之会,心属火,头汗者,炎上之象也,故头汗者,乃清阳发越之象,不必治也。”
医宗必读·汗》:“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证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者。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自汗肾阳衰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盗汗。”
幼幼集成·诸汗证治》:“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又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又曰:心为汗。夫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盖汗乃心之液,而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两虚而得之者,然阴虚阳必凑之,故发热自汗,阳虚阴必凑之,故发厥而自汗,是皆阴阳偏胜所致也。
[现代研究]
胡义保。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睡眠多汗症河南中医1991;(5):26
药物组成:桂枝4g,白芍9g,甘草3g,大枣5枚,龙骨牡蛎各15g(先煎)。1日1剂,7日为1疗程。气阳虚型加黄芪白术麻黄根,重用桂枝;气阴虚型加黄芪太子参五味子桂枝减量。治疗54例,结果痊愈38例,好转11例,无效5例。对照组15例,给服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谷氨酸,出汗较多者,睡前服少量阿托品,7日为1疗程。结果好转2例,无效13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陈乃麦.炙甘草汤治疗小儿汗症32例.国医论坛1996;(1):20
基本方:炙甘草阿胶、麻仁各5g,人参2g,生地10g,桂枝3g,麦冬6g,大枣3枚,生姜3片。为7岁小儿量,可随年龄大小增减药量。表虚明显,漏汗不止者,可加用生黄芪5so1日1剂,水煎分3次服,5岁以下儿童每日可服5次。治疗32例,全部治愈。
刘慧瑾.五倍子散敷脐治疗小儿汗症.基层中药杂志1四5;(4):43
五倍子五味子各15g,共研细末备用。每晚睡前取10%,加少许面粉,用温开水调拌,捏成药饼,紧贴神阙穴,外用胶布或膏药固定,翌日清晨去除,连敷3天为1疗程。治疗小儿汗症52例,其中自汗40例,盗汗2例,多汗10例,结果治疗1-2个疗程汗止,随访3个月以上无反复者32例;于1—2个月内又出汗者12例;停药后又出汗,再用本法1—2个疗程。

汗证一条,有阳虚者,有阴虚者,有太阳风伤卫者,有阳明热盛者。
阳虚者,由人素秉阳虚,或用心过度而损心阳心阳衰,不能统摄心中之液而汗出。或脾胃阳衰,不能收摄脾胃中之血液而汗出。或肝肾阳衰,不能收束肝肾中血液而汗出。上中下三部阳衰,皆能出汗,统以阳名之。其人定多嗜卧少气懒言为准。法宜扶阳,阳旺始能镇纳群阴气始得下降,阳气始得潜藏,乃不外亡。法宜回阳、收纳、温固为要,如封髓丹,潜阳丹,黄芪建中汤回阳饮之类。
因阴虚者,则为盗汗。由其人血液久亏,不能收藏元气,元气无依而外越,血液亦与俱出,多在夜分。夜分乃元气下藏之时,而无阴以恋之,故汗出也。非汗自出,实气浮之征也。法宜养血,如当归六黄汤封髓丹倍黄柏加地骨皮之类。
更有一等阴盛隔阳于外之证,夜间亦汗出,此为阳欲下交而不得下交,阳浮于外,故汗出。法宜扶阳,阳旺而不敢与争,阳气始得下交,如白通汤、补坎益离丹之类。
务要知得阴虚、阴盛之旨,阴虚火旺,其人定然有神,烦渴饮冷为据。阴盛则阳衰,其人定然无神,少气懒言,不渴不食,即渴喜滚为据。
因风伤太阳卫分者,由太阳气不足,不能充周于腠理,毛窍空疏,风入于内,风为阳邪,善行而动,卫外血液不得潜藏,随发热气机而外出,故自汗淋漓。法宜扶太阳之气,太阳气旺,始能胜邪,仲景之桂枝汤是也。
因阳阴火旺而致者,由胃中有火,热蒸于外,大汗如雨。非若久病大亡阳之证。此则其人大渴饮冷,二便闭塞,烦躁身轻,气粗口臭。法宜专清胃热,如人参白虎汤、大小承气汤之类是也。
更有一等汗证,如战汗狂汗黄汗热汗、冷(冷原本作“令”,据文义改。)汗、上身汗、下身汗、头汗、饮酒食肉汗出之例,亦不可不知。夫曰战汗者,由正气鼓动,与外入之邪气相攻,客邪外越,骤然战慄不已,汗大出,汗止而战慄自然不作,病即立瘳。瘟疫证中有此一证。又曰狂汗者,由外邪入内,随热而化,热乘于心,神识不明,当正邪相攻,客邪突出,心神不定,其人如狂,大汗如注,邪尽汗止,而病可立瘳。又曰黄汗者,汗出沾衣,而衣皆黄也。由脾液发泄不藏,法宜收纳脾胃之元气,如姜、砂、草、理中汤之类。又曰热汗者,阳分之征。冷汗者,分之验。上身独汗者,阳竭于上也。下身独汗者,阴脱于下也。上下二证,是为久病虚极者言也,总以收纳为要。若病未大虚,而上身汗者,责在气分有热,下身汗者,责在血分有火,不可拘执,务在这阴阳互根处理会。至于头汗出至颈而还,有风淫于上,有湿热蒸于上,有蓄血生热而蒸于上,当变通。若是饮酒食肉而即汗出者,多由其人素缘胃热,一遇饮酒食肉,胃气即动,热气沸腾,薰蒸于上,而汗出于外,不药无伤。此有余之候,非不足可比。[眉批]此等之人,汗不是病,乃精不深藏,神不内敛,气易外越。夏固如此,冬亦皆然,主潦倒一生,此又相法之可通于医者。尚有一等绝证,汗出如珠、如油、如雨,种种不治之证。予曾经验,急以仲景回阳汤饮救之,十中每痊四五。当此时也,病家亦委之命而莫救也,医家亦委之于绝而莫救也。虽曰天命,又何妨力尽人事哉。但欲开方,务在单上批写明白,告诫病家,设或追之不及,不得归咎于医药,以免后人借为口实。
目下,世人畏附子干姜,不啻砒毒,[眉批]世人畏姜、附,庸医误之也。医生畏姜、附,火字误之也。即有当服附子,而亦不肯服者,不胜屈指矣。嗟呼!阴阳不明。医门坏极,喜清凉而辛温,无怪乎阴盛阳衰矣。[眉批]知非氏曰:汗者,涣也。《易》曰:汗涣具大号气机之外出者然也。然有病有不病焉。阴阳本是一个,动为阳,静为,外为阳,内为,出则俱出,入则俱入,相随不离,故曰互根。又曰:一而二,二而一,性兼寒热,热则动,寒则凝,机缄本乎自然。故夏则多汗,冬则无汗,劳则多汗,逸则无汗,此不病之常也。病则无冬无夏,无劳无逸,皆有外越之机,身体秘见不安之状。或因阳虚,或因阴虚,或太阳中风,或阳明热越,临证处方,万举万当,何多求焉。
近来市习,一见汗出,多以麻黄根、冬桑叶浮麦、参、芪之类治之,不在阴阳互根处理会,每多不效。

经义
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宣明五气篇》曰∶心为汗
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
《评热病论》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决气篇》曰∶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大风汗出,灸噫嘻噫嘻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
金匮真言论》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
热论》曰∶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 ,郁乃痤。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评热病论》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
热病篇》曰∶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喘甚者,死。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极之脉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极之脉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
寒热病篇》曰∶臂太阴可汗出,足阳明可汗出。故取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
逆顺篇》曰∶无刺 之热,无刺漉漉之汗。
五禁篇》曰∶五禁五夺五逆者,皆不可刺。曰∶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
平人气象论》曰∶尺涩脉滑,谓之多汗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肺脉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 、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
《本藏篇》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阖关者也。
经脉别论》曰∶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倦,汗出于脾。
《本病论》曰∶醉饱行房,汗出于脾。
《水热穴论》曰∶勇而劳甚则肾汗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举痛论》曰∶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五变篇》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论证(共三条)
汗出一证,有自汗者,有盗汗者,自汗者, 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来渐收。诸古法云∶自汗者属阳虚腠理不固,卫气之所司也。人以卫气固其表,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而津液为之发泄也。治宜实表补阳盗汗者属阴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阳蒸分则血热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也。治宜清火补阴。此其大法,固亦不可不知也。然以余观之,则自汗亦有阴虚盗汗亦多阳虚也。如遇烦劳大热之类,最多自汗。故或以饮食之火起于胃,劳倦之火起于脾,酒色之火起于肾,皆能令人自汗,若此者,谓非阳盛阴衰者而何?又若人之寤寐,总由卫气之出入,卫气者,阳气也,人于寐时则卫气入于分,此其时非阳虚于表者而何?所以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然则阴阳有异,何以辩之?曰∶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或阳,自可见矣。盖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烁阴虚可知也;无火而汗出者,以表气不固阳虚可知也。知斯二者,则汗出之要无余义,而治之之法,亦可得其纲领矣。
汗由血液,本乎也。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其义可知。然汗发于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故凡欲疏汗而不知营卫之盛衰,欲禁汗而不知橐 之牝牡,亦犹荡舟于陆而驾车于海耳。吾知其不败不已也。
汗证阴阳阳汗者,热汗也;阴汗者,冷汗也。人但知热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致汗。所谓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阳气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故凡大惊、大恐、大惧,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至其甚者,则如病后产后,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必多有汗出者,是岂非气去而然乎?故经曰∶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仲景曰∶极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是皆阴汗之谓也。故凡治阴汗者,但当察气虚微甚、微虚者,略扶正气,其汗自收;甚虚者,非速救元气不可,即姜桂附子之属,必所当用。余别有治按在伤寒门战汗条中。
汗出不治证
凡汗出不治之证有六∶一、汗出而喘甚者,不治。二、汗出而脉脱者,不治。三、汗出而身痛甚者,不治。四、汗出发润至颠者,不治。五、汗出如油者,不治。六、汗出如珠者,不治。凡见此类,不得妄为用药。
论治(共八条)
一、阳证自汗盗汗者,但察其脉证有火,或夜热烦渴,或便热喜冷之类,皆阳盛阴虚也,宜当归六黄汤为第一,保阴煎亦妙。其或分虽有微火而不甚者,宜一阴煎、或加减一阴煎之类主之。其有心火不宁,烦躁出汗者,宜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生脉散之类主之。又有本非阴虚,止因内火熏蒸,血热多汗者,宜正气汤,或黄芩芍药汤清化饮之类主之。
阴证自汗盗汗者,但察其内无火邪,又无火脉,便是气虚阴证,皆不可妄用凉药以败阳气。若止因气虚而火未衰者,宜三阴煎参归汤人参建中汤之类主之。若睡中盗汗而无火者,宜参苓散、独参汤主之。若阳气俱虚者,宜参附汤大建中汤之类主之。若气虚火衰之甚者,宜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之类主之。
卫气不固,腠理不密而易汗者,是亦阴证之属,宜黄 六一汤玉屏风散、 附汤之类主之。
诸病误治,有不当汗而妄汗,或虽当汗而汗之太过者,皆汗多亡阳之证,是亦阴证之属,当察其虚之微甚。微虚者,宜三阴煎五阴煎独参汤之类主之;大虚者,非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之类不可。
湿气乘脾者,亦能作汗。凡证有身重困倦,而脉见缓大,声音如从瓮中出者,多属湿证。若热湿胜者,但去其火而湿自清,宜用前阳证之法。寒湿胜者,但助其火而湿自退,宜用前阴证之法。或用玉屏风散四君子汤、五君子煎之类以健脾土之气,则湿去而汗自收。
收汗止汗之剂,如麻黄根浮小麦乌梅、北五味、小黑豆龙骨牡蛎之属,皆可随宜择用。一曰∶黄 得防风而力愈大。一曰∶官桂最能实表。一、凡汗出太多不能收者,速宜用五倍子为末,以唾津调填脐中,外用帕帛缚定,过宿即止;或用何首乌为末,填脐缚之,亦止。
小儿盗汗,虽是常事,在东垣诸公,皆曰不必治之。盖由血气未足也。然汗之太多者,终属气分之虚。余于儿辈见汗之甚者,每以人参一钱许,煎汤与服,当夜即止。正恐他日之强弱未必不由乎此,所以培补之功原不可少。
病后多汗,若伤寒,若疟疾。凡系外感寒邪,汗出热退而有汗不即止者,此以表邪初解,必由腠理卫气开泄,其汗宜然,即数日旬日亦自无妨,俟卫气渐实,汗必自止,无足虑也。若其它杂证,本非外感之解,而有自汗盗汗者,乃非所宜,不容不治。
述古(共二条)
《丹溪附录》曰∶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外者为汗。盖汗乃心之液,而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故阴虚阳必凑,发热自汗阳虚阴必乘,发厥而自汗,皆阴阳偏胜所致也。
立斋曰∶若阳气虚弱,汗出不止,肢体倦怠,用 附汤。上气喘急,盗汗,气短头晕者,用参附汤肾气虚弱,盗汗发热者,用六味丸。若肾气虚乏,盗汗恶寒者,用八味丸。气血俱虚而盗汗者,用十全大补汤。阳盛阴虚者,当归六黄汤。心肾虚弱者,斑龙丸
汗证论列方
大补元煎(新补一) 大建中汤(补二五) 玉屏风散(补五十)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当归六黄汤(寒六五) 独参汤(补三五)参附汤(补三七十全大补汤(补二十)参归汤(补三八) 附汤(补四三) 人参建中汤(补二六) 参苓散(补五三) 生脉散(补五六) 黄 六一汤(补四九) 一阴煎(新补八) 三阴煎(新补十一)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五阴煎(新补十三) 保阴煎(新寒一) 天王补心丹(补百八) 六味丸(补百二十) 八味丸(补一二一)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清化饮(新因十三) 正气汤(寒六六) 黄芩芍药汤(寒百九) 斑龙丸(补百二八)
论外备用方
归脾汤(补三二) 黄 汤(补四五) 大补黄 汤(补四七) 还少丹(补一三五) 柔脾汤(补七一 吐衄汗) 益阴肾气丸(补一二三 血虚盗汗) 三味建中汤(补二九) 大建中汤(补二五 阴汗人参养营汤(补二一) 心肾丸(补百十二 阴虚盗汗生地黄汤(寒六八阴火汗) 防己黄 汤(和一七六 风湿汗) 《宣明》白术散(固三 虚风白术散(和三十自汗益汗) 防风当归汤(和二四一 过汗反张) 牡蛎白术散(固二 酒风牡蛎散(固一)金锁正元丹(固十八 遗精汗) 秘元丹(固三二 虚寒自汗) 麦面汤(固四 气虚汗)辰砂妙香散(固十五 心虚汗) 脚汗牡蛎散(因二九六)

【概述】汗证是由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多由肺气不足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多种原因引起。治疗原则以益气养阴,固表敛汗为法。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选穴:合谷复溜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28号1.5寸毫针,快速刺入皮下,缓慢进针,寻觅针感,可根据自汗盗汗或汗不出等不同症型,采取补、泻不同手法。
资料:据王侃报道:针刺合谷复溜穴治疗汗证,两穴相配,采用不同的补泻手法,对汗液会产生不同的调节作用。先补合谷,后泻复溜可发汗;先泻合谷,后补复溜可止汗。针合谷复溜对汗液有影响,并会产生性质不同的临床结果。即采取不同的补泻手法,在同一穴位上,能使无汗多汗的病理状态趋于正常,进而说明针刺采用不同手法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实质可能是通过针刺手法来激发经气功能,调动机体本身的调节作用,使低下的机能旺盛起来,使过亢的机能恢复正常。但临床上必须把有汗、无汗虚证实证,采用补法还是泻汗运用好,做到辨证准确,应用得当,才是治愈疾病的关键所在。(针刺治疗汗证的体会/王侃/中医杂志——1985,(3),—48)
(二)点穴疗法
选穴:合谷板门、退热点。
操作:取以上穴位,医者左手握住患者手指尖部,右手拇指点按每穴3—5下。然后根据虚证实证分别采取补泻手法补法以顺时针的方向旋转,泻法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转。每穴按压旋转100次,每天进行治疗1次。10~14天为1疗程。

证名。汗出异常的证候。见《医学正传》。一般分自汗盗汗两类。由于病情不同,又有阴汗阳汗之分,及战汗狂汗红汗漏汗阴盛格阳汗亡阳汗绝汗头汗额汗心汗腋汗手足汗无汗偏沮等多种。详见各条。

当归六黄汤 黄耆汤
36。虚热上蒸头汗出,治用当归六黄汤黄芩连柏炒黑用,归耆生熟地黄自汗黄耆汤牡蛎,耆术苓甘麦地防,大汗不止阳外脱,大剂参附可回阳。
【注】产后亡血阴虚,阳热上蒸,头上汗出至项而还者,宜当归六黄汤,即黄连黄芩黄柏当归黄耆,生地,熟地也。内芩,连,柏,三味俱炒黑用。若自汗太甚,宜黄耆汤,即牡蛎粉,黄耆白术茯苓甘草麦冬熟地防风也。若阴血大脱,孤阳外越,大汗不止,非大剂参附,不能回阳也。

自汗属阳有虚实,或因胃热表虚,睡中盗汗弱,心虚血热随证医。
[注]
汗乃人之津液,存于阳者为津,存于阴者为液,发泄于外者为汗,若汗无故而出者,乃因阴阳偏胜也,如小儿无因而汗自出者,谓之自汗自汗属阳有虚实之别,虚者汗出翕翕,发热恶寒,乃表虚也,汗出蒸蒸,发热恶寒,乃里热也,表虚者,法当固表,里实者,法当攻热,又有睡则汗出,觉则汗止,谓之盗汗盗汗阴虚,然当分心虚不固,心火伤也,心虚当补心,心热凉血,治者宜详辨之,庶无差谬。

脉候 诊其脉寸口弱者,阳气虚,为多汗脉也。(《病源论》)
脉来微而涩,濡而虚,虚而弱,皆主自汗。(《济生》)
汗脉浮虚,或涩或濡。(《崔氏脉诀》)
大都自汗之脉,则必微而弱;盗汗之脉,则必细而涩。微主阳气衰,细主阴气弱,王氏之论,岂欺我乎。(《痰火点雪》)(按∶王氏当考。)
昼则自汗而夜盗汗者,固为阴阳两虚。惟脉大虚缓不数者,则为阴未甚虚,胃气尚存。借使脉来细数无力者,则为阴败阳颓,即仓扁复起,又何施耶。(同上)
源由总说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间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名曰盗汗,或云寝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人之气血,犹阴阳水火,平则宁,偏则病。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如水热自涌。阳虚阴必乘,故发厥自汗,如水溢自流。考其所因,风暑涉外,喜怒惊恐涉内,房室虚劳涉不内外,理亦甚明。其间如历节肠痈、香港脚、产蓐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如《经脉别论》所载,但原其汗所出处,初非自汗证也,不可不知。(《三因》)
自汗盗汗俱因阳虚属心 诸阳主表,在于肤腠之间。若阳气偏虚,则津液发泄,故为汗。汗多则损于心,心液为汗故也。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瘦,心气不足,亡津液故也。(《病源论》)(按∶此出《虚劳诸候》中。更有大病后虚汗候、风虚汗出候,今不录。)
难经》云∶心之液为汗。凡自汗出者,皆心之所主也。更有盗汗一证,睡着而汗自出,亦由心虚所致。(《济生》)
自汗盗汗俱属阴虚成无己因《金匮要略》叙杂病云∶平人脉虚弱微细,善盗汗。又以《巢氏病源》以虚劳之人,盗汗阳虚所致。因即谓杂病盗汗,悉由于阳虚也。且以《金匮要略》言之,脉虚弱者乃阳气之虚,细弱者乃阴气之虚,何独举阳而遗其,亦智士之一失也。然虚劳之病,或得于大病后,阴气未复,遗热尚留。
或得之劳役七情色欲之火,衰耗阴精。或得之饮食药味,内热。皆有以伤损阴血,衰惫阴气阴气既虚,不能配阳,于是阳气内蒸,外为盗汗,灼而不已,阳能久存而不破散乎。(《准绳》)
自汗阳虚,古今之定论,但真阴衰弱,亦令自汗。盖阴虚则火动乘于位,阴精被火煎熬而出,犹干竹而以火然之,亦有油也。不可概用参、术、黄 与桂枝敛之,但补其,则火自潜伏而汗自止矣,当兼以脉候辨之。(《锦囊》)
自汗盗汗有阳虚阴虚之别(二证俱有阴阳自汗气虚,属湿与热。盗汗血虚阴虚。(《丹溪纂要》)
自汗盗汗者,病似而实不同也。其自汗者,无时而 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荣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补阴降火。大法,阳虚冷汗自出者,理宜补肝,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虚火炎者,法当补肾,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正传》)
内伤之汗,非营虚则卫弱也。何则?以阴乘阳分,自然汗出者,曰自汗,法当调营以益卫。以阳乘阴分,睡里汗出者,曰盗汗,法当滋阴以抑阳。若病久而肌脱肉消者,昼则自汗蒸蒸,夜则盗汗袭袭,又属阴阳两虚也,法当气血两益之云云。要之自汗盗汗,乃亡津夺液之肇端,但见是证,则当警惕以治,毋寻常一例视也。(《痰火点雪》)
诸古法云∶自汗者属阳虚腠理不固,卫气之所司也。人以卫气固其表,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而津液为之发泄也,治宜实表补阳盗汗者属阴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阳蒸分则血热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也,治宜清火补阴。此其大法,固亦不可不知也。然以余观之,则自汗亦有阴虚盗汗亦多阳虚也。如遇烦劳大热之类,最多自汗,故或以饮食之火起于胃,劳倦之火起于脾,酒色之火起于肾,皆能令人自汗,若此者谓非阳盛阴衰者而何。又若人之寤寐,总由卫气之出入,卫气阳气也,人于寐时则卫气入于分,此其时非阳虚于表者而何。所以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然则阴阳有异,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或阳自可见矣。盖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烁阴虚可知也。无火而汗出者,以表气不固阳虚可知也。知斯二者,则汗出之要无余义,而治之之法亦可得其纲领矣。(《景岳》)
汗有因寒致汗证阴阳,阳汗者热汗也,阴汗者冷汗也。人但知热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致汗。所谓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阳气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故凡大惊大恐大惧,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至其甚者,则如病后产后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必多有汗出者,是岂非气去而然乎。故经曰∶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仲景曰∶极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
是皆阴汗之谓也。故凡治阴汗者,但当察气虚微甚。微虚者,略扶正气,其汗自收。甚虚者,非速救元气不可,即姜、桂、附子之属,必所当用。余别有治案。在《伤寒》门战汗条中。(《景岳》)
病后多汗病后多汗,若伤寒,若疟疾,凡系外感寒邪汗出热退,而有汗不即止者,此以表邪初解,必由腠理卫气开泄,其汗宜然,即数日旬日,亦自无妨,候卫气渐实,汗必自止,无足虑也。若其他杂证,本非外感之解而有自汗盗汗者,乃非所宜,不容不治。(《景岳》)
病后多汗,服正元散(见《和剂》,系温补大方)诸重补剂不愈,惟八珍散宜之。(《要诀》)
治有三法 汗出于心,热之所致。汗出于脾,湿气上腾。汗泄于肤,卫气不固。所以清心,则液荣于内而为血。和胃,液周流而不腾。实腠理,则卫气充而液不泄。知斯三者,治汗毕矣。(《医统》)
疏汗禁汗有法 汗由血液,本乎也。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其义可知。然汗发于而出于阳,此其本根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故凡欲疏汗而不知营卫之盛衰,欲禁汗而不知橐龠之牝牡,亦犹荡舟于陆而驾车于海耳,吾知其不败不已也。(《景岳》)
治例诸说自汗,用人参、黄芩,少佐以桂枝阳虚者,附子亦可用(按∶一作阳虚附子亦可少用,小便煮)。火气上蒸,胃中之湿亦能作汗,凉膈散主之。(《丹溪》)
盗汗,用当归六黄汤甚效(方见《伤寒》中。《本草纲目》曰∶加麻黄根甚捷。盖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也。又《苍生司命阴虚自汗,加浮小麦为至当),但药性寒,人虚者只用黄 六一汤(用黄 、甘草)。盗汗发热,因阴虚,用四物加黄柏;兼气虚,加人参,黄 、白术。(同上)
无病而常自汗出,与病后多汗,皆属表虚卫气不固,荣血漏泄,宜黄 建中汤加浮麦少许煎,黄 六一汤玉屏风散防风、黄 、白术)。或身温如常而汗出冷者,或身体冷而汗亦冷,别无他病,并属本证。有痰证冷汗自出者,宜七气汤。有气不顺而自汗不止,理气,使荣卫调和,小建中汤加木香。若服药汗仍出者,小建中汤加熟附子一钱不去皮,或正元饮,仍以温粉扑之。大汗不止,宜于诸药中入 牡蛎粉一分,并吞朱砂丹(方可疑,不录)或茸朱丹。常自汗出,经年累月者,多用黑锡丹。久病及大病新愈汗出者,亦可用此。若不宜热补,交济其阴阳自愈,当以灵砂丹主之。凡此皆非为他病而止病于汗者设,非谓有兼病者也。若服诸药,欲止汗固表而并无效验,药愈热而汗愈不收,可只理心血。盖汗乃心之液,心无所养,不能摄血,故溢而为汗,宜用大黄 汤(系十全大补汤加山茱、五味子肉苁蓉)加炒酸枣仁半钱。有微热者,更加炒石斛半钱,兼下灵砂丹。应汗多而发虚热者,不当泥于热,宜用收敛之剂。汗出而有邪热者,其人若不渴,小柴胡桂枝半钱最良。(《要诀》)
诸汗杂证饮食汗出如洗,日久心虚液耗,令人消渴半身不遂偏风痿疾,此乃饮食 悍之气,亦不可不为早治也。(《医统》)(按∶此安胃汤所主,方见清中诸方中。)
头汗邪在诸经,有蓄血亦有头汗。有头汗小便不利者死。关格不能得尿,有头汗者死。元气下脱,有头汗如珠不流者死。(《慈航》)
有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病在用心,宜养心血,只根据一条用药(先君子曰∶此据《准绳》,盖系 猪心人参当归方),仍以艾汤茯苓末服之,名曰心汗(互见补心方中)。若阴汗,惟密陀僧蛇床子研末,扑之立止。(《要诀》)(按∶密陀僧方本出《是斋》。)
阴汗下焦湿热不行,以致阴间及囊俱有汗出,常常不干是也。治法,去下焦湿热,利小水滋阴而自止(按∶原处青娥丸方,见《腰痛》。又东垣有治阴汗方数首,今不取)。脚汗,为脾经湿热,内淫于四肢,故令手足心常有汗,至冬阳气内伏而汗愈多,由此知其湿热内淫也。(《医统》)(按∶手足汗,处有清脾散,出清中方中。
又《医方摘要》曰∶男子手足汗,医用芩、柏、连并补剂皆不效,又足汗常多,后用八物汤加白附、川乌,其汗即无。)
汗证,非惟自汗盗汗,亦有头汗者,谓头面多汗,或食汤饭酒面,使热蒸于上,则头面汗出,淋漓疏泄,故谓之头汗,此阴虚不能以附阳也,宜以当归六黄汤治之。又有心汗者,当心膻中聚而有汗,皆因多虑,有伤心脾,致汗出心孔,宜以生脉散六味地黄丸敛之。又有阴汗者,谓至阴之处,或两腿夹中,行走动劳,汗出腥秽,宜以泽泻为末,盐汤下之。或有鼻汗者,凡遇食饮汤饭,则鼻上多汗,此肺虚乘热也,宜以益肺凉血,可用人参固本丸。又有腋汗者,两腋之下,遇动作则有汗,此肝虚乘热也,宜以补肝养血,可用六味地黄丸。亦有手足有汗,遇天寒则汗多,此阳胜其也,宜以抑阳补血,可用滋阴补肾丸。(《绳墨》)
死证 汗出如胶之粘,如珠之凝,及淋漓如雨,揩拭不逮者,难治。(《要诀》)
凡汗出不治之证有六∶一,汗出而喘甚者不治;二,汗出而脉脱者不治;三,汗出而身痛甚者不治;四,汗出发润至颠者不治;五,汗出如油者不治,六,汗出如珠者不治。凡见此类,不得妄为用药。(《景岳》)
固表诸方深师疗风,多汗恶风,四味防风散方。
防风(五分) 泽泻牡蛎(熬) 桂心(各三分)
上药捣下筛为散,先食,酒服方寸匕,日再。(《外台》)
又疗风。汗出少气方。(赵子高法)
防风(十分) 白术(九分) 牡蛎(三分熬)
上三味捣筛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增至二、三匕。恶风防风少气倍术,汗出面肿倍牡蛎。(同上)《千金牡蛎散,治卧即盗汗,风虚头痛(即本方)。止汗之验,无出于此方。一切泄汗,服之三日皆愈,神验。《宣明论漏风,饮酒中风。或汗多,不可单衣,食则汗出,多如液漏,久不治为消渴白术散主之(即本方)。
崔氏疗盗汗,夜睡中即汗,汗不休必得风方。
麻黄根(细切) 小麦(各二升)
上二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小麦得九升,内麻黄根煮之,得三升,去滓分为三服,常夜服之,不过两剂即止。(《外台》)
牡蛎散,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
麻黄根(净洗) 黄 (去苗土) 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
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和剂》)(按∶此本《延年》疗夜卧盗汗方,今去杜仲,加小麦。)
白龙汤,治男子失精,女人梦交自汗盗汗等证。(《回春》)(即桂枝加龙蛎汤)
盗汗方。吴内翰备方云∶余家人服之效。
牡蛎(火 为末) 小麦麸(炒黑焦为末)
上各贴之,每服牡蛎末一钱,麸末二钱,以熟猪皮去尽脂膜煎汤,临卧调服。(《是斋》)《事证》名牡蛎汤
盗汗有效,陈浮麦不拘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服。取小麦同枣煎汤服亦可。(《大全》)
扶阳诸方救汗汤,治阳虚自汗。(筠翁李侍郎传。《叶氏》)(即桂枝加附子汤
附汤,治盗汗
附子(二钱炮去皮脐) 黄 (一钱盐水或蜜拌炙)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魏氏》)
延年断汗汤
黄 (蜜炙)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芍药(白者)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甘草(炙)
牡蛎粉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乌梅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同上)
一人血气衰弱羸瘦,大汗如雨不止,诸医弗效。以十全大补汤,倍加参、 ,以童便制过附子,一剂即效,数剂全愈。(《类按》引《医鉴》)
自汗,用酒 、人参煎服,峻补卫气,以固腠理者。(《大还》)
滋阴诸方 治产后体虚羸瘦,四肢少力,不思饮食,心神虚烦,汗退场门干,黄 饮子方。
人参干地黄五味子麦门冬当归(各一两) 牡蛎(一两半烧为粉)
上件药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入薤白五茎,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二服。(《圣惠》)
黄 散,治虚热盗汗
牡蛎(煨) 黄 生地黄(各等分
上为末,煎服无时。(《直诀》)
盗汗,次律云史丞相家方,渠与王叔东母子,皆曾取效。心液为汗,宜服此药,收敛心经
人参(去芦片切) 川当归(去芦并细者片切)
上二味等分,每服秤五钱,先用猪心一枚,破作数片,并心肉血煎汤,澄清汁煎药服。(《是斋》)《魏氏》治盗汗,于本方去猪心,加黄 ,入淡豉、葱头,水煎服。
加味当归六黄汤,治阴虚盗汗。(《司命》)(即六黄汤加枣仁牡蛎麦冬五味。)
清中方法延年》疗风虚,止汗,石膏散方。
石膏(研) 甘草(炙各四分)
上二味合捣,下筛为散,先食,以浆水方寸匕,日三,夜再服。(《外台》)按∶《苏沈》麦煎散,有治肌热盗汗之功,《观聚方》表而出之,宜考《骨蒸》。《圣惠》治风虚汗出,热闷甚者,人参散,于本方加人参牡蛎
临安沈君彰者,病自汗如雨,不少止,面赤身热口干心烦。舆来杭城,舍客楼,盛暑中帷幕周密。自云至虚亡阳,服术、附药已数剂。伯仁诊其脉,虚而洪数,视其舌上胎黄,曰∶前药误矣,轻病重治,医者死之。
素问》云∶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术、附之热,其可轻用以犯时令邪。又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暑家本多汗,加以刚剂,脉洪数则汗益甚。悉令撤幔开窗,初亦难之,少顷渐觉清爽。为制黄连、人参白虎等汤,三进而汗止大半,诸证亦稍解。既而兼以既济汤,渴则用冰水调天水散,服七日而病悉去。后遍身发疡疹,更服防风通圣散而已。(《医史婴宁生传》)
龙胆散,治盗汗有热。
龙胆草防风等分日干)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米饮调下,临卧服。(《直指》)
当归龙荟丸,治肝火盗汗。(《丹溪》)(方见《骨蒸》中)
安胃汤,治因饮食汗出日久,又中虚风虚邪令人半身不遂,见偏风之证,当先除其邪, 悍之气,按而收之。
黄连(拣净去五味子(去子) 乌梅(去核) 生甘草(以上各五分) 熟甘草(三分) 升麻梢(二分)
上 咀,分为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远,忌湿面、酒、五辛、大料物之类。(《脾胃论》)
清脾散,治手足心出汗。
白术(炒) 苍术茯苓半夏黄连(各一钱) 滑石柴胡升麻甘草羌活(各五分)
水二盏,加灯心煎八分,空心服。(《医统》)
补心诸方 朱附丸,治心虚,睡而汗出。
附子(二两炮去皮脐蒸) 酸枣仁(半两去皮炒别研) 朱砂(好者酒浸一周时别研) 茯神(去木各一两)
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盐汤下,食前服。(一方加钟乳粉一两,名朱附钟乳丸。)(《魏氏》)
治睡中汗出。
酸枣仁人参茯苓为细末,米饮下半钱。(《经验良方》)
养营汤,治汗过多,不语,滋补营卫,收敛心气
人参茯苓甘草当归芍药酸枣附子柏子仁紫石英川芎 黄 官桂 木香远志上等分,每服三钱,姜枣煎成,取雄鸡冠滴血,旋入竹沥及童便,同妙香散服。(《示儿仙方》)
陈艾汤,治盗汗只自心头出者,名曰心汗
茯苓(二两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浓煎艾汤调下。(《得效》)
茯苓补心汤,治心汗证
茯苓人参白术当归生地黄酸枣仁白芍麦门冬陈皮黄连(炒各等分辰砂(研末盐服调入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枣二枚,乌梅一个,浮小麦一撮,水煎,食远服。(《回春》)
外治诸方麻黄,陶隐居云∶其根亦止汗,夏月杂粉用之。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根节能止汗,方曰∶并故竹扇,杵末扑之。又牡蛎粉、粟粉并根等分末,生绢袋盛,盗汗出,即扑,手摩之。(《本草》)
粉汗散,止汗出过多。
麻黄根(一两) 牡蛎(一两烧赤) 龙骨(半两) 赤石脂(半两)
上件为细末,盛以绢袋,如扑粉粉之。(《杨氏》)(按∶此本出《肘后》,今加石脂,宜参《伤寒》。)
扑汗。
牡蛎粉,入好蛤粉三分之一,用纱帛包了,扑汗处,遇干又扑,以频扑为佳。(《魏氏》)《医统珍珠散,治阴汗(即本方)。
牡蛎散,虚汗不止,玄府不闭。
牡蛎(一两,坩埚内盛,用盐泥固济,木炭火烧,尽夜。) 淀粉(半两研)
上一处同研,令匀及细,用绵裹之,擦于患处。(《御药》)
自汗不止,五倍子为末,唾津调填脐中,以帛缚定,即止。(《医统》)《六要》独胜散,治盗汗(即本方),加桔矾最效。(五倍子方,《本草纲目》引《集灵》。)治脚汗方。
白矾(五钱) 干葛(五钱)
为末,水煎,逐日洗,连五日自然无汗。(《回春》)


内经》曰∶心之液为汗。《原病式》曰∶心热则出汗。东垣曰∶西南,坤土也,在人则为脾胃,夫人之汗,犹天地之雨,阴滋其湿,则为雾露为雨也。据内经独主于心,而东垣又指脾胃而言,何也?盖心为君火主热,脾胃属土主湿,湿热相搏为汗明矣。亦如地之湿气,为云雾而上升,其天气若不下降,则不能成霖雨也。又如甑中烧酒,若非汤火蒸淘,则不能成汁液也。夫各脏皆能令人出汗,独心与脾胃主湿热,乃总司耳。故内经又曰∶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若夫自汗盗汗者,病似而实不同也。
自汗者,无时而 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补阴降火。大法∶心虚冷汗自出者,理宜补肝,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也。虚火炎者,法当补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医者宜详辨之,毋错。
脉法
脉大而虚、浮而濡者汗。在寸为自汗,在尺为盗汗
伤寒脉阴阳俱紧,当无汗。若自汗者曰亡阳,不治。
方法
丹溪曰∶自汗,属气虚,属湿与热。盗汗,属血与阴虚
火气上蒸胃中之湿,亦能作汗,凉膈散主之。
自汗,用人参、黄 ,少佐以桂枝阳虚者,附子亦可用。
痰病亦有汗者。

(以上丹溪方法凡四条)

麦煎汤(东垣) 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亏欠,体常自汗,夜卧则甚,久而不止,体瘦,心忪惊惕,短气疲倦。
牡蛎麻黄根(各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入小麦百余粒,水煎服。
调卫汤(东垣) 治湿胜自汗,补卫气虚弱,表虚不任风寒证。
麻黄根(各一钱) 羌活(二分) 生甘草 当归梢(各五分) 生地黄麦门冬(各三分) 生黄芩半夏(各五分) 猪苓(二分) 苏木红花(各一分) 五味子(七粒)
愚恐自汗阳虚之证不应下羌活半夏生姜三味辛散发表之剂,恐传写之误,姑存之。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
当归六黄汤(河间)盗汗之至药也。
当归(一钱) 生地黄熟地黄黄柏(各七分) 黄 (一钱) 黄连(七分) 黄芩(七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温服,小儿减半。又曰,小儿不须治。(小儿虽能自愈,然不治,病恐日甚,治之尤妙。)
建中汤(活人) 治自汗盗汗皆效(方见伤寒桂枝汤。或加浮小麦一撮,尤妙。)
四制白术散盗汗
白术(四两,内一两以黄 同炒,一两以石斛同炒,一两以特蛎同炒,一两以麸皮同炒,凡同炒者皆去之)
上取白术一味为末,每服三钱,粟米汤调下。
正气汤(东垣) 治盗汗
黄柏知母(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
上细切,水煎服之。
白术散(东垣) 治饮酒中风多汗,食即汗出如油漏,久不治必成消渴
牡蛎(三钱炒) 白术(一两二钱五分) 防风(二两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不计时候。如恶风,倍防风白术。如多汗面肿,倍牡蛎

(丹溪活套)云∶仲景桂枝汤,治外感风邪自汗之圣药也。黄 建中汤,治外感气虚自汗之剂也。东垣补中益气汤,治伤寒气虚自汗之妙剂也。甚者六脉浮软而虚,本方加附子以治阳虚,其效如 应桴。如左寸脉浮洪而自汗者,心火炎也,本方倍参、 ,加麦门冬五味子黄连各五分。如左关脉浮弦而自汗者,挟风邪也,本方加桂枝芍药各五分。若不阴虚,只有桂枝汤可用也。右关脉浮洪无力而自汗者,只宜本方倍参、 而自愈。右尺脉洪数无力而自汗盗汗者,相火君火之势而克伐肺金也,本方加黄连黄芩、黄柏各五分,只用当归六黄汤。左尺脉浮洪无力而自汗者,水亏火盛也,本方加知母、黄柏各五分,熟地黄一钱,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凡内伤及一切虚损之证自汗不休者,总用补中益气汤,少加附子麻黄根浮小麦,其效捷如影响。但升麻柴胡俱用蜜水制炒,以杀其升发勇悍之性,又欲其引参、 等药至肌表,故不可缺也,凡上所云,皆指内伤虚损自汗之证,故皆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治之药也。

医案
上湖吕俊文,得内伤虚证发热自汗,如雨不止,服补中益气汤十数帖不效。予以前方加减,每帖用蜜制黄 一钱,人参一钱,白术甘草陈皮各七分,当归白芍药各一钱,升麻柴胡各一分,加桂枝三分,麻黄根七分,浮小麦一撮,炮附子三分,三帖而汗止,热亦退而安。

脉∶汗脉浮虚,或濡或涩。自汗在寸,盗汗在尺。自汗大忌生姜,以其开腠理故也。

盗汗者,属阴虚,睡中而出,醒则止也。
当归六黄汤盗汗之圣药也。
当归 黄 (各一钱) 生地黄熟地黄黄柏黄芩黄连(各七分)
上锉一剂。水煎,通日服。
当归地黄汤盗汗属气血两虚者。
当归熟地 生地 白芍(酒炒,各一钱) 人参(五分) 白术(去芦,一钱) 茯苓(去皮) 黄(蜜炙,各一钱) 黄柏(蜜水炒) 知母(蜜水炒) 陈皮(各八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枣一枚,浮小麦一撮,水煎,温服

自汗者,属阳虚,时常而出也。
参 汤自汗
人参(去芦) 黄 (蜜炒)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当归(酒洗) 熟地(各一钱) 甘草(炙,二分) 加白芍(酒炒) 酸枣仁牡蛎( ,各一钱) 陈皮(七分) 乌梅(一个)
上锉一剂。枣二枚,浮小麦一撮,水煎,温服

盗汗自汗者,宜实腠理也。
白龙汤 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自汗盗汗等症。
桂枝白芍(酒炒) 龙骨( ) 牡蛎( ,各三钱) 甘草(炙,三钱)
上锉一剂。枣二枚,水煎服。
四制白术散
白术(四两) 黄 (炒一两),石斛(炒一两),牡蛎(炒一两),麦麸(炒一两)
止用白术,为末。每服三钱,粟米调服
文蛤自汗盗汗五倍子(为末)用津唾调,填满脐中,以绢帛系缚。一宿即止。加白枯矾末,尤妙。
又方 用何首乌末津唾调,填脐中。即止。

心汗者,心孔有汗,别处无也,名曰心汗。因忧思悲恐惊、劳伤、郁结而成。
茯苓补心汤心汗症。
茯苓人参白术当归生地黄酸枣仁白芍麦门冬陈皮黄连(炒,各等分辰砂(研末,临服调入,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枣二枚,乌梅一个,浮小麦一撮,水煎,食远服

头汗者,邪搏诸阳之首也。其症渴饮浆水小便不利,此温热也,必发黄。用茵陈汤或五苓散,二药之分,为有虚实故也。
大汗发润,喘而不止者,死也。

黄汗者,汗出染衣,黄如柏汁是也。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染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时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服二仙酒。
二仙酒
黄 (蜜炒) 白芍(酒炒,各五钱) 桂枝(三钱)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原病式》曰∶心热则汗出,亦有火气上蒸胃中之湿,亦作汗,凉膈散主之(方见火证)

自汗不休,因内伤及一切虚损之症所得者,用补中益气汤柴胡升麻俱用蜜水炒,少加制附子麻黄根浮小麦(方见补益)。
若阳盛阴虚盗汗者,用当归六黄汤(方见前)。
阳气虚弱,汗出不止、肢体倦怠,用参附汤(方见眩晕)。
若上热喘急、盗汗气短头晕者,用参附汤(方见眩晕)。
肾气虚弱,盗汗发热者,用六味丸(方见补益)。
肾气虚盗汗恶寒者,用八味丸(方见补益)。
若气血俱虚而盗汗者,用十全大补汤(方见补益)。
脚汗
白矾(五钱) 干葛(五钱)
为末。水煎,逐日洗。连五日,自然无汗

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或云浸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高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人之气血,犹阴阳水火,平则宁,偏则病,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如水热自涌;阳虚阴必乘,故发厥自汗,如水溢自流。考其所因,风暑涉外,喜怒惊恐涉内,房室虚劳涉不内外,理亦甚明。其间如 节、肠痈、香港脚、产蓐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如经脉别论所载,但原其汗所出处,初非自汗证也,不可不知。

凡男妇小儿,及产母一切虚证,偶然大汗,诸药莫能止者,盖由玄府大开,一时难闭,所以服药不能止。先将五倍子末,醋调作小饼子,纳入脐中,以布扎之,然后以旧蒲扇烧灰,多加糯米粉和匀,以夏布袋装之,自头至足,遍身轻扑之,使其粉入毛窍,玄府自闭,虚汗即止。神治也。

张景岳曰∶汗出一症,有自汗,有盗汗自汗阳虚,治宜实表补阳盗汗阴虚,阴虚阳必凑之,故阳蒸分,治宜清火补阴。然自汗中亦有阴虚盗汗中亦多阳虚。如遇烦劳火热之类,最多自汗,故饮食之火起于胃,酒色之火起于肾,能令人自汗,此非阳盛阴衰而何?且人之寤寐,总由卫气之出入,卫气者,阳气也,人寐时卫入于,非阳虚于表而何?欲辨阴阳,当察其有火无火。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烁阴虚也;无火汗出者,表气不固阳虚也。知斯二者,无余义矣。
一、汗由血液,本乎也。然汗发于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阳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阴中卫气。故凡欲疏汗而不知营卫之盛衰,欲禁汗而不知阴阳之橐龠,吾知其必败矣。
一、汗有阴阳。人但知热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能致汗。所谓寒者,非曰外寒,以阳气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无所主,故汗随气泄。凡大惊恐惧,皆令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如病后、产后、大吐大泄失血后,必多汗出,岂非气去而然乎?经曰∶阴胜则自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仲景曰∶极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是皆阴汗之谓。治此当察气虚微甚,微虚者略扶正气,汗自收;甚虚者,非速救元气不可,即姜、桂、附之属,必所当用。
湿气乘脾,亦能作汗。症见身重困倦,脉见缓大,声音如从瓮中出者,多属湿症。但湿热甚者,去火而湿自清。寒湿胜者,助火而湿自退;健脾土之气,则湿去而汗自收。丹溪曰∶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外者为汗。汗为心液,故自汗之症,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者。故阴虚阳必凑,发热自汗阳虚阴必乘,发厥而自汗。皆阴阳偏胜所致也。
李士材曰∶汗为心之液,而肾主五液,故汗症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者。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自汗肾阴虚,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盗汗
及夫肺虚、脾虚,皆令汗出。治法∶肺虚者,固其皮毛,黄 六一汤玉屏风散脾虚者,壮其中气,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心虚者,益其血脉当归六黄汤肝虚者,禁其疏泄,白芍枣仁乌梅肾虚者,助其封藏五味、山萸、龙骨牡蛎远志、五倍、首乌五脏之内,更有宜温、宜清、宜润、宜燥,无胶一定之法,以应无穷,可耳。
张三锡曰∶阳衰则卫虚,所虚之卫,行当瞑目之时,则更无气以固其表,故腠理开、津液泄而为汗。
迨寐则张,其行之气,复散于表,则汗止矣。夫如是者,谓之盗汗,即《内经》之寝汗也。然自汗盗汗,虽分阴虚、阳虚,细而察之,悉属于卫。且卫气者,实由谷气之所化,肺脏之所布,天真之阳必得是而后充大,无是则衰微。故《素问》曰∶阳气者,如苍天之气,顺之则阳气固。又曰∶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又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又曰∶卫气者,所以肥腠理,温分肉,而司开阖者也。学人不可不知。

李土材曰∶经之论头痛,风也,寒也,虚也。运气头痛十条,《伤寒论太阳头痛一条,皆六气相侵,与真气相搏,经气逆上,干清道,不得营运,壅遏而痛也。头为天象,六腑清阳之气,五脏清华之血,皆会于此。故天气六淫之邪,人气五贼之变,皆能相害。或蔽覆其清明,或瘀塞其经络,与气相搏,郁而成热,脉满而痛。若邪气稽留,脉满而气血乱,则痛乃甚,此实痛也。寒湿所侵,真气虚弱,虽不相搏成热,然邪客于脉外,则血泣脉寒,卷缩紧急,外引小络而痛,得温则痛止,此虚痛也。因风痛者,抽掣恶风
因热而痛者,烦心恶热。因湿而痛者,头重而天阴转甚。因痰痛者,昏重而欲吐不休。因寒而痛者。绌急而恶寒战栗。气虚痛者,恶劳动,其脉大。血虚痛者,善惊惕,其脉芤。
头痛自有多因,而古方每用风药。盖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自地升天者也,在风寒湿者,固为正用,即虚与热者,亦假引经。
须知新而暴者,但名头痛;深而久者名为头风头风必害眼者,经所谓东风生于春,病在肝,者肝之窍,肝风动则邪害空窍也。
头痛九窍不利属气虚,补中益气汤加芍药川芎细辛、眉尖后近发际鱼尾鱼尾上攻头痛血虚,四物汤加薄荷。动作头痛胃热也,酒炒大黄,浓茶煎服。心烦头痛清空膏麦冬丹参
张三锡曰∶《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肝木。其气虚肥白之人,湿痰滞于上,阴火起于下,是以痰挟虚火上冲头目,正气虚不能胜敌,故忽然眼黑生花,如坐舟车而旋晕,甚而至于卒倒无所知者有之。丹溪所谓无痰不作晕者,此也。若黑瘦之人,躯体弱,真水亏欠,或劳役过度,相火上炎,亦有时时眩晕,何湿痰之有?《原病式》曰∶静顺清谧,水之化也;动乱劳扰,火之用也。脑者,地之所生,故藏,为瞳子,系肾水至阴所主,二者喜静谧而恶动扰,若掉眩散乱,故脑转目眩也。治法∶肥白人作眩运,宜清痰降火,兼补阴;黑瘦人宜滋阴降火而带抑肝之剂。亦有感风邪而为眩运者,宜祛风顺气伐肝降火为良。
有因呕血眩运,多是血亏气损,虚火泛上,与产后血晕同。《准绳》曰∶凡有过节,即随其所动经脏之气而妄起。又或肾水不足,或精血伤败,不能制其五阳之火独光。或中土虚衰,不能提防下气之逆,则龙雷之火得此震动于巅。诸火上至于头,轻则旋转为眩晕,重则搏击而为痛矣。
薛立斋曰∶头目眩运,丹溪先生曰∶眩者言其黑运旋转,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盖虚极乘寒得之,亦不可一途而取轨也。若风则有汗,寒则掣痛,暑则热闷,湿则重滞,此四气乘虚而眩运也。若郁结生痰而眩运者,此肾虚气不归元也。若吐衄崩漏眩运者,元气虚也,正元饮下黑锡丹伤湿头晕,用肾着汤加川芎。有痰用青州白丸子头风风热也,久则目昏偏头风相火也,久则紧便涩,皆宜出血以开表之。窃谓前症肝虚头晕,用钩藤散肾虚头晕六味丸头晕吐痰,养正丹,不应,八味丸血虚四物参、苍、白术,不应,当归补血汤气虚,四君归、 ,不应,补中益气汤肝木实,泻青丸;虚,地黄丸,不应,川芎散脾气虚,二陈参、术、柴、升,不应,益气汤加茯苓半夏。脾胃有痰,半夏白术天麻汤风痰上涌,四神散发热恶寒八物汤
七情气逆四七汤伤寒而晕,除湿汤
朱丹溪曰∶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左手脉数热多,肺涩有死血。右手脉实有痰积,脉大是久病之人。气血俱虚而脉大,痰浊不降也。
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有可吐者,可下者。头痛可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肥人湿痰,宜半夏苍术;瘦人是热,宜酒制黄芩防风感冒头痛,宜羌活、 本、风热在上,宜天麻蔓荆子台芎、酒芩。肥白人是气虚,宜黄 、生地、南星、秘藏安神汤。形瘦苍黑是血虚,宜芎、归、酒芩。如苦头痛,用细辛顶巅痛,宜本、防风柴胡。且如太阳头痛恶风,脉浮紧,川芎羌活独活麻黄之属为主;少阳头痛,脉弦细,往来寒热柴胡为主;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长实,升麻葛根石膏白芷为主;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肠痛,脉沉缓,以苍术半夏南星为主;少阴头痛,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厥阴头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血虚头痛川芎当归为主;气虚头痛,参、 为主;气血俱虚头痛,调中益气,内加川芎蔓荆子细辛,其效如神。
头风,属痰者多,有热,有风,有血虚。在左属风,薄荷荆芥;属血虚川芎当归。在右属痰,苍术半夏;属热,酒芩为主;又,属湿痰川芎南星苍术偏头风,在左属风者,荆芥薄荷,此二味即是治之至药。
须要察其兼见何症而佐使之,如有痰,即以二陈治痰而佐之。察识病情,全在活法。
王海藏曰∶头汗出,剂颈而还,血证也。额上偏多,何谓也?曰∶首者,六阳之所会也,故热蒸熏而头汗出也。额上偏多,以部分,左颊属肝,右颊属肺,鼻属中州,颐属肾,额属心。三焦之火,涸其肾水,沟渠之余,迫而上入于心之分,故发为头汗。而额上偏多者,属心之部,而为血证也。饮酒饮食头汗出者,亦血症也。
至于杂症,相火肾水上行,入于心,为盗汗,或自汗,传而为头汗出者,或心下痞者,俱用血症例治之,无问伤寒、杂症。
酒积下之而心下痞者,血症也,何以然?曰∶下之亡阴亡阴者,则损脾胃而亡血。气在胸中,以亡其血。陷在心之分也,故心下痞。世人以为血病,用气药导之,则痞病愈甚。而又下之,故变为中满膨胀
非其治也。独益中州脾土,为血药治之,其治无以加矣。
王节斋曰∶久头痛,略感风寒便发,寒月须重绵浓帕包裹者,此属郁热,本热而标寒。世人不识,率用辛温解散之剂,临时得效,误认为寒。殊不知因其本有郁热,毛窍常疏,故风寒易入,外寒束其内热,闭逆而为痛。辛热之药,虽能开通闭逆,散其标之寒邪,然以热济热,病本益深,恶寒益甚矣。惟当泻火凉血为主,而佐以辛温散表之剂,以从法治之,则病可愈而根可除也。
戴院使曰∶有头风眩晕,不可谓其无痛而不以为风。切宜详审,未可遽作虚治,若投补剂愈甚。别又无疾,又非诸般病后,卒然得此,是风晕分晓,宜小续命汤加全蝎三四个。
眼眶骨痛,有二症∶有肝虚而痛,才见光明,则眶骨痛甚,宜生熟地黄丸;又有肝经停饮一证,发则眉棱骨痛,眼不可开,昼静夜剧,宜导痰饮,或芎辛汤茶芽,或二陈汤青州白丸子
张介宾曰∶头痛先审久暂,次辨表里。暂痛必因邪气,久病必兼元气。暂痛有表邪,治宜疏散,忌清降;有里邪,治宜清降,忌升散。久病者或发或愈,或表虚,微感则发;阳胜微热则发;或水亏于下,虚火乘之;或阳虚于上,阴寒胜之而发,所重元气。此大纲也。亦有暂病而虚,久病而实,当以脉证辨之。
火邪痛,诸经有之,阳明为最。无表邪者,白虎汤加生地、麦冬木通泽泻。他经则芩、连、知、柏。治火不宜佐以升散,外邪之火,可散而去;内郁之火,得升愈炽矣。
张景岳曰∶眩运一证,河间取《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曰∶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动其痰,无痰不能作眩也。据此二说,则凡眩运,无非风火痰症也。然痰饮之症,轩岐绝不言此,但曰上气不足,头为之倾,为之眩;曰上虚则眩;曰督脉虚则头重高摇;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眩冒。凡此,岂皆痰症耶?丹溪以无痰不能作眩,余则以为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兼酌其标。
头痛之与头眩,有虚实之辨。《内经》分别甚明,曰∶头痛巅疾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此以邪气在上,所以为痛,故曰上实也。若至眩运,则曰上气不足,又曰上虚则眩,未闻言上之实也,岂非头眩为上虚证耶?诸家以气逆奔上,下虚上实,何与《内经相反若此?夫眩运之症,或为头重,或为眼黑,或脑髓旋转,不可以动。求其言实之由,不过头重。不知头本不重于往日,惟不胜其重者,乃甚于往日耳。上力不胜,阳之虚也,岂上实乎?
头眩犹有大小之异。今人气禀薄弱,或劳倦酒色,忽有耳鸣如磨,头眩眼黑,倏顷而止者,乃人所常有之事。至于中年之外,多见眩仆卒倒等症,亦人所常有之事。但忽运即止者,皆谓头运眼花;卒倒不醒者,必谓中风、中痰。不知忽止者,以气血未败,故旋见旋止,即小中风也。卒倒而甚,以根本既亏,故遽病而难复,即大头眩也。于此察之,是风非风,是痰非痰,虚实从可悟矣。
头眩虽属上虚,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阳虚也。阳虚宜治其气,四君子、异功散归脾汤补中益气汤;阴虚宜补其精,左归、右归、四物等汤主之。故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当以兼补气血为最。兼火清火,兼痰清痰,有气顺气,在乎因机应变,无不当以治虚为先也。

【歌】表虚血弱汗成流,湿证淋漓不肯休。痰证津津常浃背,亡阳气脱汗如油。阴虚盗汗兼无血,熟睡沾衾觉即收。心汗盖缘思虑得,圆圆一片在心头。
【论】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虚火盛也。然心之所藏,在内为血,发出为汗,故汗为心液,所以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虚而动之也。亦有阳虚气弱自汗者,此卫气不能固敛也。有湿盛自汗者,有表虚自汗者,有痰证自汗者,有火气上熏胃中湿自汗者,种种不同,各因其证而治之。盗汗由于阴虚血弱,常补阴降火益气自愈。若别处无汗,独心孔有汗者,名曰心汗,由思虑多而得,故其病在心,治之宜养心血而汗自止矣。
【脉】汗脉浮虚,或濡或涩。自汗在寸,盗汗在尺。

自汗属阳有虚实,或因胃热表虚,睡中盗汗弱,心虚血热随证医。
【注】汗乃人之津液,存于阳者为津,存于阴者为液,发泄于外者为汗。若汗无故而出者,乃因阴阳偏胜也。如小儿无因而汗自出者,谓之自汗自汗属阳,有虚实之别。虚者汗出翕翕,发热恶寒,乃表虚也;汗出蒸蒸,发热恶寒,乃里热也,表虚者,法当固表;里实者,法当攻热。又有睡则汗出,觉则汗止,谓之盗汗盗汗阴虚,然当分心虚不固,心火伤也。心虚当补心,心热凉血。治者宜详辨之,庶无差谬。

当归六黄汤 黄 汤
虚热上蒸头汗出,治用当归六黄汤黄芩连 炒黑用,归 生熟地黄自汗黄 汤牡蛎, 术苓甘麦地防。大汗不止阳外脱,大剂参附可回阳。
【注】产后亡血阴虚,阳热上蒸,头上汗出至颈而还者,宜当归六黄汤。即黄连黄芩黄柏当归、黄 、生地、熟地也,内芩、连、柏三味俱炒黑用。若自汗太甚,宜黄汤,即牡蛎粉、黄 、白术茯苓甘草麦冬熟地防风也。若阴血大脱,孤阳外越,大汗不止,非大剂参附不能回阳也。

总括
汗乃人之津液,存于阳者为津,存于阴者为液,泄于外者为汗。若汗无故而出者,乃阴阳偏胜也。如小儿无因而汗自出者,谓之自汗自汗属阳,有虚实之别。有因胃热者,汗出蒸蒸,发热恶寒也。有表虚者,汗出翕翕,发热恶寒也。又有睡中出汗,觉则汗止,为之盗汗盗汗为之弱,然当分心虚不固,心火伤,有血热不清。治者必须表虚者,当固表;里实者,当攻热;心虚当补心;心热凉血。随证医之,庶无差谬。
自汗
虚 ,表 自汗玉屏风散主之。若恶寒冷,用桂枝汤加附子。阳明里实,蒸蒸自汗,用白虎汤清之。便秘调胃承气汤攻之。
盗汗
心虚盗汗者,阴气不敛也。睡则多惊,以酸枣仁汤服之即宁。如心火伤,身必烦热,以当归六黄汤必定奏功。

清臣曰:脉大浮濡,在寸为自汗,在尺为盗汗自汗阳虚,宜扶阳补卫;盗汗阴虚,宜滋阴降火。至伤寒时疫狂汗战汗,由初起失表,邪气
内溃,宜清燥和荣,当于各门求治。凡出汗如油、如水、如珠皆属危证,急宜峻补,缓则不救。
阳虚自汗,参芪汤:黄芪人参、焦术、茯苓当归熟地白芍陈皮枣仁牡蛎乌梅甘草。或补中汤加附子浮麦麻黄根
阴虚盗汗当归六黄汤当归、二地、黄芪黄芩黄连黄柏。或归芍六味丸,加龟板浮麦五味
大汗亡阳,收汗汤:黄芪当归各一两五味一钱桑叶七片。或生阳汤:黄芪人参熟地麦冬各一两当归枣仁各五钱五味三钱、炙草二钱

产后产妇汗出过多,持续时间长久者,称为“产后汗证”。产后汗证有“自汗”与“盗汗”之分。如在觉醒情况下,不因气候或服药影响而自然汗出,持续不止者,称为“产后自汗”;如睡中汗出温衣,醒来即止者,称为“产后盗汗”。若新产之后,因气血尚虚,腠理不密而出现汗出平日为多,饮食、活动后或睡眠时尤为明显,数日后不经治疗而自行好转者,此为“褥汗”,不作病论。
【病因病机提要】
本病多由产后气虚,卫阳不固,阴津外泄;或营骤虚,浮阳不敛,迫汗外泄而致。
一、气虚自汗 卫阳素弱弱,复因产时耗气伤血,气温益甚,腠理不密,卫阳失固,津外泄,发而为病。
二、阴虚盗汗 营阴素虚,复因产时失血伤津,营阴益虚,浮阳不敛,迫汗外泄,发而为病。
辨证施治
本病临证虽为虚证,然有气虚阴虚之别,属气虚者,治以益气固表;属阴虚者,治以养阴潜阳。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为久虚故也。
气虚不能透发,郁于皮腠,故痒如虫行也。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发热脉沉,犹可微汗,若身无发热,而沉兼细数,此为病已在里,不可发汗。盖火旺土燥,寒水不能独盛,水盛而寒作者,由火土俱败也。再汗之以泻阴中丝微阳根,则纯而无阳,大事坏矣,故不可汗。
阴脏病连经者二章,麻黄附子二方是也。自此章之下,悉是脏病,并无一字言经病者。脏寒水动,乃可曰少阴病,若五日经传少阴,未入肾脏,少阴诸里证丝发未形,而其时三阳太阴经证俱在,何得曰少阴病乎!曰少阴病者,少阴盛极,独自为病也。阳明、三阴俱同。